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绕“规则”进行德育的培养

2017-11-26杨正伟

中国学校体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犯规参与者约束

围绕“规则”进行德育的培养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是保证体育项目顺利进行的依据,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参与者要受规则的约束和限制,应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进行公平的竞争,在规则的允许范围内享受自由。一旦违反了规则,就要受到处罚。所以,正视规则与否将直接影响着参与者练习的质量。

一、慎始如终的“第一次”

当学生“第一次”参加赛跑时,就要告知只有听到哨音后才可以迈出第一步;当学生“第一次”走进篮球场时,就应该遵守球场上的规则……要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可取的或不可取的,认识到如果违反了规则将要承担怎样的后果,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比赛规则及社会规范的认识和对社会约束力的理解。

案例:在体育课上,学生进行第一次100m跑测试。在课的开始,教师在宣布考试办法时,明确强调执行田径运动的竞赛规则,尤其是“零抢跑”。在测试过程中,所有抢跑犯规的学生均记作零分,成绩无效。

培养提示:“第一次”的教训是深刻的,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一施教的良机,帮助学生分析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指明规则约束着所有的参与者。德育教育的实施,应从遵守规则开始,从“第一次”开始……

二、规则约束下的公平竞争

以规则约束行为,把“规则”点滴渗入到学生的意识中,造就学生以“规”律己的道德品质,进行公开、公正的竞争,避免投机取巧与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

案例:在接力跑比赛中。出于为己方获胜的目的,可能会出现抢跑、越过标志线、省距、漏绕标志杆等犯规行为,教师要果断作出诸如延距、延时出发等处罚措施(比赛前定好并对全体学生宣布),使犯规者无利可图,以此来强化规则意识。

培养提示: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能只看成绩的好坏,要结合规则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促学生养成公平、诚实等行为。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去思考、寻找致胜的法宝,如,在进行第一轮比赛后,学生自发地进行人员的优化组合、提高传接棒的效果、及时提醒与加油助威等。

——杨正伟(山东省寿光市第五中学,2 6 2 7 0 0)整理

猜你喜欢

犯规参与者约束
移动群智感知中基于群组的参与者招募机制
休闲跑步参与者心理和行为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门限秘密分享中高效添加新参与者方案
马和骑师
嘟你犯规啦!
关心下一代工作
篮球比赛
海外侨领愿做“金丝带”“参与者”和“连心桥”
适当放手能让孩子更好地自我约束
CAE软件操作小百科(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