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队高等院校文职教员的特点及其培养策略

2017-11-25王琳琳

长江丛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文职人员军队院校军校

项 群 王琳琳

军队高等院校文职教员的特点及其培养策略

项 群 王琳琳

军队高等院校文职教员是军校教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重点探讨军队高等院校文职教员的特点及其培养策略。

军队院校 文职教员 培养策略

2005年6月23日,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制度正式建立。“文职人员在军内主要从事高教、档案、图书管理和卫生等方面工作。”

近年来,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的施行,已有大批文职教员走上军队院校的教学岗位。文职教员在受聘军队岗位以前,都受过地方高校教育,有如下特点:

一是知识面宽,专业基础扎实,知识结构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需要。近年来,为适应市场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地方高校对人才培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采用学分制、弹性学制、双学位制、必修、选修与辅修课程相结合等制度,培养的人才既具有宽广的知识背景,又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文职人员的教育背景为文职人员胜任本职教学工作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二是思维活跃、适应性强,易于接受新事物。地方高校是各种学术观点、学术思想相互激荡、冲撞的大课堂,学术自由是其显著的特征,在这种学术氛围熏陶下完成学业的文职人员思维活跃、开放,适应性强,对新生事物易于接受。

尽管文职教员具有如上特点,但是近年来有关文职人员问题的研究表明,当前军队院校的文职教员队伍建设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要么过分强调与地方大学教师的一致性, 不能正确地认识军校教员队伍的特殊性, 要么过分强调与部队军人的一致性, 忽略高等教育人才建设上的共同规律性。

(2)现行文职教员队伍中岗位编制不合理。文职教员的大规模招聘主要集中在2006年到2009年,在岗位等级上,以中、初职为主,大多数为应届毕业生。入职时,大多数文职人员年龄相仿,学历相仿,没有拉开层次,导致日后晋职晋级时出现聚堆,拉不开层次的现象,挫伤了部分教员的积极性。

(3)同工不同酬、配套制度不完善。文职教员的社会保险普遍比地方事业单位低,在资质认定方面,没有与地方接轨。

(4)文职教员的业务水平、学历提升培训渠道窄,没有纳入军队人才培训体系,导致文职人员能力水平提升较慢,重用轻训现象严重,不能满足部队多元化任务需要。

(5)行政管理多、学术管理少而导致的创新精神差问题。军校文职教员更多是遵循指令、按命令、条令条例行事,这在管理上是需要的, 但延续到学术和教学上过多地行政命令,没有充分发挥学术民主也会导致教员思想上的僵化。

针对上文提到的文职教员的现状,笔者认为高等院校文职教员的培养策略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一、逐步实现工资待遇合理化

工资及福利待遇往往被认为是体现个人价值的重要标志,它不仅能满足文职教员的基本生活需求,是工作成就和他人认可的象征。“制定合理的工资待遇,有利于文职教员队伍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推进文职人员制度的改革”。根据军队职业的特殊性,完善文职教员福利补贴体系,进一步体现要素分配的特征,提高文职教员工资福利待遇的整体水平,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走上军队高等院校的讲台。对专业技术强、科技含量高的岗位设立岗位津贴,对高物价地区设立物价补贴,对高学历人才设立学历津贴,对参加作战、演习、抢险救灾等重大军事活动设立军事任务津贴。还应建立科学的工资福利待遇增长机制,包括随职级的晋升而合理增长、随物价上涨而合理增长等。

二、对军队院校文职教员队伍进行正确的定位

首先,院校要树立分层、分类培养人才的观念,切实通过主动、积极的培养举措促进人才队伍的快速成长。使广大文职教员熟悉军校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明确军校文职教员的行为规范、使命和责任,养成良好的师德和学术道德。通过岗位锻炼、进修培训、继续教育等途径外,还要有计划、有重点、有目标地选派教员骨干出国学习深造,参加国内外军事交流与合作,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技术水平,扩大学术视野,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以任务和平台推动教员的成长与进步。任务平台包括:学科平台、专业平台、科研平台、课程教学任务平台等,任务平台是教员成长的最重要的基础,任务是牵引和驱动教员成长、进步的原动力,什么样的任务平台就可能造就什么样的人才。

其次,院校要了解文职教员的心理需求,了解他们个人的成长目标;然后通过组织文职教员学习了解院校的定位和中长期发展目标,引领文职教员将他们的个人职业规划融入学院的发展轨道。

再者,结合院校性质对教员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按照岗位特点和分类管理的原则,建立以业绩为依据,以品德、知识、能力为要素的科学评价标准,客观准确地评价教员的能力水平与工作实绩,激发教员的主观能动性。学历教育院校要营造一个更加宽松、包容的教员成长氛围和环境,院校应当为教员提供一种相对宽松的环境,防止学术功利化的倾向, 克服浮躁、虚夸作风,成果、论文,把主要精力用到培养人才和从事原创性研究工作上。

[1]姚金声.军校文职教员工作投入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1.

[2]顾伟.文职人员若干问题研究[J].科教文汇,2007(08).

(作者单位:空军航空大学)

本文系军队院校教员教学能力及其培养策略研究【课题编号】6KZ3F1-086CR。

猜你喜欢

文职人员军队院校军校
军队院校任职教育部队评价机制探析
军队文职人员制度规范完善探讨
军队院校装备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混合式教学在军队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这一以少胜多著名战例曾写入解放军军校教材
关于加强文职人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冀军校
解读世界“第二军人”:外军文职人员你知多少
26所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1.2万名
这里,有我们多彩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