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的一点体会

2017-11-25梁泰迅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艺术语言

梁泰迅

摘 要:中国艺术歌曲是中国璀璨文化的一部分,本文作者主要在诗词和音乐方面简单介绍《我爱这土地》这首作品的艺术性,并叙述了一些个人的体会。

关键词:我爱这土地;诗歌与音乐结合;艺术语言

中图分类号:J616.2;J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0-0090-01

本人喜爱的中国的艺术歌曲很多,《我爱这土地》是其中的一首。每次当我对这首作品哼唱的时候,我的心总会被里面的诗词所融化,一次又一次地被艾青先生和陆在易先生崇高的艺术手法所感染。因此,与大家分享一些体会。

一、诗词内涵与音乐的完美结合

在我看来,《我爱这土地》的艺术风格是诗与音乐的完美结合,由抒情性与戏剧性的巧妙结合所构成。这首歌对于歌词的运用也遵循了一定规则 ,缘于艺术歌曲除了有合适的音乐、符合音乐的逻辑之外,歌词也富有内涵。歌词中包含着“大我”之情的崇高之美。表现“大我”之情的歌曲,一般具有重大的思想主题和深刻的社会意义,它能把握住历史的脉搏,反映民众的心声,唱出时代的主旋律。

《我爱这土地》的歌词是表现“大我”之情的典范。以艾青先生的诗词作为灵魂与陆在易先生创作的艺术旋律完美地结合,乃是将“大我”之情与“小我”之情很好地融合起来了,只有怀有深沉的爱,才会有如此完美的艺术歌曲。中外音乐史中也有描述到“没有不需要歌唱的诗,也没有不需要诗的歌唱”。文学可以为声乐提供创作素材,而声乐也可以利用比语音更丰富的表现力来表达出文学作品的核心内容。它们相互补充,相互交融。歌曲的旋律起伏线条基本上是诗词的韵律线条作为参照的,使语调与语音得到了良好的结合。陆在易先生潜心钻研艺术歌曲,他的艺术歌曲囊括了抒情性质与歌唱性质,具有浓郁的风格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及很高的审美价值。

诗與音乐的完美结合,加上丰富的钢琴伴奏肢体、抒情性与戏剧性揉合在 《我爱这土地》中,更彰显了该作品的风格。我们都知道,“土地”和“太阳”是不同的主导意象,“土地”凝聚了诗人对祖国与人民无限的爱,对人民疾苦和民族危机的忧愤,象征了饱受苦难的祖国母亲。所以在乐句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啊”中,陆在易先生运用了弱气小节,通过排比乐句音阶的逐渐上行更加突出表现了主人公对祖国深深的挚爱之情,这种递进感所体现出来的是浓郁的感情与歌唱的激情。不过,《我爱这土地》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陆在易先生用天才般的手法,把级进音程与中国的吟诵调相互结合,使这首歌曲的旋律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这首歌曲的旋律同时也具有戏剧性的色彩,最具代表性的是在尾声处,用三个“啊”字把这首作品的戏剧之性表现出来,使全曲达到高潮。“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当音乐进行到这里时,音乐的速度比较慢比较自由,体现出了宣叙性的旋律, 在这里面作曲家运用了歌剧的元素,将艾青先生原诗朗诵的音调与歌曲互融。此外,歌曲旋律中还多处运用了下滑音来装饰,如“吹刮着”的“着”等。这些下滑音的使用使音程之间的跳度会变得更圆滑,更增强了旋律的抒情性。作曲人运用的这些巧妙的作曲手法使得《我爱这土地》不仅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的诗词韵味,而且具有音乐的宣叙性、抒情性与戏剧性,在作品中得到完美结合。

二、歌唱艺术处理

对于这首气势磅礴、令人热血沸腾的精品之作,《我爱这土地》当属演唱难度较大的一首作品,对演唱者的歌唱技巧技术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同时也给了演唱者更宽阔的诠释空间。歌唱者应最大限度地用“真实的情感”演绎诗歌与音乐所创造的意境,尤其要注意把握情绪语气的变化、咬字的强弱等。具体的说,要对艾青、陆再易的这部作品所特有的涌动的、强烈地“悲愤激情”认真研读,分层次地、有理智地进行咏诵,将自己融到诗词与音乐当中。用歌唱的技巧把 “土地、河流、风、黎明”进行很好的对比,用情绪加语气把“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从内心中展现出来。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歌曲一开始就用陈述的口吻体现出一种带有忧患色彩的幻想境界。把“我”假设为一只“鸟”的形象,而且这“鸟”是饱受磨难的、喉咙嘶哑的鸟,演唱者应用浓浓忧患意识来感染听众。但是到了转调部分,移高小3度所重复演唱的“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再次表明了意象的“我”和“鸟”,演唱时情绪就要随之产生一种幻觉变化,气息配合咬字积极向前推进。同时,要注意语调和音调之间的那种游离状态关系。特别要处理好语调形态、旋律形态和音乐情态之间的水乳交融之和谐性,一个音一个字,例“鸟”汉语普通话的读音为第三声,作曲家在这天衣无缝用了两个音“mi”“la”把“鸟”说得清清楚楚,从而加强了作品的感染力。歌曲就在这样的基调下,进一步展开了对鸟儿歌唱对象的描述,它们是:土地、河流、风、黎明。从四个歌唱对象前面的修饰词语看来,都是长期遭受风雨打击、悲愤满怀、奋力抗争的形象,与下文鸟儿献身于土地的精神正相吻合,这就强化了诗人所要表现的“爱土地”“爱祖国”的主题。

总之,要把这首经典作品演绎的恰到好处,必须深入理解诗词,用心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将自己置身于作品当中,用“身临其境”的感受并运用歌唱的技术技巧,最大限度地把作品演绎出来。

参考文献:

[1]赵玲,陈国威.“陆在易艺术歌曲《我爱这土地》艺术特征浅析”.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9(04).

猜你喜欢

艺术语言
初探桂林本土画家山水画艺术语言的形成
民族地域性版画的可行性发展
幼儿园美术活动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