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参与视角下的大学思政课程改革

2017-11-25朱明威

长江丛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思政大学思想

朱明威

基于学生参与视角下的大学思政课程改革

朱明威

在我国高校发展过程中,思想教育工作占据着重要地位,能够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应的思政教育工作依旧受到传统思想的限制,只是单方面的向学生灌输一些思想内容,,不注重学生参与,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文章主要针对学生参与视角下的大学思政课程改革工作进行研究分析,并且依据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意见,希望能够推动我国高校思想教育改革工作的开展,促进高校的持续发展。

学生参与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实践教学

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只有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到思政学习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所谓的学生参与主要指的是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打破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鼓励学生及时的参与到课堂中,能够进行研究、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在此环境下获取知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学生参与理论分析

在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所谓的学生参与理论主要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生过程中,学生参与理论主要包含五方面内容:(1)所谓的参与主要指的是学生在某种教学活动中所投入的精力以及时间;(2)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统一性,不同学生在不同时间对不同目标的参与程度也各不相同;(3)在参与中,主要包含了质以及量两个在主要特征,在参与过程中,不仅要保证参与的专注程度,而且还要保证学生的参与时间;(4)学生的参与质量对于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具有直接影响;(5)教育政策以及教学实践结果的质量主要是根据学生的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力度。

在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学生的配合才能实现。第一,教师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积极地将相应的知识传递转变为综合性的信息分析,从而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第二,教师应该积极改变教学方式的,使得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改变传统教学中呆板的教学模式。第三是从传统灌输式教学逐渐转变为深度引导式教学,将讨论当做教学主要环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可以领悟教学内容,从而获取知识。

二、大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般来说,在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主要的教学内容就马列思想、毛泽东思想等,通过相应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相应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到枯燥,使得学生不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现阶段来说,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一)理论以及实践存在严重的脱节

在大学生思想教学工作中,教材的版本已经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使得相应的教学内容存在严重的滞后性。通常来说,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并不能及时的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联系,就会使得学生以及教师之间产生一定的距离,导致学生在学习或者生活中遇到问题第一时间都是向网络求助,而不是向教师求助。

(二)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开展,使得高校学生数量也在逐渐增加,但是,相应的教学资源并没有增加,随着听课人数的逐渐增多,就会不能保证良好教学质量。这就使得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不得不采用灌输的方式进行教学,不能及时的和学生进行沟通,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不具备完善的评估方式

就现阶段来说,我国高校思政课程在评估过程中依旧采用的是考试,通过考试对学生的道德和修养进行评定,此种做法较为片面。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学生的思想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思想较为独特,如果只是采用考试这么片面的方式对学生进评定,不仅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而且还会增加学生的思想压力。

三、学生参与视角下的大学思政课程改革的措施

在我国高校发展过程中,积极地进行思政教学改革具有重要作用,将实践和理论进行结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是现阶段学生参与视角下的大学思政课程改革工作的核心内容:

(一)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在教学改革工作中,应该及时的加强理论以及实践的结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相应的思想知识,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话题,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并且还应该积极地进行升华,使得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思政学习的重要性。另外,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将思政内容结合其精神内涵进行有效结合,使得积极地投入到实际的学习中,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自己。

(二)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积极将研究性教学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教学改革的发展。在新课改工作中,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打破传统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使得学生可以主动接受知识、吸收知识,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模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前,教师可以依据相应的教学内容对教学环节进行设置,在相关内容讲述完成以后,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热门话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在环节中,教师应该积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及时的深入到学生中,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对相应的知识进行分析,讨论结束以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言,对相应的讨论结果进行评价,最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去调查获取一些相关的资料,将相关信息进行融合整理,撰写成为调研报告,这样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公共责任意识。

(三)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探索

在大学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主要的教学目的为了培养大量的人才。就现阶段来说,大学生思维活跃、具有创新精神,思政教育中,教师应该积极鼓励需学生进行探索,深入到课堂学习中,激发各种新思想、新观点的产生。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实际情况出发,构建完善的思政讨论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及时地进行讨论,抒发自己的观点;另外,教师也可以以某话题为例积极的组织开展知识辩论活动,引导学生不断地发掘新观点,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研究,不断探究未知领域,发现新事物。同时,教师还可以进行申请,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利用,构建大学思政话题网络交流平台,让学生可以积极和教师进行沟通交流,能够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互动。

(四)尊重学生个性以及共性,做好综合评估

教学评估是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在教学评估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的对学生的个性以及共性进行了解,制定多种不同的评估标准,例如:可以采取“半开卷+课外小论文”教师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一定比例,从而实现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所谓的半开卷主要指的在试卷上设置一些常规的考试题目,在考试过程中不能将教科书和参考资料带入考场,但是学生可以将自己整理的知识带入考场。另外,在课外还可以让学生撰写一些相关的论文,最后将两者综合,从而对学生进行评估。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思政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学生参与视角下的大学思政课程改革能够打破传统思政教学工作中存在弊端,提高思政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培养大量人才。

[1]余达淮,李红梅,刘爱莲等.论学生参与视角下的大学思政课程改革[J].江苏高教,2015(3):136~137.

[2]董译升.基于职业生涯规划视角的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0(30):15~16.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法政学院)

朱明威(1985-),男,汉族,广东湛江人,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思政大学思想
“留白”是个大学问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