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手机用户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思考

2017-11-25顾景行

长江丛刊 2017年30期
关键词:信息资源管理手机用户图书馆

顾景行

基于手机用户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思考

顾景行

手机作为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沟通工具和应用终端,在手机上实现了众多的互联网应用和有益的功能。而基于手机用户总体数量已经十分庞大,且继续呈现增长的态势进行公共资源的配置和管理已经成为目前一阶段重要的研究课题和方向,而高校图书馆就是这一现实应用的例子。本文从手机用户使用高校图书馆资源的现实情况入手,对如何进行基于手机用户群体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提出有益的思考。

手机用户 高校图书馆 信息资源管理

高校图书馆是面向高等院校师生的文化信息、图书资源集聚地,主要承担着传播知识文化并且加深高校教学研究影响力,培育学术学习氛围的任务。作为高校图书馆的主要使用者——大学生,目前已经成为100%的智能手机用户群体,其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检索和知识汲取的频率要远超过使用一般纸质图书资料的频率,因而高校图书馆在现实发展之中要明确自身面临的全新局势,既要突出图书馆的文化资源优势,也要注重对手机资源的结合,开展更加综合有益的文化信息管理建设。

一、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的概述

众所周知,图书馆是社会文化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伴随着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管理也有了明确的意义,传统图书馆更加注重“藏”与“用”,将图书资源进行针对性的分类收藏,实现统一标准管理、统一标准使用的目的。在满足一定的学习研究的同时极大的丰富了图书馆的资源富集度,对于更好的实现图书馆功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伴随着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也产生了新的概念,有了新的侧重点,其发展为针对图书馆内文献、书报、电子信息等众多信息资源形式进行统一的规划、分配、管理的过程。通过对信息资源的规划可以实现更好的资源集约度和良好的资源整合优势;而进行图书馆不同信息资源的分配则可以形成不同的用户偏好程度,方便图书馆的管理与发展。

二、基于手机用户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研究

手机用户群体在高校图书馆读者之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占到图书馆信息资源使用者的较大比例,因而基于手机用户进行资源的差异化配置和信息资源管理模式的革新有着重要意义。

(一)依托文化实力,打造特色应用

文化实力是图书馆手机用户使用和体验的基础,但是目前的很多基于手机和移动互联平台开发的读书应用脱离了其文化背景,偏重于商业化需求和运营,在实际创造和应用过程中以效益为主而将文化宣传和文化创造力弱化,此举对于可持续化的图书馆互联网应用产品的创造和运营无疑是十分有害的,而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其资源素来体现着其不凡的文化融合能力和再造能力,商业化只是文化产品发展的附属,因而在全新的信息化时期进行基于既有资源的应用体系开发时,要明确文化软实力对于维持用户群体对图书馆文化资源使用的重要性,并且开发的应用产品要有一定的实用性,而不是一味的被人认为是鸡肋。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在进行基于手机用户考虑额文创产品的开发时要明确中心,找准发展方向。

(二)优化图书馆资源结构,建立互动性呈现体验

手机阅读的应用要求其对图书馆基本内容的了解和深化,便利资源使用者对图书馆的利用。因而在资源结构上,图书馆内部要做出针对性的调整,首先要利用手机阅读移动端软件对纸质资源的信息检索功能,完善图书馆的基本功能,其次要利用公众平台的互联网特性实现对网络资源和音、视频资源的共享,节省使用者的时间,提高使用效率。比如可以将某些课程的网络视频链接放在公众平台上,使学生可以通过公众平台实现课程学习。最后,高校图书馆的公众平台还要具有良好的差异化服务模式,比如提供阅读时间记忆的服务、阅读频率的统计、用户偏好的记忆等,这样就可使用户在登录公众平台时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个空间,因而会对数字化图书馆具有更好的依赖,促进高校知识化氛围的建设。

