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现状与教改对策研究①
2017-11-27张小妮
张小妮
(西安航空学院 陕西西安 710077)
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现状与教改对策研究①
张小妮
(西安航空学院 陕西西安 710077)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高校健美操课程的教学改革,显得尤为迫切。文章从教材选取、教学条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几个方面,分析了高校健美操课程的教学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健美操课程的教学改革对策进行了探讨。
健美操 教学现状 课程改革 对策探讨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在为知识经济时代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高校体育领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能够培养出更多的、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成为摆在高等教育面前的重要课题。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创新是其进步的灵魂,而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更是其兴旺发达的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于创新人才能力的要求,更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当前的高等体育教育,不仅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所培养的学生往往综合素质不高,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相去甚远。健美操课程不仅有助于国民健康素质的提高,更有益于民族创新精神的培育以及创造性人才服务的培养。
1 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现状
1.1 教材选取不当
在教学大纲的要求下,高校健美操课程的教材选取,应当能够充分地反映学科基础知识、技能与方法。学生从事学习活动,最为直接的对象就是教材,通过教材获取知识和认识世界。同时,教材也是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的重要依据,是保障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基本条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与作用,都是通过教材为中介和对象来实现的。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教师有着较高的自主创编能力,但尚未形成完整的、科学的健美操教材体系,且教材中存在着大量的重复性内容,更难以做到图文并茂、简单易懂。为了更好地满足新时代素质教育的要求,急需一套系统、完整、统一、科学的健美操课程教材[1]。
1.2 教学条件不足
健美操课程的发展,离不开场地、器材等物质保障。而场地、设施情况整体较差的客观条件,导致正常的教学活动难以进行,进而对高校健美操运动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了体育教育工作长期被忽略。尽管近年来国家加强了有关素质教育的要求,各个高校在体场馆建设方面加大了投资的力度。但大部分资金都用于室外场地建设、以及室内球类场馆的建设,真正用于健美操场馆建设的资金可谓少之又少。另一方面,一些地方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缓慢,导致了教育投资力度的不足,高校难以获得充足的资金用于硬件建设,进而制约了健美操场馆的建设与发展。
1.3 教学内容缺失
实践教学、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构成了健美操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健美操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健美操教学任务的实现,都离不开实践教学环节。不仅需要掌握健美操的相关基本知识,更离不开各种身体练习。而在辅助教学内容方面,整体显得较为单一,缺乏了形体训练、器械练习等内容。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健美操课程大都属于选修课,加上课时相对较少,难以得到足够的重视。而在理论教学内容和形式上,各个高校也都有着不同的特点。但其内容大都较为浅显且缺乏实用性,基本上停留在对健美操这一项目的了解阶段,不利于学生掌握健美操健身的科学原则与方法[2]。
1.4 教学方法落后
健美操教学任务与目标的完成,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方式、途径与手段,称之为教学方法。而就目前的整体情况而言,大部分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教师的讲授与示范为主,以学生练习为辅,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程度普遍不高。在应试教育模式的长期影响下,传统教学方法有着极为明显的弊端,过度强调教学目标的完成,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全面能力则较为忽略,加上硬件场地设施、多媒体与电教设备等客观条件的不足,进一步制约了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提高。
1.5 师资力量差
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水平,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而就目前的健美操师资队伍来看,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不足。首先,由于教师的队伍年轻化,致使教师的职称结构不合理,高、中级职称所占比例偏低。其次,在教师的学历结构中,以本科学历为主,拥有硕士学历以上的教师比例较小,补充高学历人员困难较大,进而制约了科研性工作的开展。再次,教师的专业素质普遍不高,加上实际教学经验的不足,对于教材的理解较为浅显,更不懂得如何教学才能够使学生喜欢,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3]。
2 教学改革对策探讨
2.1 构建新型高校健美操教学模式
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大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提高。是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对于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而言,应当积极进行创新性的改革,努力构建新型的高校健美操教学模式,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形式,以及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注重讲究教学的艺术性,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化学习。通过系统化、科学化的教学实践体系以及综合化的考试成绩,正确衡量、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
2.2 改善教学条件
完善的教学基础设施是保障健美操课程能够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一方面,要本着科学性的原则,遵循科学技术规律,完成场地器械设施的修建和安装。积极加大新材料的应用,为健美操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另一方面,要坚持有利于技术发展的原则,在修建和安装健美操场馆时,应当符合健美操基本动作的要求,以减少学生受伤的可能性,同时满足基本技术的持续发展,有利于技术水平提高[4]。
2.3 优化教学内容
首先,要构建新型的健美操教学内容体系。从理论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内容、健康教育内容几个方面,进行学习方法的示范、学习过程的指导以及学习规律的揭示。其次,在基础教学内容方面,要以打好基础为目的,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能够提高基础教学的起点,更有助于学生终身体育锻炼能力的提高。最后,运用迁移理论,通过学习的经验影响后来的学习。不仅使健美操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更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4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传授知识的效果,还有助于动作技能的形成、实践指导的开展以及学习效率的提高。健美操课程不仅教学内容丰富,其教学过程也有着较强的复杂性,需要完成多项任务和目标。应当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努力加大教学方法的科技成分含量,坚持以素质教育为目标,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自主能力的培养,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5]。
2.5 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教师是教学组织的核心,直接决定了健美操教学改革的成败。必须积极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注重学生内在积极性与潜能的激发,从重知识传授向重能力培养转变,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改变教师单一型的知识结构,加大综合化知识的培训力度,鼓励其进行跨学科教学,向复合型知识结构转变。充当好教学研究者的角色,积极掌握本学科的发展动向,善于吸收研究成果,努力向学术型教师转变,以促进师资队伍水平的整体提升。
[1]段彩虹.浅谈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内容现状及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1):108-109.
[2]刘敏.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4(7):109-110.
[3]邓彦玲.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77-79.
[4]王可,郭剑华.高校健美操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及其措施[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6):93-96.
[5]王曼.普通高校健美操课程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3(1):73-76.
G831
:A
:2095-2813(2017)03(c)-0116-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9.116
张小妮(1980,8—),女,陕西西安人,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