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胎
2017-11-25潘德权
潘德权
二 胎
潘德权
在我们村里,吴征雷和李晓娥结婚算是比较晚的了。登记的时候,吴征雷二十八岁,李晓娥二十三岁。因为他们响应了国家晚婚晚育的号召,民政办特地奖了他们两个花枕头。为鼓励他们少生优生,计生办在不忘收取两百块钱的节育手术保证金的同时,还送给他们一床大红的被窝。收两百块钱的意思是说,生了小孩后必须42天内做节育手术,不然两百块钱就不予退还。李晓娥才不在乎两百块钱退不退,她是坚决要生两个孩子的。逛母婴用品店的时候,她缠着吴征雷买了两份婴儿用品。
回家的时候,大包小包的东西在摩托车后座堆得跟山一样。一路上微风拂面,摩托车像一匹骏马在崎岖的山路上跌宕起伏,李晓娥紧紧搂着吴征雷的腰,红扑扑的脸蛋贴在吴征雷的肩头呢喃着:老公,你能不能一下子让我怀上两个娃呀,最好是个龙凤胎,儿子跟你姓,闺女儿跟我姓。从小娃们有个伴,不至于孤单。我俩老了也有个伸脚的地方,万一儿媳妇儿给脸色看了,我们还可以到闺女儿家走一走。吴征雷说,行,今晚我使把劲儿,争取瓜呀豆呀一起种出来。李晓娥使劲在吴征雷腰上掐了一把,羞涩地说,只要你有那个本事。一想到晚上光荣而伟大的使命,吴征雷一下子来了精神,油门儿加的震天响,老虎一般扑向他们的爱巢。
新婚燕尔,本应该在蜜月中度过,但繁忙的农事总是牵扯着吴征雷的手脚。在农村就是这样,春种秋收夏管冬藏,一年四季不得消停。像吴征雷这样呆在农村的年轻人已经很少了,尤其是有文化的年轻人。不是他不想出去看看外面的花花世界,只因为从小目睹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劳,却始终只能在温饱线上徘徊,他心里一直憋着一股劲儿。高中毕业后他就立志扎根黄土,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所学的知识去改造这片黄土地,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打开小康的大门。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父母年岁已高,身体大不如从前,自己好歹是个棒小伙子,留在家中山上挖田里刨,对父母也有个照应。他的日子过的充实而忙碌,烟叶已经种了七八年,近两年又增加了袋栽香菇项目,今年已发展到5000袋。山上还培植了几十平方的天麻,几块不好耕的田全部栽上了核桃树,核桃树下套种了党参和板蓝根。不仅如此,他还常看点书报杂志,刚刚又报考了农村经济管理函授班,他想为以后做大山田文章,走农业合作社的路子积累些软实力。李晓娥是支持自己的老公的,她不仅没有埋怨吴征雷,而且主动承担起洗衣做饭喂猪这些家务,忙完了家务又赶到田里帮一把。一家人都睡下了,她还要准备第二天一家人的生活。她知道老公很累,所以经常变着法儿的改善口味,熬煮些鸡汤鱼汤啥的补养老公的身体。吴征雷心满意足,每天推星星转月亮的摸爬滚打,从来不叫一声苦。用小两口自己的话说,我们累着,但快乐着。
李晓娥的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而且不是一般的大。五六个月的时候,看着就像揣着一个十几斤重的大西瓜,走起路来摇摇欲坠,别人看着都提心吊胆的,大家都说肯定是个双胞胎。李晓娥听了心里美滋滋的,吴征雷也高兴得不得了,走路像阵风,说话像敲钟,干起活儿来浑身是劲儿。背一背篓烟堆得跟山一样,手里还不忘抱一抱猪草回来,汗水滴在球鞋上啪啪的响,他也顾不得擦一把。每趟回去他都要看一下李晓娥的肚子,更确切地说,他是要看自己的孩子。歇着的时候,他要么朗诵一段诗文,要么拿出心爱的竹笛吹一首曲子,美其名曰胎教。当他准备靠近李晓娥的肚子听听胎音时,李晓娥一边推他一边嗔怪地说,走远些,脸都不洗就凑过来,别害得我的宝宝以后跟你一样不讲卫生。吴征雷顺势拽住李晓娥的袖子在脸上抹了一把,厚着脸听过去。嗯,不错,一个喜欢文学,一个喜欢音乐,看来胎教的工作还要继续深入呀,吴征雷得意洋洋地说。田里还有大片的烟叶没有收回来,他也不能在老婆身边磨叽太久,披上那件脏兮兮的坎肩,背起背篓乐巅巅地走了。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金秋九月,李晓娥顺利的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双方的父母都高兴得不得了,亲朋好友都赶来祝贺。唯有李晓娥高兴不起来,没有盼到双胞胎,又生了个儿子,按政策是不可能生二孩儿了。吴征雷尽管也很失望,但他毕竟是男人。他安慰李晓娥说,这几年你安心养身子带孩子,我操心把房子盖起来,说不定过几年政策就变了,我们又不老,到那时候再生也不晚。一年小二年大,眨眼间儿子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房子也盖起来了,计划生育政策不仅没变反而越来越紧了。
