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小园管理质量提升的“四五”策略

2017-11-26

领导科学论坛 2017年19期
关键词:小园园长民办

在目前公办幼教资源普遍欠缺的背景下,民办幼儿园在我县托幼机构中占据很大比例,且大部分为幼儿人数在200人以下或规模设置在6班(含6班)以下的非乡镇中心级的民办小园。为不断提升民办小园的管理质量,以逐步实现教育公平的发展目标,笔者对我县民办幼儿园的现状进行了全面调研,并运用了切实有效的“四五”管理策略。

一、现状分析

2012年我县数据统计表明:全县园所总共117所,其中民办幼儿园94所,6班以下的小规模民办幼儿园82所,占全县幼儿园总数的70%,占民办幼儿园总数的87%,全县近45%的幼儿在小规模民办幼儿园中就读。虽然这些幼儿园为我县幼教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但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学前教育需求从“有书读”逐步转向“读好书”,幼儿园发展也从“数量”逐步向“质量”转变。因此,民办小园的“低、差、散”问题开始凸显,主要表现在园舍布局散而乱、园务管理滥而空、师资力量少而弱、保教质量低而差。

基于此,我县自2012年开始集中精力进行提升民办小园保教质量的策略研究,运用“四五”策略,采取软情感、细内容等措施促进民办小园渐进式发展,全力提升民办小园的管理质量,以破解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难题。

二、突出四大要素

1.底限要素

对民办小园管理我们遵循“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原则,依法办园、循章管理是民办小园发展的“底限”。如首批“平安校园”的考核中,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没有专用消防楼梯的幼儿园,一律不得评为“平安校园”。这个规定一出台,第二批申报的民办小园全部整改加建了消防楼梯,保住了消防安全的“底限”。自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起,要求各民办小园为教师依法办理社会保险,保住了教师待遇的“底限”。随着民办小园每年按照这些标准去执行,其内部管理水平、教师整体素质也随之呈螺旋式上升。

2.适宜要素

根据我县民办小园的现状,因地制宜地分步提出民办小园发展的阶段性目标,确保民办小园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种面貌地渐进式提高。对于民办小园整体发展目标,我们提出“安全——规范——优质”的发展顺序。

3.激励要素

如何激发民办小园举办者及其教师的原动力和内在需求,我们认为激励是最好的手段。激励的方法主要有物质激励、尊重激励、目标激励等,同时,在民办小园内部强化激励因素,不断完善教师工资正常增长制度和人性化的工作考评制度,教师的每月收入与工作实绩挂钩。

4.多元要素

在管理中我们倡导特色办园的理念,让民办小园在统一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呈现自己片区和本园的特色,全力推进多元发展。比如梅林、桥头胡街道中心幼儿园的游戏教学比较突出,其下属的民办小园也积极利用乡土资源开展游戏活动。民办小园的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有力地强化了办园特色的形成和品牌创建。

三、追求五个规范

1.环境管理规范——让空间说话

(1)净化园所环境。整洁卫生是环境优化的第一步。我们采取以点促面的办法带动全县民办小园“净化”环境。桥头胡中心幼儿园发现辅导片内东方幼儿园周园长的“制度+检查+奖励”的方法在卫生工作管理中很有成效,于是小园成果展示活动中推出了该幼儿园的成功经验。全县民办小园园长参观该园后普遍认为,周园长“持之以恒搞卫生”的精神给大家启发很大、印象深刻。之后,全县民办小园掀起了一场“卫生运动”,园内的物品都找到了应有的位子,墙面、地面、桌面做到了“三面亮”。

(2)构建墙面文化。发挥教育功能是环境优化的目的所在。于是我们以辅导片为单位,发起“小园教育化环境创设”专题研究。专题研究从墙面布置的内容、环境的操作性和材料的环保性等方面去引导园长和教师,更新理念,动手制作,使民办小园墙面环境从无到有,从有到美,从美到有意义,充分发挥了环境的育人功能。

