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2017-11-25刘素婷
刘素婷 叶 苗
高校辅导员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刘素婷 叶 苗
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危机的席卷、社会就业观的误导等因素使得毕业生就业形势步履维艰。因此,高校辅导员在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鼓励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创新创业教育方式、思维模式已成为高校思政工作的重点。
高校辅导员 创新创业教育教学 能力提升
一、辅导员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性
目前,国内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还存在于为学生寻找出路的初级阶段,对创业教育缺乏有效的组织形式,没有融合到高校人才培养的整体体系中。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完善教育创新创业体系,帮助大学生提升创业、就业能力,对于加快高等学校综合改革,改善大学生就业现状,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辅导员职责中规定,要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对此,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观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需要,要培养出具有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所以,创业者不仅仅要认真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实践发展,更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其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是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得以提升的突破口,承担着教书育人、人才培养的重担,本文的侧重点在于讨论如何提升高校辅导员创新创业教学能力从而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二、提升高校辅导员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对策探讨
(一)开展研究性学习转变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思维
所谓研究生性学习是指将创业就业作为一项专题供老师和学生研究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都可获得知识,并能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一线工作者日常处理的事物是非常庞杂的,这也就导致创新创业工作没有针对性。理论性研究是转变思维的前提,高校辅导员在思考如何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时应该多思考作为辅导员怎样能够让学生自主、自愿的接受创新创业知识,丰富学生创新创业思维,把创业知识和能力的提升高效率地传递给学生。辅导员作为学生生活、学习的指路人其思维习惯和思维水准直接影响学生正确就业观念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所以,新时期,为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就业创业环境,辅导员要转变传统思想观念,要具有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引入创业案例分析优化高校辅导员创新创业课程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心,地方高校有关就业课程的开设大多以就业指导类课程为主,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是帮助学生培养品质、提升技能的主体。据了解,就业指导类课程仍以传统教学为主,课程的设置没有凸显实践指导性,这就很难与创新创业接轨。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中,可以引进创业成功案例分析。案例中要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以任务为驱动、以项目做引导,深化案例分析,优化创业就业课程改革,可以有效地解决在校生实践教学的缺乏。此外,在引入教学案例时,不仅要讲解案例中的成功之处,也吸收失败的教训,让学生在经验和教训中提升就业理性,从而形成正确的择业就业观。这就要求担任就业指导课程的辅导员老师要从大量的就业创业案例中潜心研究,认真筛选,进行系统的搜集整理。
(三)组织开展创业演练提升高校辅导员创新创业技能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课程的授课中要努力完成和提升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能力,包括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和教学技巧等方面的能力。要会处理好知识传授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创新思维。创业演练是一个模仿创业的学习、体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有志创业者们经过一番演练后尝试到创业的艰辛和不易,从而能够找到更有利于发挥自身才能的创业方向和目标,以便为后续创业奠定知识与能力的基础。创业模式的演练在高校就业指导中往往以“创业大赛”的形式开展,辅导员作为创业大赛的指导老师要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创业计划必须包括对计划产品的熟知、市场的调查与分析、市场竞争与营销策略以及创业载体的组织结构、财务管理与运作等,这些创业背景知识对于学生来说会有难度,但对于辅导员老师来说与社会接触多一些,管理知识更加丰富一些,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培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技能。此外,学校可以以院系为单位紧扣学生所学专业开办“大学生创业乐园”,为学生提供创业演练的平台,在此平台上,学生有发明创造想法的学院可给予适当资金资助,所获得的专利予以申报,技术成果可在市场上进行成果转让,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体验创业的不易和收获的喜悦。
三、结语
新时期,高校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直接影响着学校创新创业教学质量,辅导员作为高校一线工作者同样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担。因此,及时转变思维,树立创新意识理念,努力学习新型就业创业教育教学知识,端正就业创业教学态度,帮助大学生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从而为国家高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加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贡献力量。
[1]尹达.论现代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运行质态选择[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9(2): 63~66 .
[2]赵晓芬.批判性思维:创新人才的首要思维范式[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3 ):199~202.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
本文系河南省大中专院校就业创业课题(JYB2016323),高校辅导员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研究,主持人:刘素婷。
刘素婷(1968-),副教授,研究方向:教师教育;叶苗(1986-),助教,研究方向:理论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