高校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探讨①
2017-11-27周小林
周小林
(苏州科技大学体育部 江苏苏州 215009)
高校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探讨①
周小林
(苏州科技大学体育部 江苏苏州 215009)
对于高校体育教学而言,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对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合理的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选择正确的体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让高校体育教学活动能够顺利的开展。本文针对高校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研究,望相关人员可有借鉴和采纳。
高校运动训练 体育教学 发展趋势 探讨
在高校的体育工作中,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两个部分,对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形式相通的,但是教育手段以及管理的方式却大不相同。因此,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对学生进行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从而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1 高校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的发展现状分析
1.1 高校运动训练的发展现状分析
根据目前的发展来看,我国高校运动训练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弊端,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竞技机制不完善。对于我国竞技体育来说,其中心就是体育运动的地位,但是各大高校的体育竞技一直处于从属的位置,存在主动性非常薄弱的问题。因此,各大高校在选拔运动员的过程中,选拔、招生以及训练等方面没有一个合理的管理机制和标准,致使对高校运动训练以及体育教学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此外,各大高校对运动员的选拔标准不统一,导致很多运动员的水平不一。例如:由于很多体育生的文化课比较差,因此经常出现不服从管理的情况。
第二,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存在一定的矛盾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如果没有处理好运动训练与学习之间的关系,那么就很容易导致这两者之间出现矛盾激化的现象。比如:很多运动员在进入高校以后,会因为文化程度不高而导致一定的心理压力,或者有的运动员因为换了新的环境,难以适应训练的模式,导致运动员处理不好学习和训练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造成了学习与训练两方面都耽误的局面,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第三,缺乏教学资金以及教练水平不足。在我国,各大高校的体育教练都是在校的体育教师,虽然就这些教师有着专业的专长,但是在教育学生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很多教师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不能够将理论与实践进行合理的统一,致使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会产生厌学的情况。此外,高校对体育教学的投入资金较少,没有一个良好的运动环境和运动设备,让学生没有办法更好的接受训练。
1.2 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现状分析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学方式缺乏一定的针对性,比较单一,教学内容也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此外,体育教学的评价机制具有不科学性的特点,致使体育教学机制无法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已经逐渐被完善,高校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虽然在教学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其发展方向已经发展趋势是正确的,从而为体育事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高校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之间的异同探讨
2.1 高校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之间的相同点探讨
严格意义上来讲,高校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是一种双边关系,因此可以作为同一个教学过程。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课程的主体是学生,而教师则起到了一定的主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有计划的对教学活动进行安排和指导。除此之外,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遇到的问题基本相同,都是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身体健康。在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中,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的机能,保证学生的机体健康。通常情况下,体育教学中会包括一部分体育竞技的项目,而竞技体育的项目中有涵盖了一部分竞技体育教学项目,由此可以看出,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是能够相互转化的。
2.2 高校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之间的不同点探讨
运动训练是竞技体育的重要表现形式,能够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不仅能够让学生的体力发挥到最大限度,还能够让学生的智力发挥到最大值。在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开展一些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在想象力以及创新能力方面能够得到较大的提升和突破,从而培养出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和观念,让学生提高技能水平以及技巧的同时还能够提升培养学生身体素质。为了让学生的训练质量能够进一步的提升,教师应该采取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将基础的设备与运动训练方法合理的结合在一起,确保学生可以得到全发面的发展和提高。
3 高校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探讨
3.1 加强对学生的运动训练程度
发展人的自然素质是体育教学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因为自然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所谓自然素质,实质上是指身体的素质,并且可以通过体育教学,能够让身体不断的训练和提高。如果想要让身体得到长时间的锻炼和提升,那么就要承受住一定的负荷。对于高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兴趣爱好以及体育观念等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体育运动的水平也会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基于这样的情况,体育教师应该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制定出一套合理的教学模式,减轻学生的训练负担,从而让学生的体能等方面能够得到提升。
3.2 加强高校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的互动发展
高校要想顺利的开展体育教学,就一定要确保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能够结合在一起。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脱离了训练,那么就会导致训练缺乏一定的美感,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育教学是运动训练的关键,如果在运动训练时脱离了体育教学,那么就无法让体育事业更好的发展下去。因此,教师要将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科学、合理的结合在一起,让这两者能够共同的发展。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课余体育竞赛以及课堂教学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以及体育意识,能够对体育精神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从而为祖国培养出更多具有较高水平的运动员。此外,教师还要提高学生的集体的荣誉感,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运动训练,进一步促进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3.3 加强高校运动训练的教材化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的重要因素,因此一定要选择实用、简单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将内容合理的结合在一起,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安排符合学生自身发展情况的教学内容。运动训练要经过长时间的沉淀,能够流传开并且能够被大家接受和喜爱的体育教学内容。对于以往的运动训练,比如仰卧起坐,虽然达到了锻炼的效果,但是这样的体育锻炼坚持的时间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因此,教师要将成熟的运动项目作为教学的内容和手段,让其能够更加的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以及符合教育的规律,保证学生能够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
4 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对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以及身体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为了能够让体育教学的效果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和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对体育教学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并正确的处理好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提高体育教学的时效性,从而进一步推动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进程。
[1]陈颖.高校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探讨[J].小作家选刊,2016(30):24-25.
[2]苏展.高校运动训练及其体育教学发展前景探析[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10):233.
[3]刘杰.体育教学面对的问题及解决路径探究——评《高校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J].当代教育科学,2015(9):66.
[4]黄玉宁.大学生体育教学与训练的多角度研究——评《高校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J].当代教育科学,2015(22):66.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31.102
G807
A
2095-2813(2017)11(a)-0102-02
周小林(1981,10—),男,汉族,江苏南通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