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画家贝泽尔形象看王尔德的道德观
2017-11-25崔凌鑫
崔凌鑫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 济南 250000)
从画家贝泽尔形象看王尔德的道德观
崔凌鑫
(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 济南 250000)
《道连·葛雷的画像》是19世纪爱尔兰唯美主义作家王尔德唯一的长篇小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为艺术而艺术”这一口号。本文以贝泽尔的形象为切入点,分析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观点。
王尔德;道德理性;唯美主义
理性精神在西方文明中是值得夸耀的存在,在几千年的西方历史上长久的占据主流的地位。从理性精神自古希腊发源之时起,到悲剧的崇高审美需求,至启蒙运动时期理性之光、理性王国已经成为了最为耀眼的梦想。但是随着社会弊端的逐渐暴露,当人们发现理性不足以支撑他们面对现实苦难,理性王国的神话破灭之后,一系列具有反理性、非理性色彩的文化运动应运而生。
19世纪后期,“金钱至上”的观念在社会蔓延,唯利是图成为了普遍场景。唯美主义作为对此的反驳应运而生。而奥斯卡·王尔德则是唯美主义发展至高潮时期的代表。
《道连·葛雷的画像》全书完成于1891年,在自序中,王尔德说“书无所谓道德的或不道德的”、“人的精神生活只是艺术家创作题材的一部分,艺术的道德在于完美地运用不完美的手段”、“艺术家没有伦理上的好恶”①等等。这些话语统统体现了王尔德的唯美主义道德观,即为了艺术可以忽视道德。在这篇小说中,画家贝泽尔(有的版本译作巴兹尔)是一个深受传统理性观点影响的人,在全书中,虽是看起来最具有艺术气质的人——毕竟他的职业是个画家——但是却也是最为保守的一位。
王尔德生活在礼教道德都极为保守的维多利亚时期。那同样是一个充满了矛盾的时期,女性地位崇高但是妓女随处可见,婚姻被认为是神圣的但是同性恋情也在伦敦的地下暗涌……出于对于当时社会物欲横流、庸俗虚伪之风的反叛,王尔德在《道连·葛雷的画像》的一书中用不同的人物及其迥异的命运来体现自己道德观。
王尔德作为唯美主义的代名词,是深深厌弃传统理性的,作家在给友人的信中曾说“贝泽尔· 霍尔沃德是我认为的我的个人的写照;亨利勋爵在外界看来就是我;道连是我愿意成为的那类人——可能在别的时代”②。在这本书中,画家贝泽尔是一个维多利亚时代的绅士模板,他一直是作为理性化身而存在的,进退有度、交往有节、绝对正直且绝对善良。在道连为难的不想接触自己的画像时,他设身处地的从道连的角度出发,“我的作品如有可取之处,应当归功于你”,③虽然这是画家的心里话,但是在道连看来,这只是虚伪的奉承。在亨利勋爵一直邀请道林去“享乐”的时候,画家也是一直站在了绝对理性道德的一面上,坚持自己的想法,其行动与行为也是完全一致的。对于擅自订婚的道连,画家也是持不赞成的态度。“我不愿看到道连被一个会腐蚀他的品性、摧残他的理智的坏人缚住手脚。④”同样,在最后逐渐堕落的道连已经成为了人们闻之皱眉避之不及的人物时,只有画家还气冲冲的找上门来质问道连。
或许可以这样想,当王尔德在为画家安排了最后的死于道连手中的结局时,是现实中的自我被理想中的自我完全扼杀,亦是追求极致美好的唯美主义者被腐化堕落的现实摧毁。于道连而言,是贝泽尔欲望化身的亨利勋爵介绍给他的,最出的贝泽尔对他是极尽赞美的,而事实上真正的自己却是画像所显示的丑陋与扭曲,贝泽尔的出现无疑就是一种讽刺,是最想否认的一部分。
贝泽尔在道德上是传统的绅士,在艺术上却是个唯美主义者。他的身上体现着传统的理性道德观和新潮的艺术追求两方面的优秀品质,这两者无疑都是人类的瑰宝——如同法律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一样,但在二者发生冲突且不可得兼时,巴兹尔的唯一出路便是死亡。在他的艺术追求之路上,巴兹尔无疑是成功地,道连的画像甚至都成为了灵魂的写照。但是一旦他开始干涉道连的生活,哪怕这种生活在他看开是无法想象无法容忍且不道德的,那么他必定要深陷痛苦之中。无论是对于订婚,还是进出娱乐场所,或是对于西碧儿之死的责任,道连的选择在贝泽尔看来是不道德的。对艺术的崇高最求使得他不能容忍一切不道德的,直到最后,他还在恳求道连以祈祷的方式赎罪。“祈祷吧,道连,祈祷吧……不要让我们堕入魔障。宽恕我们的罪恶。荡涤我们的灵魂”⑤。正是这种灵魂见证者一样的存在使得道林更难以容忍,也激化了他心中将其杀害的信念。“死亡不仅仅是暴力的果,更是对人性的自我批判、艺术的追求以及现实社会的抨击”,⑥可以认为,王尔德在此持有这样的一个观点:当艺术家只是作为艺术家而存在时,那么他是成功地,但是,一旦他开始顾忌世俗道德的约束,那么他的唯一归宿便是死亡。同时贝泽尔对于道连隐晦的罗曼蒂克情绪也是从借画像之出就埋下了伏笔,而这种情绪是道林认为不会长久的,的确也是在不久之后便真正的结束了。
王尔德借贝泽尔的一生来表现艺术不应反映生活,无须顾及道德的观点,并且以贝泽尔之死来表现艺术家顾及道德之后的唯一下场。死亡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往往不仅仅是一个结果,在很过时候,更是一种主题的升华。王尔德作为生活中的贝泽尔,他在和同性恋人相处的过程中写出的这一部长篇,最后他的确也是同贝泽尔一样,最后的牢狱之灾与曾经的爱人脱不开干系。可以说,王尔德为了唯美的无视道德的追求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而贝泽尔则是他对自己最精准的预言。
注释:
① 《道连·葛雷的画像》[英]王尔德著,荣如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1,第3页。
② 《王尔德全集》中文版第5卷(书信卷上),赵武平,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606页。
③ 《道连·葛雷的画像》[英]王尔德著,荣如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1,第131页。
④ 《道连·葛雷的画像》[英]王尔德著,荣如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1,第82页。
⑤ 《道连·葛雷的画像》[英]王尔德著,荣如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1,第174页。
⑥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画家巴泽尔的死亡意象初探》.《短篇小说》.刘艳.
[1] 《道连·葛雷的画像》[英]王尔德著,荣如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1
[2] 《王尔德全集》中文版第5卷(书信卷上)》,赵武平,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年9月
[3]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画家巴泽尔的死亡意象初探》.《短篇小说》.刘艳.2016
[4] 《死亡美学》.陆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2
I561
A
1672-5832(2017)07-029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