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田径短跑运动员的“五步”选材

2017-11-26饶武峰张厚学

中国学校体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五步课余文化课

饶武峰 张厚学

(安徽省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235000)

高中田径短跑运动员的“五步”选材

饶武峰 张厚学

(安徽省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235000)

一、背景分析

1.夹缝生存

高中课余田径训练受家长及学校等各方面的因素制约,学生文化课学习的压力很大,学校和家长均有“训练不能耽误学习”的强烈要求。所以高中的田径训练,不可能像专业队伍和业余体校那样有充足的训练时间作为保障,但是却又要面临着“短、平、快”的要求,即既要在短时间内有成效,又不能花费太多的时间去训练。相信这也是很多高中田径课外辅导教师面临的比较棘手的共性问题,因此,在高中课余田径短跑运动员的选材方面则显得至关重要。

2.理论与实践脱节

带队的前2年,在短跑运动员的选材方面,笔者一直遵循大学课本上的知识,并以此为指导进行短跑运动员的选材,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结果却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在实际的一线基层工作中,往往一些层次高的技术和理论方法很难适用于基层低水平的学生运动员。因为训练时间、训练环境、训练周期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等因素制约着选材和训练的水平,使得高层次的技术理论方法显得稍有“曲高和寡”之嫌。

二、“五步”选材

1.立定跳远

立定跳远可以作为一项重要的参照,因为立定跳远是短跑运动员身体条件的直接体现,它是爆发力、柔韧性与协调性的集中体现。

从近几年的成绩表现看,如,男子立定跳远成绩在2.6m左右的短跑运动员,其百米跑成绩正常应该都在11"6左右,以笔者正在训练的学生来看,百米成绩基本维持在这一水平上。男子立定跳远成绩2.8 m左右的学生百米跑成绩基本都在11"1左右;女子立定跳远成绩2m左右的学生百米跑成绩在13"7左右,能跳到2.2m的女生百米跑成绩在13"4左右。如,在2011年安徽省田径传统项目学校田径比赛中,笔者学校刘畅获得男子百米跑冠军,该学生进队时的立定跳远成绩为3.17m,其百米跑夺冠成绩电计为11"01;2012年高考成绩电计为10"87,其训练时间仅有10个月的时间。2016年安徽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甲组100m跑和200m跑亚军徐鹏进队时的立定跳远成绩为3.03m,其百米跑成绩电计为11"00,高考百米跑成绩电计为10"89;乙组200m跑冠军赵子旋进队时的立定跳远成绩为2.97m,夺冠成绩电计为21"99。结合自己的选材与带队经验,笔者认为立定跳远是一项重要的短跑远动员选材参考指标。

2.身体姿态

在身体姿态方面要求男子身高应不低于1.75m,女子身高不低于1.65m,这是最低下限。肩部在整个身体的比例中要宽,腰部要细,盆骨要窄,脚不能过大,在自然姿态下身体的姿态要挺拔。塌腰驼背很难在短跑项目中取得好的成绩,身体的柔韧性不宜太好,尤其是腿部韧带不能太出色,能够下纵叉和横叉的百米跑成绩一般不会太好,这一点通过对毕业的学生和现在仍在训练的学生运动员的训练观察,均可以得到验证。通过上述条件筛选的学生百米成绩都能处在较高的运动水平,反之虽有一定成绩,但是很难达到出色的运动水平。

3.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

测量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最简单的测试方法就是教练员手握一串钥匙于腰腹间,受测试运动员掌心贴在教练员手背上,当教练员突然松开握钥匙的手,运动员能否在钥匙落地之前以最快的速度接到钥匙,以此判断其反应能力。能接到钥匙者在以后的短跑起跑环节会体现的尤为明显,反应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天因素,笔者认为这是在基层选材方面是最为简单实用和最为直观的方法。

4.30m加速跑

30m加速跑可以反映学生运动员的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让被测试学生进行30m跑,可以直观地看到学生的跑步姿态。在满足上文“3步”因素的基础上,30m跑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因为通过这一测试,可以观察到学生的运动感觉,甚至可以观察出被测试学生是否适合田径短跑运动。为什么说可以观察出学生是否适合田径短跑运动呢?因为满足上述“3步”的选材要求的学生,部分学生会出现协调性不足、跑步姿态僵硬、步频过慢等情况,而这些情况恰恰是短跑运动员难以克服的缺陷。高中课余田径短跑训练由于受训练时间及训练条件等方面的限制,不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纠正一些先天的习惯。30m加速跑测试过程中,学生的先天加速能力、跑步的身体姿态、步频以及步幅(也就是通常说的“步感”)等方面的情况会直观地展现出来,这可以为后期的短跑训练提供较好的参考依据,也是本文“5步法”选材的较为关键的环节。

5.行为习惯

笔者认为,行为习惯的初步评价是选材的重中之重,可以通过聊天谈话观察其行为习惯。当然,文化课的成绩也是一个重要的参考,笔者认为,作为课余田径短跑运动员,学习是第1位的,如果不能坚持文化课的学习,不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在课余田径训练中也不会真正做到突破自我、吃苦耐劳,而且文化课的学习也可以促进训练者的思维发展,能让其更好地理解、尝试与运用所学技术动作。所以,根据带队经验,笔者认为从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态度可以有效地判断其行为习惯,也直接影响着课余田径训练的成效。

猜你喜欢

五步课余文化课
学生课余羽毛球活动开展现状研究
合理安排训练 树立学习榜样
艺考生如何“逆袭”
艺考生不能轻视文化课
“五步”+“三力”,强化小组管理
现代散文“五步”快速阅读法
挪穷窝 斩穷根“五步”搬迁保脱贫
考场议论文“五步”作文法
职业教育文化课教学阵地不容"失守"
课余,并非闲置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