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借还器材 实现德育渗透
2017-11-26华向阳
中国学校体育 2017年4期
利用借还器材 实现德育渗透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应坚持的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中提出: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引导未成年人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自觉遵循道德规范。体育教育教学是以身体练习为主线,有赖于学生的自觉实践和参与,开展德育实践符合德育规律和要求。
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借器材(尤其是篮球、足球)积极,还器材却不积极,还器材时没有被教师点到名的学生常常暗自庆幸。通过笔者反思后发现,虽然教育学生要爱劳动,协助体育委员分发和收还器材,但仅是道德说教,器材分发和收还主要还是体育委员完成,大部分学生置身事外,没有参与搬运器材,这不是没有将德育渗透到教学中的一个现状吗?
策略: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笔者将借还器材体现的德育对学生进行了引导,学生频频点头,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连忙三两人一组自觉商讨借还器材的方案,通过商讨,对借还器材的规则达成了共识:将全班学生分成人数相同的组,以小组为单位,每组连续为班级服务2周,体育委员负责协调和督促。接着,学生自发地进行分组,并在体育委员的协调下进行了排序。这样做,学生们都参与到了借还器材的环节中,这也是一个由被动变主动的过程。
——华向阳(江苏省镇江市丹徒高级中学,2 1 2 1 4 3)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