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古代经济层面观利益因素的重要作用
2017-11-25曾彦锦
曾彦锦
从中国古代经济层面观利益因素的重要作用
曾彦锦
经济的发展是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是因为经济政策的促进。而在生产力发展的三大要素中,人的因素是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因素,人最根本的便是人自身生存的利益,正是这样人才会改进生产工具,改进生产方法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同样的在中国古代的专制社会中,经济政策的制定的出发点一定是专制统治的核心利益。并且,笔者认为,困扰整个封建社会的土地问题,在封建社会一直得不到根本解决,也是由于利益因素的影响。所以笔者想就从经济层面说明利益因素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生产力 利益 经济制度 土地兼并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然而经济基础的奠定也需要一定的因素,而利益因素便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我接下来便从生产力,经济政策以及土地兼并问题发表看法。
一、利益对于生产力进步的关键性作用
众所周知,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才推动经济基础的变动,进而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管是从最原始的刀耕火种到铁器牛耕的出现;还是从手工劳动演变到蒸汽机再到内燃机的时代;以及从工业革命到今天的信息革命,都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体现。
作为客观因素的生产力不会自己发展这是肯定的。普遍的说法是: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发展,体现了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就生产力的三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而言,其中最活跃的要素是劳动者,而我想阐述的便是:作为劳动者——人其自身的利益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
处于农业社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有东西吃,满足人口增长和延长寿命的欲望。根据马斯诺需求定理,此刻身在农业社会最开始阶段的人应该处于最低的生理需求上,于是如何增加能获得的口粮,解决温饱问题,才是最要紧的事。于是人们出于自身想要活下去和延长寿命以及繁衍生息的最根本利益,不断去进行实践(劳动)而不断地积累耕种经验,不断改进耕作方法,加之冶炼技术的提高以及其他因素和条件的达成,最终由量变到质变,实现了由刀耕火种到铁器牛耕的转变。换言之,由于人的生存利益而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不论是前期从二牛抬杠到一牛挽犁的转变,还是踏犁,曲辕犁的出现,都是人们生存的根本利益进而追求更多的粮食产量的产物。
从生产力三要素的角度看,劳动对象(就农业社会而言,对象即是:土地,作物,畜生)都是不会轻易发生变化的事物。而作为最活跃的要素:劳动者才是生产力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而我想说明的是:归根结底——根本动力是人自身的利益使得生产力发展。根据马斯洛需求定理,人最先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存活。通俗说即填饱肚子。也正是因为劳动者(人)自身的利益(活下去)的作用,才使得劳动者去实践(劳动【采集,狩猎,耕作,畜牧……】以获得食物),而实践则为劳动者积累经验,创造劳动资料(创造、改进工具)提供基础,最终提高生产效率,进而实现生产力提高。所以,利益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可忽视。并且从另一角度来说,利益对劳动者所造成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由于劳动对象不会轻易发生改变,劳动要素的变化或者说劳动工具的改进也是缓慢的。因此能产生较快变化,并且可促进生产力发展,来增加粮食产量,以解决温饱问题,达到自给自足就只有增加人口这一个方法了。然而任何事情都是一把双刃剑,人口的增加确实增加了劳动力,但是也增加了需要养活的人口——换言之:在增加生产者的同时,也增加了消费者。这种种说明,只有改进生产工具才能解决根本问题。于是才会产生由刀耕火种到铁器牛耕的转变,以及各朝代生产工具的演进。
至于中国在封建社会期间,生产力没有大的飞跃或者说是质的变化——没有像西方产生工业革命,不单单是小农经济体制的原因,也不能排除个人利益的因素影响。如上所言,当生产力达到满足自给自足的要求,人们开始追求更上层的需求满足。但是,由于社会环境,政策,观念的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使得人们并不继续追求以提高生产力而获得利益满足。再加之,在中国自商鞅变法以来,重农抑商便开始实行,商人在社会上的不平等地位,使得人们不会通过商品经济来增加自己所得,来满足自己更高要求的利益需要。再加上,通过科举在朝为官,便可满足更上层的需求,于是仅仅维持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即可。所以,综上来看,生产力的发展与人们的自身利益需求密切相关。
放在自1765年工业革命以来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中分析,更加清楚。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归结于如蒸汽机和内燃机的出现。但是进一步分析,还是人的利益诉求是其最根本的动力。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例,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由于工匠生产技术的总结和熟练。但是其中另一个关键的因素是,工匠出于为自身减少工作量,或者提高收益,增加产量,所以进行了生产工具改进而产生了如“珍妮纺纱机”一类的工具,从而大大提高生产力以及生产效率。根据马克思资本论的说法,资本家为了尽可能获得高额的利润,会尽可能地压榨工人的剩余价值。而其中一种方式即是榨取相对剩余价值:通过改进生产工具来提高生产效率,让工人在单位时间中创造更多的价值,然而工人工作的时间并未改变,从而让自己获得更高额的利润。如此看来,生产工具的改进和资本家追求更大利润的利益诉求也是有关的。换句话说:生产工具的进步未必没有利益驱动的作用。
所以综上所述,利益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二、利益与经济政策的密切联系
