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紫砂石瓢壶
2017-11-25陈水仙
陈水仙
摘 要:瓢,自然葫芦的人工制成品,这种将自然物高度概括,便化,经大胆的抽象想象构思制成壶 ,已超出了瓢之物的理念,由瓢制成壶,这个过程已成为了高水准的设计艺术了。
关键词:紫砂;造型;艺术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0-0032-01
石瓢壶是紫砂传统经典造型。溯源历史,有相关资料和实物佐证,历代名家制作较多,但每人风格各异,如:杨彭年与陈曼生合作弧曲面的“曼生石瓢”,与瞿应绍合作直坡面的“子冶石瓢”与朱坚合作虚盖的“石梅石瓢”。顾景舟与吴湖帆、江寒汀合作的“景舟石瓢”,以及徐汉棠先生在以上形式上制作开片石瓢等等。石瓢壶是为紫砂茗器中经典款式,因为时代的变迁经多人改良,按类细分为子冶石瓢,景舟石瓢,红华石瓢,汉棠石瓢等。
石瓢壶身,源自舂米的石碓,口小腹大;但不同于石碓掘地半埋,石瓢壶以三足立身;旧时为避尘秽,农家借用锅盖遮挡,故此锅盖拎手演进为石瓢独有之过梁。其身碓形、底置三足、其盖桥钮。石瓢起源之另一说,应自顾景舟引用古文“落水三千,仅饮一瓢”,而将“石铫”改称为“石瓢”,从此相沿均称石瓢壶。“铫”《汉语大词典》中解释为:“一种有口、有柄、有流的烹煮器”。相传在宋代与苏轼同朝为官的周禾童赠送苏轼一把金属“石铫壶”。后被清代乾隆年间文人尤荫获得,尤荫嫌其铜腥铁涩之味,请紫砂艺人仿制东坡石铫壶,所以应以尤荫为创制紫砂石铫壶的始作者。因尤荫之《石铫图》流传甚广,清末紫砂名家王东石仿制紫砂石铫壶并题 “石 ”二字。后陈曼生受其启发也作“石壶”并题名云:“ 之制, 抟之己,自我作,非周禾童。”特意说明该石壶并非周禾童之石壶,而是我用紫砂抟制的,并由我曼生设计。陈曼生与朱石梅分别在其参与的石铫壶铭文:“煮白石,泛绿云,一瓢细酌邀桐君”、“梅花一瓢,东阁招邀”, 想来这也是顾老为之更名的直接依据。
石瓢壶有一个非凡玄秘之处就是其科学的设计理念,这种理念是否是最初设计者的初衷,还是与现代美学理论、概念的巧合,不得而知。中国传统艺术讲究对称、平稳、平衡、方圆规矩。石瓢壶是这些传统规则的集中体现,单从形体看石瓢壶非圆非方,侧看呈金字塔状,是锥形体科学的截取,这种形体视觉最稳定、憨厚。石瓢造型简练,古朴大方,端庄稳重,刚中有劲,敦实调和,壶的体形是以二条抛物线结合而成,一条从口到底的转角处,一条是底中心到底的转角处。二条抛物线略有不同,但要运用得当,结合得恰到好处,感觉刚中有柔,和顺有劲。盖是平盖,但实质上中高周低,中间各边沿泥片有1mm的差距;盖板线厚薄正好,线要圆、润,下边要与口结合严密,上边与盖面的交接要和顺而又要突出盖板线的圆整有劲。盖的桥梁钮的高矮跨度要有符合比例的形,结合处要形成椭圆形。内孔与盖的结合处缓转匀称,内孔也是三分之二个椭圆,与桥形成呼应,桥的二侧对称。直筒暗嘴要注意长短,粗细比例,嘴的角度恰到好处,面要平整,内孔要圆,嘴内径是出水口最小,越往里越大,这样出水有力不易涎水。它以多个三角形构图,边角转折锋芒毕露,予人犀利畅快之感。
石瓢壶有着太多的艺术亮点,真是简约而不简单。形态横看若梯形,纵看像锥形。
在几何形体中,圆形是最符合人的视觉生理及视域运动规律的,可以说是视觉中最完美的形,用圆的规律去造型,不论如何变化,其形都将是完整的完美的。方也是如此,是视觉中是最规范的形体。有形式美的愉悦感受。在中国历来都信奉着天圆地方的方圆处世理念。在石瓢壶的分析中同样存在方圆理念,可以说是方圆理念结合的代表。只有正確认识和把握相关基本概念,才有可能进行有效创作。紫砂陶艺是以一般法则和特定的理念、规则、技艺相结合,借五色土的特性,由人气圆满的多领域人才所力和谐运行,发掘和再现客观本质主流,孕化艺术形态的一种方式。石瓢壶从整体看,造型简练,古朴大方,刚中有柔,端庄稳重。壶式形体饱满,盖钮轻巧如江南水乡的石拱桥,直流延壶腹弧度斜向上伸,把则顺壶肩平伸向下弯起,形状非圆非方,前后相应大气有神。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把现代美学思维融入壶中,“石瓢”身、盖、把、的之比例无一不恰到好处,多一点则显臃肿,少一点则有失落之感,且工艺精到、技法老辣,成为一代“石瓢”之楷模。还有如汪寅仙、徐汉棠等大师的石瓢壶,各具特色,自成一家。
宜兴紫砂代代延续,留下了许多名工巧匠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经受了历史的检验,闪耀着思想的和艺术的光芒。石瓢壶的种类很多:古有“子冶”现有“景州”“汉棠”石瓢,都是公认的上好佳器,但其造型万变不离其宗。把造型分解成直线的话,那么水平方向的直线占主导地位,给人的感觉是平静、安定、沉稳。
参考文献:
[1]黄怡嘉.当代紫砂紫砂名陶录[M].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2006.
[2]范俊龙.紫砂物语[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3]姚迁等.宜兴紫砂陶艺[M].台湾南天书局,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
[4]李敏行.紫砂新鉴[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