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庭绘画疗法启发的对特殊家庭应对方式的干预探索
2017-11-25董杏妹
董杏妹
以家庭绘画疗法启发的对特殊家庭应对方式的干预探索
董杏妹
本文从家庭绘画的开展模式谈起,探讨了以家庭绘画疗法为手段,针对易产生消极应对方式的特殊儿童家庭可以实施的干预策略和程序。
绘画艺术治疗 应对方式 特殊家庭
特殊家庭的研究热点包括特殊儿童政策法规、特殊儿童教育对策和康复技能,特殊家庭社会支持和需求调查等等。特殊儿童家长的亲职教育重在在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上,缺少对家长的心理关怀。但特殊家庭承担着比一般家庭更重的负担,甚至有些家庭结构会产生变化-离异或分居,带来更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本文所探索的绘画艺术治疗在国内发展起步较晚,因其非言语的特点和心理外化投射的功能成为了治疗师与个案沟通的特殊工具。
一、绘画艺术治疗
(一)概念界定
绘画疗法是艺术治疗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以绘画为中介,结合患者对绘画作品的联想和解释,对患者的情绪障碍、创伤体验等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治疗[1]。美术教育将有助于儿童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他们宣泄情感,更有助于提升其独立性和满足,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和社会[2]。
(二)绘画作品在治疗和教育中的意义
绘画治疗是心理治疗的一种,作品中的抽象符号是绘画者的心理表征,反映了其用言语无法表述的潜意识。可以是他情感的表达、宣泄;也可以是他心理的一种隐喻,用某种颜色,笔触,客体来表达自己等等。“你画了什么?”“为何要这样画?”解释绘画作品的过程成为了心理咨询对话的载体。绘画教育(或美术教育)看重作品的创作和美感,作品是一种沟通的工具。通过活动或作品本身,能促使教师与学生,家长和孩子,机构和家长或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而无需心理的诠释。
(三)家庭绘画活动的两种形式
一种是以“家庭”为主题的投射性绘画测验作为画者心理测评工具。绘画的语言是一种抽象的图形语言,可以投射出画者的内心世界,可激发画者的无意识的联想。使用“家庭画”投射测验可以从家庭亲子之间的距离、表情、相对位置、大小、动作五个要素研究受测者的家庭系统对其成长的支持状况以及了解受测者的家庭功能状况与其成长过程的关系[3]。绘画的主题有:房、树、人,家庭场景等。不同的绘画主题,目前就会有不同的绘画测验模式。如:房树人测验(House-Tree-Person,HTP),画一个人(Draw a Person,DAP),画一个家(Draw-a-Family,DAF),家庭动力画(Kinetic Family Drawing,KFD)等。这些方法都是围绕着家庭、人、环境等进行的测验工具,能评估画者和家庭之间的心理状态,对制定治疗方法以辅助的心理参考资料。更偏重于治疗。
另一种以“家庭”为主题的亲子活动,是一种活动教学方式。参与绘画的成员是一个家庭。跟前者的绘画测验不同的是,亲子活动的设计并不会对作品做过多心理诠释,有时候作品既是活动的成品。绘画的主题可以多种多样:母亲节卡片,暑期生活,新春贴纸等。作品的主题并不是为了评估家庭成员动力关系,家庭系统的有效性等。设计理念是为了让家庭参与某种习俗活动,让孩子和家长有感情上的交流,使他们能在艺术创作中得到宣泄或满足;更偏重于教育。
二、应对方式
(一)概念界定
应对方式是个体在应激条件下所采取的具体的应对方法、手段或策略[4]。特殊儿童家庭会遭遇较多的负性生活事件,体验更多的负性情绪。因而家长的应对方式成为影响个体调控负性情绪的重要中间变量,表现为消极应对方式(如自责等)与焦虑、抑郁显著正相关,而积极应对方式(问题解决等)则与其显著负相关或无关[5]。
(二)相关研究
赵云龙、赵建新的文中提到,人格对应对方式影响的内在机制和原因,大致有两种: 一种是个体选择与使用的应对方式具有人格偏好倾向,不同的人格类型与特定的应对方式相应,二者具有共变性,因此,人格的特性决定了个体在不同应激情境中的应对方式具有一致性、稳定性和独特性[6]。但特殊家庭会承担比一般家庭更多的负性生活事件,孩子身心障碍给家庭带来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孩子是否康复带来的对未来的焦虑等,在缺少社会支持和不善于利用社会资源的家庭中,这种压力会增加。而家庭是否能健康良性的沟通和运作直接影响到特殊儿童的康复治疗,因而这种主题值得关注。
贺莉娜、周长虹、李海燕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孤独症儿童的家长会比正常儿童的家长更多地采用“幻想、退避”的方式应对生活应激事件,而较少应用“解决问题”积极的应对方式。这些消极应对方式可能暂时减轻应激所致的痛苦,维持心理的平衡,但同时也阻止了人们现实考虑问题和采取有效行动[7]。黄凌谊、罗莉华的研究提出较好的社会支持感知能力能帮助个体对压力环境采取积极的应对态度,从而对自身的身心健康起到一定能的保护和预防作用,通过加强对残疾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团体辅导,改善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提高个体的自信心,将有利于他们在应对生活事件时更多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4]。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会有良好的应对方式,特殊家庭能更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孩子的障碍问题,也能对孩子的康复治疗有更积极的影响。
三、针对特殊家庭应对方式的绘画治疗模式尝试
Hamburg认为,画的形象的大小、位置、阴影和颜色,省略,夸张以及分离都可以传达出有用的信息。而Edith Kramer则认为,即使不揭示和解释潜意识中的意义,艺术治疗本身及创作的过程也能导致个案改变。如:某学生泼洒颜料,使劲搓揉橡皮泥,这些行为过后被压抑的情绪得到释放[8]。绘画艺术治疗,一方面可以帮助治疗师了解个案的心理背景资料,对其心理问题作出诊断;另一方面,创作本身就有释放压力,宣泄情绪,调整自我观念和核心认知,甚至减轻疾病病痛的功能。
