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公共体育基于生命化教学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改革
2017-11-27郭海玲
郭海玲
(洛阳师范学院 河南洛阳 471934)
大学公共体育基于生命化教学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改革
郭海玲
(洛阳师范学院 河南洛阳 47193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国民收入持续上涨,与之相应的我国国民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然而,与之不相称的是,我国国民的身体素质始终没有明显改善。在体育技能与身体锻炼方面,仍处于尚未成熟健全的水平。这不利于我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建设,对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为此,我国必须加强各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学改革工作,尤其是大学阶段,应从生命化教学教育理念出发,对公共体育学科教学进行彻底地改革调整,以期适应我国对综合素质人才的长期需求。
大学公共体育 生命化教学教育理念 教学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国民收入持续上涨,其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在此基础上,我国国民的受教育范围越来越广,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然而,在这一片喜人之势中,我们应该明确深刻地认识到,与之不相称的,我国国民的身体素质始终没有得到明显改善,且在近两年,开始呈现出下降趋势,一些综合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已经渗入年轻人群体,而我国的亚健康状态人群数字只增未减。在体育技能与身体锻炼方面,我国仍处于尚未成熟健全的水平,这极不利于未来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建设,对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此,我国必须加强各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学改革工作,加大对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的宣传力度。大学阶段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最为特殊的时期,在这一阶段,不仅会形成极为稳定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更会为今后的工作生活奠定较为稳固的身体素质。因此,调整改革大学公共体育教学势在必行,如何将生命化教学教育理念有机融入大学公共体育将成为今后其改革调整的工作重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研讨意义。
1 生命化教学教育理念的概述
“生命化教育,简单地说就是教化人的生命的教育,而生命化教育理念是基于一种对人的终极关怀的理想的观念,它是对人的未来发展的一种把握和引导。[1]”这意味着生命化教学教育理念尊崇“以人为本”的政治方针,将教育的根本目的引向生命、回归生命。生命化教学理念试图启发学生的天性、尊重学生的天性,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楚“生命的真谛”,继而实现“自我成全”,更具体地讲,生命化教育理念是立足于生命视野对教育的一种重新认识和理解,将生命作为教育的基点,将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生命化教育即遵循生命的特性与规律不断地为生命的成长创造条件、促进生命的完善、提升生命的价值,这极大地区别于过去的教育理念,传统教育理念下,教学目的单纯以教会学生技能为主,学生的生命天性被束缚、被压抑,由此难以感受到生命所固有的幸福感,继而很难实现自我。而生命化教育理念恰恰相反,“不但要教会学生生存的技能,还要让他们懂得为什么而生,并且出发自我内在的生命感知能力,从而达到超越生命的目的。在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去感知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2]”显而易见,这种生命化教学教育理念更适合时代的发展趋势,更能够彰显生命的无穷魅力。
2 大学公共体育基于生命化教学教育理念下的教学改革措施
生命化教学教育理念为大学公共体育的改革调整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发展方向,要想真正落实大学公共体育的改革内容,就必须采取具体的措施对策。笔者作为一名大学体育教学工作者,对于体育教学实践略有心得,将结合大学公共体育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及弊端等对基于生命化教学教育理念的教学改革措施进行分析研讨。
2.1 加紧建设师资力量
目前,我国多所大学高校都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在一些技术性强、比较新兴的体育类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比如健美操、瑜伽、网球等,传统教学模式下,我国大学的公共体育项目以田径、跳远、排球等为主,体育教师十分擅长这些体育项目,然而在大学公共体育实行教学改革后,公共体育教学的运动项目变得非常丰富具体,但大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并没有及时跟上,很多教师不熟悉健美操教学、瑜伽教学,有的教师只懂理论,一旦实践应用便频繁出错,显然,师资力量不足难以应对基于生命化教学教育理念的教学改革工作。因此,我国各高校应首先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与教学能力进行调整,选拔任用符合教学需求的教师,确保其专业对口、经验丰富、能力突出,并不断对其进行考核、审查、培训,使其能够不断进步。另外,教师自身要加强观念培养,“树立正确的整体健康教育观念,在分工的基础上互相支持、密切配合,从而为学生的健康的行为和习惯的形成引领道路,更好地为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服务。[3]”只有这样,学校才能逐渐建设属于自己的高效教学团队,拥有长远的师资力量。
2.2 加强师生之间互动联系
一直以来,我国很多大学都存在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的问题,在公共体育教学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很多体育教学工作者并没有把学生当作教学的根本对象,而是纯粹地讲授理论与动作,继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更有甚者,只把教学内容讲完便认为完成了教学目标,无视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与学生没有交流互动,更没有情感上的沟通共鸣,因此学生只是机械地学习了理论与技法,却很难将其真正实践到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体育教学流于形式,空有构架,没有精神实质。在生命化教学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国大学体育教学工作要想良好改革,教师必须端正自身态度,精心设计体育教学课程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学情进行授课,并及时与学生沟通互动,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得到及时的反馈信息,进而更好地去发扬教学长处,改善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另外,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应该重视学生之间的明显差异性,学生身体素质及接受能力的不同将严重影响到学习效果,如果教师一味按照高素质能力标准对学生进行要求,让学生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反而不利于一些身体素质差或有着慢性疾病学生的健康,所以教师应该因材施教,不可一概而论。
3 结语
“以人为本”是我国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生命化教学教育理念正是站在“以人为本”的政策方针基础上,以生命为视角所提出的教学理念,体现出了巨大的人文关怀力量。我国的教学改革工作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为了良好地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内容,就要始终以生命化教学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教学对象。大学公共体育教学作为与学生身心发展关系密切的重要学科,更应以生命化教学理念为改革依据,进一步为培养具有综合素质能力的学生做出贡献。
[1]廖伟.基于生命化教育理念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13(1):46-48.
[2]韩鹏.生命化教学教育理念下的大学公共体育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6(20):82-83.
[3]向军.生命化教育理念对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1):54-56.
G807
:A
:2095-2813(2017)03(c)-010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09.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