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跑教学运动疲劳的产生及对待

2017-11-27蔡元元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31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运动员运动

蔡元元

(山西省大同市体育运动学校 山西大同 037005)

短跑教学运动疲劳的产生及对待

蔡元元

(山西省大同市体育运动学校 山西大同 037005)

短跑这项运动的强度较高、速度较快,平时训练或比赛中稍有不慎便会产生运动疲劳问题,对短跑运动员的日常训练、比赛成绩等产生影响。下面对短跑教学运动疲劳的产生原因及相应的恢复、处理措施进行具体分析,以期为短跑教学工作的开展及运动疲劳问题的处理提供一定可供参考的建议。

学生 2016-2017学年 体质健康测试

短跑教学及训练过程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训练,对运动负荷进行科学合理地控制等成为体育教师关心的问题。运动疲劳在短跑教学中出现的几率较高,没有疲劳便没有训练,没有恢复又何谈提高,可见疲劳是检验训练效果的一个标准。本文对短跑教学运动疲劳产生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对待方法进行阐述,希望对短跑教学及学生短跑成绩的提升有所帮助。

1 运动疲劳的产生

对短跑运动员而言,训练和比赛可谓是家常便饭,在训练、比赛负荷大于其机体承受能力时,将会产生暂时性生理机能下降的情况,究其原因便是因为运动员为了提高自己的短跑成绩进行高强度、大运动量的训练导致的,机体机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即运动疲劳。疲劳可谓是训练的正常反应,人们可将其分成肌肉疲劳、神经疲劳、内脏疲劳,其程度一般可通过短跑运动者自我感觉、外部表现等进行判断。下面对运动疲劳产生机理进行具体分析。

短跑运动需要依靠高位神经中枢激活支配工作肌脊髓运动神经元同时需要使神经冲动维持在较高的频率上,一般而言此类神经活动可以维持几秒。此外,短跑运动的磷酸原消耗较快,CP含量在极量无氧强度训练完成时减少8~9成、肌肉及血液内乳酸堆积的问题、酸性增强的问题等均为运动疲劳产生的原因,下面从3种角度对运动疲劳的产生进行分析。

首先,从CP消耗的角度进行分析。短跑时无氧氧化供能占据总数的90%以上,运动员体内ATP-CP含量是16~24mg/kg,仅能为快速收缩的肌肉供能10s,衰竭学说者提出运动疲劳产生时,ATP仅小幅度减少,CP大幅度下降,由此可见后者对运动疲劳的产生具有更多的影响,短跑训练强度较高时,CP的减少幅度便越大,肌肉便越显疲劳。

其次,从乳酸堆积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短跑时无氧氧化供能占据较大的比重,其余部分需要依靠糖原无氧酵解供应,此过程将会产生一定的乳酸,在体内堆积时将会对运动员体内pH值产生影响,对神经肌肉连接位置兴奋传递产生影响,冲动导向肌肉的过程受阻,果糖磷酸激酶活性等同样受到影响,进而使糖酵解的过程受阻,ATP合成速度大幅度下降,肌肉收缩也会被影响。

最后,从保护性抑制学说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短跑训练过程中,较多的冲动传送至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在神经冲动的影响下将会消耗较多的能量,若想防止消耗问题对大脑皮质造成影响,在消耗到达相应的数值后便会出现保护性抑制,进而出现运动疲劳问题。