(一)隔离式个别咨询
在最初个案来访过程中,我们更多用自由画评估特殊儿童,重点评估其情绪和动作发展情况。但特殊儿童有局限,如:有些自闭儿童在很长时期的治疗中只能画出直线,甚至没有环形的闭合曲线时。房树人测验更适合认知和动作能力完善的家长来完成。测验能很快地反映特殊儿童家庭的结构,地位,和人员的互动联系等等。家长评估可以丰富个案的背景资料,尤其是家庭背景资料(教养方式,家庭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沟通问题等)。对家长的咨询可以这么做:特殊儿童个训后的作品会拿给家长看,了解家长是否熟悉活动,是否知道孩子为何作出这样的画,家长对作品的感受,想要做的改变等等。治疗师会根据谈话进一步跟家长深入探讨,并作出指导。或者,让家长在个训后的作品上再做添加画。添加画本身更具投射性,因为是其孩子的作品,因而更能反映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动力关系。
(二)合作式亲子咨询
家长的应对方式,自我意识,人格及自身的情绪压力等,更适合个别咨询。但家庭治疗的理念是个人的问题不属于个人,属于家庭。在家庭互动和功能上的缺失导致的心理问题,反映在家庭成员身上,单独作用于任何一方,无法改变家庭动力环境。因而,设计的亲子活动也会起到治疗,如:情绪上的共振带来的认同感。家长与特殊儿童共同一起完成作品,或只是一起玩耍各种材料的绘画过程,情感是沟通并共情的。无论是无意义的宣泄-泼颜料作画,还是完成一个较难的作品。对特殊儿童而言,他能感受到更多来自于家长的支持帮助,对家长而言,他可以意识到到家庭的问题不会极端归因于“自己”,消除家长因此而产生的“无助自责”情绪,产生更多积极的应对模式。绘画艺术比言语咨询能更适合特殊家庭的原因在于,它可以促使家长和儿童更多使用自己的肢体语言,从而训炼家长更倾向于用“做”解决问题,勿沉浸于消极情绪的“极端思维”中去。
四、绘画治疗在特殊家庭中的具体实施程序
(一)接诊和评估
目前一般关注的特殊儿童接诊,包括:家庭基本情况,儿童的障碍类型,医疗诊断用药情况,行为情绪表现,接受过的咨询和训练等等。还有儿童的绘画评估(多数是自由画),可以通过孩子的绘画水平初步评估其心智及社会化发展的程度。加入家长会诊,会丰富家庭资料,如:家长的绘画测验。可以帮助治疗师了解更多的家庭信息,如家长对儿童障碍的内隐态度,及后期承受压力的状况,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分担的功能义务等等。此阶段最主要的是建立关系。能和家长建立起更信任的关系,有利于制定更符合特殊儿童发展的康复治疗计划。关系的建立是后期对整个家庭实施工作的前提。治疗师一般多鼓励,而不是按程序完成任务。遇到阻抗和防御,应给予更多的信任和耐心。
(二)正式治疗过程
用隔离式或合作式两种模式开展活动,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将家庭目标订立在从家庭系统和动力关系的环境构建角度出发考虑个案的康复治疗计划。个别咨询中,分析家庭画中家庭结构,家庭成员间的互动亲密度和独立度,家长对孩子的教养反应模式,家长面临家庭问题的应对模式。合作活动中,锻炼家长用“做”来锻炼实际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能力,避免总用“消极思维”来幻想和逃避问题。艺术绘画本身会带来情绪压力的宣泄和创作情感的满足,也可以提升特殊家庭的生存发展需求,提高特殊家庭的社会参与技能,可以从某种程度改变家长原有的应对方式。特殊儿童的个训安排为30~50分钟,亲子活动的时间可以延长至多半个小时。
(三)结束和评价
针对家长的咨询根据具体情况而订,亲子活动可以结合节庆风俗而进行,课程活动安排也要配合家长和儿童的治疗计划而订,因而后期巩固治疗可以逐步延长间隔时间。而且,应对方式的治疗可能会因现实生活中产生的家庭问题而产生,建立更适合的平衡的家庭系统,都需要更长期的跟踪治疗。原则上,治疗师不是帮助他们解决家庭的实际问题,而是帮助个案改善家庭功能缺失,为特殊儿童的治疗创建一个更有支持性有效的家庭系统。
[1]陈艳.绘画疗法在中小学心理辅导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科学,2010(18):47.
[2]黄一莉.美术教育在特殊儿童发展中的治疗作用[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12(1):46
[3]董钰萍.家庭画测验在学前儿童家庭系统研究中的运用[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3(3):113.
[4]黄凌谊,罗莉华.残疾人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7):1031.
[5]涂阳军,郭永玉.生活事件对负性情绪的影响: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与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5):652.
[6]赵云龙,赵建新.人格、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6):711.
[7]贺莉娜,周长虹,李海燕.孤独症儿童家长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9):945.
[8]陶林瑾.绘画治疗与学校心理咨询:一种新视野下的整合效应[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7):3394.
(作者单位:乐山师范学院)
本文系2015年四川省教育厅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项目“基于家庭绘画疗法的特殊儿童家长应对方式的干预研究”(项目编号:XLJKJY1521C)成果。
董杏妹(1977-),女,汉族,江苏无锡人,乐山师范学院特殊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治疗、心理发展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