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职技校班主任的“惩罚”艺术
2017-11-25魏小兵
魏小兵
探析职技校班主任的“惩罚”艺术
魏小兵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部门绝对禁止对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体罚,社会鼓励教育者多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但作为职技校班主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都不乐观,面对这样的群体,班主任“只放糖不放盐”的教育真的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吗?本文就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适当的“惩罚”能起到较好的效果,但班主任要注意讲究惩罚的艺术。
职技校 班主任工作 惩罚艺术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凡是必须使用惩罚的地方,凡是使用惩罚能够有益处的地方,老师就应当使用惩罚。无论哪一个教师,都不应该矫揉造作地说‘我是圣人,不使用惩罚’”。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经常犯错的学生,班主任应该有的放矢,适当的使用“惩罚”,有时惩罚可以成为一种警醒作用,给学生奋发向上的力量。职技校班主任作为学生在校的第一责任监护人,要组织好、管理好班集体,给班集体形成较好的向心力,对班风的形成也起到重要的作用,有时,班主任的一个笑容,一个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深入的谈话都能给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职技校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因学习成绩不佳常常受到老师的冷漠,家长的失望,同学的讥讽,进入职技校能受到老师的肯定,对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作为职技校班主任,可能他们面对的是全班大部分都是调皮的学生,如果没有严格的要求和强力的班级管理,将会对学生成长造成极大影响。适当的惩罚有利于班级管理,但惩罚的使用要遵循几个原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方法得当原则。古人治病讲究得其方,才能药到病除,不得其方,反而适得其反。惩罚也是一门艺术,惩罚要做到公正合理。在惩罚的过程中让学生领悟其中的道理,罚完后要学生要从中吸取“教训”,取得进步。实际上惩罚不是目的,让学生正确成长才是最终的目的。通过惩罚让学生认识错误、分析错误、改正错误,加深印象,从而锻炼各方面的能力。例如,技校学生经常出现不交作业的现象;经常出现懒散,卫生打扫不到位的现象;出操等不及时的现象,作为班主任肯定要做出惩罚,但在惩罚前要跟学生把道理讲清楚,帮他们认识错误,分析错误,教导他们这样做为什么不对,让学生心服口服。
此外,班主任可以变换惩罚方式,例如通过评选惩罚。职技校学生基本都在18岁左右,具有较强的自尊心,班主任可以利用这个优势,举行班级主题活动,比如评选最佳学习学生、最不认真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学生、卫生打扫积极学生、进步最快学生、最需要帮助的学生等活动,这些活动评选内容反差大,对学生来讲是一种精神上的刺激,有些学生非常重视这些活动。他们会为了避免成为后进学生,从而注意自己的言行,遵守学校和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学习,这种惩罚促进了班级管理。
(2)惩罚的适度原则。惩罚要在公正合理的基础上掌握分寸,采用适度原则。惩罚前要根据学生所犯错误的性质、情节给予必要的惩罚。对于屡教不改,经常犯错的学生要重罚,对于情节轻,认识错误态度好的同学要从轻,切不可一刀切。另外还要防止班主任对某些学生的偏爱的情感原因在惩罚中影响效果,造成处罚的失衡、不当。无度的惩罚也会给学生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引起受惩罚者心里产生疲惫和反抗情绪,惩罚没有效果,学生无动于衷、冷漠,造成惩罚的失败。再次,过度的惩罚会让学生长期高度焦虑,一个人的自尊心就会被摧毁,最终导致破罐破摔,自暴自弃。
(3)刚柔并济原则。爱生,护生是每个老师的天职。职技校班主任更要对学生倍加爱护。班主任使用惩罚的原则是不能偏离基准。惩罚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走上正确的方向,并让学生经过改正去避免再次出错,不能为了惩罚而惩罚。所以,班主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他们学会辨别错和对,不能一错再错,最终走上歪途。班主任也要对学生平等、热情、诚恳、冷静、细心,如果惩罚简单粗暴,可能教育效果适得其反,达不到教育的目的。惩罚的目的是警示学生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不能为惩罚而惩罚,换言之,惩罚是手段,教育才是最终的目的。其次,惩罚过程要结合班主任言语,单纯的惩罚和单纯的言语都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经验告诉我,惩罚一定要伴以说服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学生快速的认识错误,发现错误的危害,产生的根源,知晓受到惩罚的道理,提出改进方法和努力方向。这样学生才能对班主任的惩罚产生认同感,取得较好的效果。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个惩罚学生的经典案例。他是这么惩罚学生的。一天陶先生看到一学生挥拳打向另一个同学,随即制止,然后叫他到办公室。当陶先生到办公室时,看到学生已在等候,于是给他一块糖,并跟他说这是表扬你按时到的,学生低下了头。然后陶先生又给他一块糖,告诉他,这是表扬你让你停止打学生并能按我的要求到办公室的,学生眼睛湿润。然后陶先生又给他一块糖,告诉他你打人因为那个学生欺负了女同学,说明你有正义感,这次学生彻底哭了。学生很诚恳地对陶老师说,陶老师,我错了。陶先生立即又给他一块糖,告诉他这是表扬你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的。陶先生随即让学生离开了办公室。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陶先生在面对违反纪律的学生时没有从现象本身去对学生进行批评惩罚,而是发掘出矛盾的另一面,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而我们很多职技校班主任遇到这样的问题大多批评、斥责、让学生写检查甚至有的还会喊家长来学校进行教育,陶先生的教育案例告诉我们,对学生的惩罚要慎重,弄清问题的本质,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职技校班主任工作纷繁复杂,面对的“有问题”学生较多,我们更应该尽可能多地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心灵,多了解他们,多掌握他们的思维方式,做事方式,把他们当朋友对待,才能更好地教育这些学生。另外,我们在使用惩罚教育的时候,我们要罚之以理、惩罚适度、刚柔并济,多管齐下,才能真正把班级管理做到最好,让班级走上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