中国古代经济政策多种多样,但是主要的经济政策并没有大的变动。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实行了长达两千多年的“重农抑商”经济政策。自商鞅变法开始,重农抑商便是历代古中国政府,切实履行的经济政策,期间虽然实行力度有所不同,但是却从未间断过。其中利益因素的作用不可忽略。
这篇论文一直以统治者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分析的开始,在这一方面也例外。其根本利益:维持统治,保持既得利益,尽可能再次获得更多的利益。于是乎,在当时的时代,一个国家想要长治久安,最要紧的是控制人口。保持国内充足且相对固定的人口,军队候补、国家生产才有保障。而对于统治者来说,最好的方式便是将人们束缚在土地上,这样不仅国家税收有了固定来源,而且可以减少人口流动,巩固国家内部稳定因素。所以重农才会被视为国家之本。相反,从事商业的人流动性较强,国家不好控制,不能成为其税收等国家财政的稳定来源,并且,流民增加不利于政府统治。这便是重农抑商所被重视的原因。并且出于切实落实此政策,从而让商人在社会的地位低下,让人们都不愿从商,便达到了目的。最终让中国社会的商品主义经济并没有产生质变。所以进一步说,也正是由于统治者不惜用一切手段为维护统治以及其既得利益,使得中国在明末清初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被扼杀在摇篮中。
综上,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统治者并不懂得上层建筑要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等科学观点。他们所考虑的出发点,就是他们最关切的利益:巩固统治。只要适应他们利益的需求,就会实行。以此观点看,许多政策也是可以不止从一方面理解的了。比如:
(1)汉武帝时期就明令禁止私人贩卖盐铁,构建当时所谓的“官营”。从利益方面讲,这不仅仅是要打击商人,让其没有能获得巨大利润的途径。而更重要的是,首先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其次是国家借此掌控经济命脉,增加统治者对社会以及国家的控制力度。达到增加社会稳定因素的作用,以此巩固统治。
(2)自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到唐朝的均田制,应该是统治者在战乱之后,为维护统治,恢复国家经济活动所制定出来的政策。从将战争过后的无主荒地,按照人口数分发给农民就可看出,此举按照惯例将农民“束缚”于土地之上,让国家又有了稳定的税收来源,经济活动恢复正常,人口得到稳定,最终巩固统治。
(3)从明朝的禁海令到清朝的“闭关锁国”,构成中国闭关自守的原因很多。但这些政策的制定未必没有利益因素的作用。明朝中期,福建沿海便开始受到倭寇的骚扰。这便是明朝禁海令颁布的最直接原因。终其根究,还是以维护封建国家安定为目的。但是,换个角度看,不难发现当时也有当时的官僚集团为获得利润,而垄断对外贸易——所以以倭寇之患为借口,促成禁海令的颁布。并且在明朝隆庆初年,朝廷为扩大税收来源,缓解财政赤字,曾开放海禁——“准贩东西二杨洋”以增加税收。换句话说,统治者会为了巩固统治,追求政局稳定而采取海禁,也会因为要增加国家收入而一度开放海禁。而就清朝闭关锁国而言,虽说其产生的必然性是由于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但是还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那便是清朝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害怕外国人支持汉人推翻清朝的统治。众所周知,清朝一直对汉人严加防范。乾隆曾说:“民俗易嚣,洋商杂处,必致滋事!”由此看出,维护国家稳定,确保满族对汉族统治的稳定性和长久性,也是清朝采取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所在。
所以,我们不管从以上哪个方面看,政策的制定和变化,都与统治者的利益需求密切相关。——也是说利益因素的作用在经济政策的制定,实行,以及废除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三、从利益角度观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兼并”问题
“土地兼并”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屡见不鲜。具体来说,土地兼并的一般过程可简要概括为:首先,农民与地主都占有一定量的土地。但是其后由于天灾或者人祸,农民难以维持生计而被迫将土地卖给地主(或者是被地主强行霸占)。这样地主的土地即可绵延千里多达万顷。
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土地兼并”是导致历朝农民起义的重要原因之一。历朝历代都采取过众多措施来限制“土地兼并”,但究其结果来说,都是治标不治本。从利益观点看,在当时“土地兼并”问题不可能得到根治。
从利益方面而言,封建社会最大的利益对立即是: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对立。土地作为经济社会中经济利益的“代表”,占有土地的多少自然会成为衡量获取利益多少的核心。然而在封建社会中,地主作为统治阶层,作为规则的制定者和最大受益者,当然能获得更多的,农民所不能比拟的既得利益。再加之,人的逐利之心都不可能得到满足,并且地主能通过现有规则和本就雄厚的经济力量使自己获得更多的利益。在封建社会的经济方面的集中体现便是:土地兼并。
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无土地的农民难以维系生存,剩下的道路便是:起义。虽然统治者意识到了土地兼并的严重性,并采取一定措施限制土地兼并,但是究其结果来说,都是治标不治本。纠其原因来说,最直接也算最根本的便是:作为同样的既得利益者与统治者,其统治必须得到来自于内部的支持。也就是说,最理想的状态是在不损害地主既得利益的基础上,解决农民的生存问题。但是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作为利益的对立双方,一方若想取得利益,另一方必定会受到损害。若一方利益损害太多,必定产生不满,这是必然的结果。皇帝作为统治的最高既得利益者,必须获得来自同一利益圈层的支持,来维持统治。若丧失内部核心利益者的支持,他的统治便无法维系。所以即使作为最高统治者,面对土地兼并问题,也只可采取一定的措施,为双方进行“调和”而不可彻底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1]周一良.新编中国通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2]闫永.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的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1,6(2(.
[3]喻辉.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作者单位:四川工业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