2.保育工作规范——让健康相伴

(1)改善硬件定基础。幼儿园相关硬件是推进保育工作的基础。从2012年起,全县民办小园食堂在卫生监督所的精心指导下均按要求进行合理改造,并添置必需设备,大部分完成C级升B级的上等级改造,有条件的还可申报A级甚至是阳光食堂。

(2)找准软件促推进。对幼儿伙食安排作出明确规定:“每餐至少一菜一汤(面食除外),荤素搭配,提前一周制定食谱并向家长公示,每月伙食账目向家长公布,伙食费使用每月盈亏不超过4%。”通过层层落实、规范整改,幼儿的伙食管理得到了家长们的普遍肯定。做好传染病防控方面工作,要求各园认真执行,接种证查验率、健康档案建档率、入园晨检率和缺课学生原因追查率均做到100%,消毒工作按规定执行,为全县幼儿园传染病防控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

3.课堂教学规范——让教师能动

(1)“四规范”制度促教学。根据民办园特点出台《宁海县民办幼儿园教师教学业务“四规范”管理实施细则》,由教研室全程指导民办园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的提升,实现“课程选择、计划制定、一日活动组织、总结评价”等四方面的逐步规范,并统一印制了完整实用的教师《教学手册》,供所有的民办园教师使用。

(2)服务性研训补营养。县教师进修学校配备了三位专业化水平高、经验丰富的幼儿教师专门抓培训。几年来,开设了民办小园园长和教师的系列培训班,每年各抓一个重点,并编印相关教材,简笔画、弹唱、舞蹈、手工制作等一应俱全,使教师在学习、操作和技能评奖中获得帮助。

(3)“9步法”管理养常规。县教研室为了有效落实教学管理“三统一”“四规范”,借助有关管理网络,采取“9步法”管理,按照“蹲点调研——发现问题——辅导培训——分片检查——面上交流——对照标准——推荐典型——全面考核——颁奖激励”的步骤。该方法在落实教学“三统一”“四规范”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另外教研室每学期还组织一次县名师及徒弟上课,课后教研员或名师根据民办小园特点作点评,以指导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组织水平。

4.课程设置规范——让幼儿乐学

(1)内外整合丰课程。我们通过培训、辅导、评优等手段触发民办小园教师的灵感,引导教师们的视野从园内跳到园外广阔的天地,利用本地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变废为宝,变自然资源为教育资源,创设幼儿主动学习的物质环境。

(2)巧用空间促实效。在游戏活动的组织实施中,我们引导各园合理设置空间、合理安排时间、合理提供材料,确保小空间创造最大的教育效应。如设置阁楼午睡室,过道游戏区,屋顶平台游乐场等。

5.档案工作规范——让管理优化

(1)试点先行。我们在城区二片开展档案收整试点。在小园的档案资料中寻找问题,然后将问题“链接”到相对应的工作实践中进行切合实际的互动式辅导,幼儿园则根据档案需求调整办园行为,并将新的管理思路、过程记录存档,然后在新的“档案”中再寻找、再“链接”、再辅导、再调整,不断理清管理思路,积累丰厚的档案资料。对于资料的规范分类和装订,该片还组织了面上辅导和个别指导,并对归档情况每学年作一次评比。

(2)整体推进。2013年,红田幼儿园和金苹果艺术幼儿园的档案给全县所有民办小园进行了展示。随后对全县民办小园进行了档案链接法的培训,让所有民办小园园长都了解存档的内容和归类的方法,并开始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各辅导片给予适时有效的指导。

[1]丁碧英:《浙江省发展民办幼儿园政策解析》,《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第18期。

[2]吴立保:《论对小城镇民办幼儿教育的社会支持》,《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第4期。

[3]蔡迎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幼儿教育的回顾与思考》,《学前教育研究》2003年z1期。

猜你喜欢

小园园长民办
民办本科院校开展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我要当动物园园长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忍不住想打扰你
吴闻章
嘟嘟熊家的百货商店(二十八)——兔园长买学习卡
孙剑
宁死不屈的小英雄汤小园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