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阶段如何利用音乐给学生减压

2017-11-25刘莉

南北桥 2017年21期
关键词:中学阶段音乐教学

刘莉

【摘 要】中学阶段学生的课业压力增大,如何给学生解压成为各科教师日常教学需要面临的问题之一。本文抛开学科本身的解压方式,单从学科之间相配合的角度来谈谈如何利用音乐这门学科帮助学生放松学习压力。

【关键词】中学阶段 音乐教学 解压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21.010

中学阶段学生学习科目增多,课业压力变大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但也是中学教育中不可避免的趋势。因为随着学生身心发育的逐渐成熟,学习能力也随之增强,中学阶段正是学生学习的黄金时期,因此各学科大部分的知识内容都集中在这一时期。而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考试制度的限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面对每天众多知识学习连轴转的压力,还要为未来的升学考试未雨绸缪,所以中学阶段也可以说是学生精神最为紧张地时期,尤其是在学生身心出现质变的前提下,更加容易导致学生精神状态方面的大起大落,甚至是出现打架斗殴等极端的情绪发泄方式,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害,甚至造成性格和三观的扭曲。

所以,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教学体制的出现,学校教育倡导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着重致力于学生的解压工作,但作为教师我们也能明显感受到,仅仅依靠各科的单打独斗很难实现实质性的解压进展,所以在我看来,给学生缓解学习压力并不仅仅是需要各学科内部的努力,还需要音体美等这一类非考试型学科的配合,从而达到双管齐下的效果。

以音乐这门学科为例,音乐是一门艺术性学科,其本身的教学目标就定位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方位的发展。由于其知识内容鲜少涉及考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内容选择还是上课形式方面自由度较高,而且学生面对这些学科时,基本不存在学习压力,甚至会本能性的感受到愉悦性和放松性,因此音乐在学生日常解压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利用轻松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减压

众所周知,中学阶段学生面临具有淘汰性质的升学考试的压力,所以在语数外等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基本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松懈,而且由于考试型科目所涉及知识的专业性,课堂教学总归逃脱不掉知识的严谨度和严肃性,即使教师采取灵活性教学模式,学生心理上的紧张感也依旧挥之不去。但音乐这门学科不同,其不在考试范围内,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用因为任务而强迫自己进行知识的硬性学习和记忆,所以精神上也就很难有压抑感,而作为教师我们也就正好借助音乐的这个特性,充分的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来帮助学生减压。

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打破桎梏,做到不拘泥于形式,将课堂打造成一个娱乐的平台。例如在每节课的末尾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讨论下一节课想要学习的内容,例如民族风、流行歌曲、古风乐曲等等,给学生一个自由选择的权利,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兴趣选择出下节课的主题,而没有必要非得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按部就班的完成所有的知识教学内容。这样学生在兴趣的指导下,不仅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会相对较高,而且这样自主选择的形式也更能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学科学习过程中所感受不到的自由,让学生的精神得到片刻的放松。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師还可以通过平等交流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来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对于音乐课来说,经常会听歌、学习歌曲的演唱,教师可以以歌曲为平台和学生交流、讨论听歌感受,甚至是和学生一起唱歌、分享自己喜欢音乐等等,通过这些共同话题,让学生在音乐课上不仅仅能够学习音乐,还能够通过朋友式的交流感受到一个平等、轻松的课堂氛围,进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感。

二、音乐欣赏帮助学生缓解精神压力

对于音乐课堂教学来说,音乐鉴赏是其中最为基础的组成部分,而音乐也正是通过音符、旋律、节奏等打破语言的限制,实现心灵之间、精神之间的交流和共鸣。所以在音乐课上,我们也可以通过音乐鉴赏来帮助学生缓解精神压力。

首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实现自我放松。对于中学生来说,基本上具备一定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歌曲的选择。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压力所带来的往往是紧张、焦虑、烦躁等情绪,所以在音乐选择过程中我会注重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积极向上性,音乐节奏明快、活泼,让人感受到勃勃生机;另一方面,则是旋律舒缓、辽阔,让人感受到心境的开阔。这样学生在听音乐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情绪上的自我调节。

其次,在音乐课堂上教师还可以结合心理学帮助学生实现负能量的发泄,破除其心理障碍。教师都具备一定的心理知识,所以在音乐课上可以通过音乐的选择带领学生进入自己的内心,并配合语言等方面的引导,帮助学生发泄出心理压抑已久的负面情绪。例如我在教学过程中,曾经给学生播放《从头再来》这首歌,配合语言方面的鼓励与安抚,让学生发泄出心底对于学习中因为屡次受挫所带来的退缩情绪,重新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以及克服难关的勇气。

三、利用音乐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音乐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可以存在于学生课余生活的多个方面,通过边边角角的时间给予学生精神上的抚慰和放松。

首先,作为音乐教师我们可以从专业方面给出建议,通过每个教室都带有的固定设备播放音乐。播放的时间可以是晚自习之前的课余时间,学生的用餐时间等等,选择的歌曲最好是十几岁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也可以统计学生喜欢的歌曲轮番播放,这样通过碎片时间的音乐欣赏,可以帮助学生在课余时间充分实现思维的休息和精神的放松。

其次,教师还可以定时组织音乐活动,通过音乐活动丰富学生的学校课余生活。例如在各种节日、考试之后等简单的组织学生进行歌唱表演等,让有才艺的学生一展所长,也通过活动的形式,给学生日常紧张的学习生活一定的调剂。

总之,通过音乐给学生精神减压在我看来是一项非常值得实践的教学模式,希望各阶段的音乐教师在结合自身实践的基础上能够创新出更加科学的教学模式,从而实现音乐和其他知识型学科的完美结合,切实帮助学生实现思想减压的目标,进而以最佳状态投入到日常学习中去。

参考文献

[1]薛莲,传承民间音乐.弘扬民族文化——苍南职业高中民族音乐教学调查研究[J].北方音乐,2012.

[2]雷冠锋.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J].成才之路2010.

[3]林莉.当代大学音乐教育的价值解析[J].大舞台,2010.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学阶段音乐教学
开展人工智能课程面临的主要困难及对策建议——以中学阶段为例
中学阶段有限集元素数目运算的有效拓展
中学阶段如何学好数学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探析语法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复数学习中的四个误区
如何使物理的教与学变得简单有趣与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