(三)为手机用户提供专享资源,突出图书馆服务的差异性

手机用户作为如今互联网网民的主要存在形式广泛的活跃于各种不同场所,接受着不同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以大学生网民为例,他们接受教育的程度较高、对事物的分析辨别能力较强,因而在现实发展过程中体现为一定的文化交流特性和资源利用特性,其阅读和接触的资源通常为某一领域或某几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或创新基础,互联网资源来源广、更新速度快的特点很好的满足了大学生利用优质资源的现实需要,而相比于互联网资源,图书馆内的资源显示出了可利用程度较低,更新换代速率慢等现实缺点,因而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实际使用情况不断恶化。为了突出高校图书馆信息包容度高、历史积淀深厚的特性,图书馆应用和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手机用户的差异化关注,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平台、资源共享平台等将图书馆既有资源进行分享和传播,为以手机应用为主大大学生提供良好的使用便利和完善的功能匹配,实现高校图书馆既有资源与互联网资源在个人移动设备上的完美融合、差别互补。

可以发现,手机用户作为高校图书馆中不可或缺的资源使用实体对于促进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而高校图书馆作为传播优良文化和实现大学生高质量阅读的重要平台必须要在手机用户的阅读资源的选择上表现出良好的态度,杜绝劣质阅读物,引导和培养大学生正确的阅读观念和阅读行为。据相关的研究,目前大学生在阅读方面的整体选择偏向于碎片化阅读而忽视了传统文化的阅读和了解,大部分学生的阅读缺乏质量而且内容低俗、市井化的成分较大,这对于阅读文化的传承极为不利。而高校图书馆则需要身体力行,推行优质阅读,通过手机阅读平台向学生传播经典、推行良好的经典文化书籍,进而实现高校校园的文化氛围和阅读氛围的提升。同时,手机阅读也将成为大学生发扬经典和不断学习的平台,在这里没有低俗和市井化的碎片文章,而更多的是对中华民族文化与世界各国经典文化的传播。

高校图书馆应重视对手机用户使用需求和实际期望的研究,更好的促进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管理和使用。

三、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的未来展望

传统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体系主要分为馆藏模式、服务模式、商业模式等三个模式,而随着手机应用的不断增加,传统的“藏、用”结合的馆藏模式已经不再是现代高校图书馆进行信息管理的主要模式,而智能化的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体系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于传统读者的阅读依旧保持原有的服务模式,发挥实体图书馆在资源方面的优势,而与此同时对于手机移动端的信息需求者和资源发布者而言,高校图书馆也体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即倡导互联网服务+实体服务的综合服务模式,以服务需求带动信息管理的创新和发展,而随着手机用户对于实体图书馆馆藏资源需求量的弱化,未来以信息资源为主要服务点的特色服务模式将会成为主流,大学生在图书馆内可以进行信息检索、实时资源查看和电子资源的分享和传播,图书馆资源的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同时也将会带来良好的信息服务体验。

信息作为一种商业资源的形式也将在未来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中得到较多的应用和发展,图书馆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将会因为多元化的信息服务功能而愈加发达,在这之中有很大程度上是手机用户在使用图书馆学术资源和相关的信息资源过程中带来的网络流量所造成的,故而利用手机用户的检索频率和下载、使用图书资料的频率来确定图书馆资源的价值趋向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手机应用的推进与普及,在此基础之上的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体系的创新和开发也逐渐被更多的人所看重,基于手机用户的图书馆知识资源的再分配与良好管理基本实现了资源的良性配置和有效利用。本文综合了其应用实践,对于如何系统性的完善高校图书馆的手机用户体验和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建设进行探讨,最终得出了可行性对策,相信这将为高校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好的动力。

[1]段琼慧.论基于手机用户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08):61~62.

[2]梁爱东,刘玲.基于手机的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研究[J].现代情报,2010,30(03):71~75.

[3]胡妍,陆浩东.基于手机用户的地方高校图书馆馆藏信息推送服务[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27(07):190~192.

[4]李静,张静.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智能手机用户开放的手机图书馆服务[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1(06):64~68.

中国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信息资源管理手机用户图书馆
美军信息资源管理战略概况研究与启示
浅谈信息系统与信息资源管理在H公司电工产品战略上的应用
基于蓝牙技术的蓝牙路况测险仪设计研究
基于安卓手机用户行为的人口学信息预测
图书馆
新媒体时代下手机广告发展现状分析
大数据环境下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
基于云平台的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方案初探
去图书馆
数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