村里每年组织四次三查(查环,查孕,查病),一旦查出孕情,立马强制终止妊娠。村里的公路边,电线杆子上,都刷满了有关计划生育的标语。什么“少生孩子多栽树,轻装上阵奔小康”,什么“计划生育是国策,抢生超生要不得”,还有的地方听说还喊出了“宁可世上添座坟,绝不让世上添个人”这样过火的口号。县里的督导组,镇上的工作队,村里的计生干部,隔三差五的在村里转悠,搞宣传催上环,督引产收罚款,忙的不亦乐乎。今天听说某组一个妇女被拖去引产了,明天听说某村一个嫂子躲在外县亲戚家也被追回来了,后天又听说一组有人交不起罚款,猪子被赶走了。过了几天又听说住在崖边的一对夫妻,为了生二胎东躲西藏,但训练有素的计生队伍围追堵截,各种战术轮番上阵。那男人在强大的政策攻势和心理压力下彻底崩溃,在一个电闪雷鸣的雨夜酒后狂奔,竟然失足掉下悬崖。
李晓娥急了,她说不管三七二十一,哪怕是豁出命也要再生一个。吴征雷也急了,他急的是刚盖了房子还欠着些债务,再超生个二胎,又要面临几万块的罚款,而且孩子还上不了户口。事情就有那么凑巧,由于他们恩爱过频,不得不宣布一个尴尬的消息,李晓娥意外怀孕了。一次村里组织的“三查”李晓娥没有去,就成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对象。
计生专干上门了。
支部书记上门了。
镇工作队上门了。
开始一个星期来一回,后来一天来一回。走到田里他们撵到田里,回到家里他们堵在家里,少则三五个人,多则七八个人。车轮战术轮番出场,上纲上线的有之,语重心长的有之,疾言厉色的有之,总之是必须打掉,坚决不能生下来。无可奈何之下,吴征雷在一个夜晚,偷偷地把李晓娥送到了几百里外的姐姐家中。一个月后的一天,吴征雷正在山上挖天麻,听到场子里响了一声喇叭,接着听见村干部喊他赶快回来。当他回到家中,看见两个干部模样的人走下了小汽车,接着他看见了自己的老婆。李晓娥一脸苍白,路都走不稳。吴征雷霎时明白了一切,他吼叫着挥舞着锄头扑向那两个干部。
吴征雷在看守所蹲了半个月,李晓娥就在家里哭了半个月。从看守所回来的时候,田里的烟因为过熟糟掉了一大半,但吴征雷顾不得心疼烟,他得安慰自己的老婆。李晓娥心如死灰,她哭着说,我们出去吧,我再也不想呆在这个伤心的地方。吴征雷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一来他也想让老婆出去散散心,二来盖房子积蓄都花光了,经过这次打击,他也不想在家里干了,出去说不定能有更好的出路。春节刚过,他们就把儿子交给父母看管,收拾起行李来到了深圳。
深圳,这座繁花似锦的都市,多少人梦中的天堂。快节奏的生活,高品位的消费,并没有使这两个山里人迷茫,相反却激发了他们对新生活的热情。他们很快在一家大型电子厂找到了工作,勤奋是成功的阶梯,他们的出色表现很快得到了公司高层的认可。三年后,吴征雷已成为车间主管,李晓娥也成了一名优秀的质检员。三年的城市生活已经淡化了李晓娥心中的阴影,她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说人生应该有更高的追求,养儿防老已经成为过去式,未来的养老将走向自我养老和社会化养老。他们计划着再打几年工,攒够了钱,回家盘下一大片山一大片田,种上瓜果蔬菜,养上花草鸟鱼,开饭店建书屋,借九路寨开发的东风,打造一个集餐饮,娱乐,旅游,文化于一体的农家乐连锁城。
他们为生计忙碌着,他们为梦想奋斗着。有一天,他们突然接到村里的电话,说计划生育政策变了,为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国家全面放开了二胎政策。村里还说,只要他们生,还有很多优惠政策。其实他们早就看过新闻了,只是忙于事业没有在意罢了。不过吴征雷还是试探着问李晓娥,要不还是生一个吧。李晓娥坚决地说,要生你生,我又不是生小孩的机器,政策叫生就生,叫不生就不生吗?那时候正年轻身体又好不让我生,现在都快奔四了,让我再遭那份罪,门儿都没有。一想起往事,李晓娥气就不打一处来。吴征雷想想也是的,再生一个也养不起呀,从小到大抚养费教育费没个一二十万拿不下来,假如长大了还不孝顺,还不如不生哩,把儿子好好养育成人算了。于是,他们再也不提这件事儿了。
2016年的夏天,李晓娥突然回村里了。她不是一个人回来的,村里人看见她抱着一个两三个月大的孩子。村里人都说,他们的速度真快,政策刚出来娃就生下来了,城市的节奏就是比农村快哟。李晓娥听见后只是笑了笑,这孩子是他们捡养的。那天他们在公园闲逛,看见一个纸箱有动静,打开一看是个漂亮的宝宝,只是这宝宝的呼吸已经很微弱。他们立马抱起孩子送进了医院,后来多方打听也找不到孩子的身生父母,孤儿院也不收,他们只好收养了下来。李晓娥不得不放弃了优越的工作,带着孩子回了老家。
当然,吴征雷得更加努力工作了,现在两个孩子了,负担不轻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