2 运动疲劳的对待方法

2.1 延迟运动疲劳出现时间

运动疲劳问题的正确对待和处理对短跑教学效果具有较多的影响,为了推迟运动疲劳出现时间,首先,需要对短跑前的准备活动产生足够重视,为运动伤害事故的预防、运动疲劳时间的推迟等奠定基础,具体来讲可采用以下几种准备活动:第一,专门性训练。通过高抬腿跑联合加速跑的方式进行准备,之后进行30m的短跑准备,车轮跑,最后再进行一次30m跑;第二,常规性准备活动。通过800m慢速跑联合100m×2加速跑、原地徒手操的方式进行准备活动。其次,需要对训练周期、运动负荷调整等提高重视,对短跑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地设置,防止出现局部负担过重的问题导致运动疲劳的产生,避免使短跑运动员身体机能过早的受到影响。体育教师可以对不同距离的中速跑、反复跑、加速跑等,对专门性及辅助性训练方式进行合理的联合应用,合理增加长跑距离,进而对短跑运动员速度耐力进行提升。当然体育教师还需要对内容交替方面的问题提高重视,确保短跑运动员身体不同位置运动负荷合理交换,为运动疲劳的延迟提供更多支持。再次,短跑技术理论方面的教学工作提高重视,让学生可以通过适宜的技术对自身能力进行最大程度的利用,充分发挥运动员自身潜能,为运动疲劳的延迟及短跑成绩的提升奠定基础。此外,意志品质的锻炼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同样对此方面工作具有一定帮助,体育教师需要对此方面的训练和教学工作产生更多重视,对学生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进行锻炼,培养学生的集中能力等。最后,对饮食安排方面的措施进行分析。能量供应不充足可谓是运动疲劳产生的重要原因,基于此教师需要对学生饮食方面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的饮食营养进行合理安排,为短跑运动员能源储存等奠定基础,一旦出现运动疲劳时,需要在第一时间补充维生素及能量,例如维生素B1、维生素C、糖等,在天气较为炎热、出汗量较大的季节中,需要对水、盐分的补充提高重视,将果蔬一类的碱性食物当作首选,进而为短跑运动员营养物质的补充、抗运动疲劳能力的提升、运动疲劳的缓解等提供更多支持。另外,教师需要对短跑运动员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提高重视,对烟酒的危害性等进行讲解,进而使短跑运动员主动远离烟酒,使自身生理机能维持在一个较好的水平上,通过加强锻炼一类的方式对运动疲劳问题进行预防。

2.2 恢复运动疲劳

若未能在第一时间恢复运动疲劳,便可能导致疲劳过度问题、力竭问题的出现,最终使运动疲劳转变为病理现象,影响短跑运动员健康,基于此,体育教师需要对运动疲劳产生机理进行了解,通过训练、恢复结合的方式进行训练,为运动员恢复、能量储备能力的提升等提供更多支持:首先,对课后整理活动作用进行充分利用,为运动疲劳的消除奠定基础。短跑运动后,教师要求学生慢跑整理,避免直接坐下或躺下休息,为血乳酸消除速度的增加奠定基础,促进短跑运动员肌肉纤维痉挛问题的缓解,提高血液循环水平,对肌肉酸痛、僵硬等问题进行缓解等。其次,对心理学恢复手段进行科学合理地应用。通过套语暗示一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放松调节,如暗示睡眠休息、心理调节等。再次,物理按摩疗法等同样有助于运动疲劳问题的处理,按照自全身到局部的顺序对短跑运动员进行按摩,将下肢肌肉、大腿肌肉、小腿肌肉等当作按摩重点。最后,睡眠休息、温水浴以及药物疗法等也可以使运动疲劳问题得到缓解,通过保障睡眠深度、时间以及营养等方式能够为运动疲劳的消除等提供更多支持。

3 结语

短跑世界纪录被逐渐刷新,人类也在不断突破自己的运动极限,为了提高运动员的短跑成绩及竞技能力,教练员为运动员安排了运动负荷较重、强度较高的训练内容,在超过运动员心理及生理水平的情况下,运动疲劳问题便会显现,对运动员训练、比赛等产生影响。本文已经对运动疲劳产生及对待的方法等进行分析,希望在短跑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能够对学生运动疲劳问题进行正确对待及处理,为学生恢复过程的加快、竞技水平的提高等奠定基础。

[1]张继亮.浅谈田径短跑技术的教学与训练[J].田径,2017(2):22-23.

[2]尹组光,余宗财,罗日觉.短跑运动员运动性疲劳与恢复综述[J].运动精品:学术版,2013,32(12):1.

[3]克以塞尔·夏尔甫丁.刍议短跑运动员的疲劳特点及恢复方法[J].体育时空,2014(12):12.

[4]李晓慧,常鹏丽.短跑运动员训练疲劳机理及恢复手段[J].青少年体育,2015(6):117-118.

[5]刘丽霞.短跑运动员大强度训练后超量恢复期间的疲劳消除措施[J].当代体育科技,2014,4(24):18-19.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31.013

G822

A

2095-2813(2017)11(a)-0013-02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运动员运动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不正经运动范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运动员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