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运行模式Living Library初探

2017-11-25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刘卫

办公室业务 2017年13期
关键词:活人图书图书馆

文/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刘卫

高校图书馆运行模式Living Library初探

文/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刘卫

Living Library属于一种基于对话的教育活动,也是一种全新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其主要是利用活人来代替图书,通过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促进理解与宽容,促进了图书馆服务理念以及服务模式的创新,对于信息化时代图书馆的发展有着良好的推动作用。本文从Living Library的意义出发,对其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高校图书馆;运行模式;Living Library

2000年,在哥本哈根斯基勒音乐节上,“停止暴力”组织通过出借Living Book的方式,与来宾进行对话和交流,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效,也使得Living Library这一全新的服务模式得以产生,其能够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消除隔阂,从而改变人们对于某些事情或者某个群体的偏见和错误认知,继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一、Living Library的意义

(一)提升阅读水平。Living Library的出现,使得知识的传递回归到了一种最原始的状态,即面对面的交流,而以“活人图书”为核心的全新阅读形式也会激发读者的兴趣,在经验的碰撞与交流中,引发新的想法和创意。最近几年,以互联网为依托,越来越多的学习平台得以涌现,并且正在对传统的图书馆形成竞争,导致读者和阅读量的持续下降。Living Library模式的应用,可以进一步拉近与读者的内心距离,提升图书馆的整体阅读水平。

(二)推动知识增值。在传统阅读中,读者主要是书籍中获取知识,面对着一成不变的文字和图片,读者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位置,单向的信息传递严重影响了阅读的效果,在遇到疑惑时,图书并不能及时为读者提供相应的答案,也因此使得传统阅读日渐凋零。与之相比,在Living Library中,活人图书代替了死物,知识可以实现读者与“图书”之间的双向传递,而且这种传递是实时性的,不存在任何的延迟,为图书馆提升阅读功能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途径,新颖的模式也吸引着读者的目光。而实际上,当读者在阅读“图书”时,“图书”也在了解读者的经历,不断对自身的偏见进行反思和纠正,从而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推动支持的增值。

(三)促进知识转化。相比较传统的图书馆馆藏文献,Living Library的至少比形态有着明显的不同,其不再记录在纸张上,而是根植于Living Books的生活经验中,属于一种隐性知识,具有非正式、个性化的特点,也很难直接表达出来,想要对这种类型的知识进行管理,依靠传统的图书馆运行模式是非常困难的,要求图书馆员之间、图书馆馆员与读者之间、读者之间的智慧交融和知识流动,才能形成完整可靠的隐性知识库。Living Library模式的出现,推动了不同读者之间的知识流动,通过私密的交流空间、严格的流通规则以及友好的沟通氛围,为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营造出了一个无拘无束的环境。

二、Living Library的应用

(一)可行性。高校图书馆面对的是大学生,其不仅文化素质较高,而且思想开放,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为图书馆提供了稳定的读者群体,也使得Living Library活动的开展变得更加简单。从目前来看,Living Library活动在我国的开展有着较为显著的特点,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与其他国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更加适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以大连医科大学图书馆为例,在推行Living Library活动的过程中,追求全面的突破创新;而在上海同济大学,同样尝试了Living Library活动,确定了活动的主旨,“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事实上,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在开展Living Library时,高校图书馆应该选择恰当的方式,才能够保证活动的顺利实现。

(二)服务方式。在Living Library活动中,读者从图书馆中借到的不再是传统的图书,而是“活人图书”,实现了由借书到借人的表象转变,这里的“人”即“Living Books”,一般是在某个领域有着切身感受或者特殊感悟的群体,属于志愿者,可以是专家学者,也可以是普通人,无论职业、无视信仰、不分年龄、不管经历,志愿者本人需要敞开心扉,通过自身的真实经历和感悟,回答读者提出的问题,在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实现读者与“图书”的互动交流,为读者提供良好的服务。对于Living Books而言,其主要的工作是帮助读者“阅读”,在这种情况下,读者阅读的不再是书本上死板的知识,而是Living Books鲜活的人生经历。当被读者“选中”后,Living Books会进入到一种“外借”的状态,通过与读者之间的交谈来实现“阅读”。在这个过程中,Living Books必须保证诚实开放,不能对某些事实进行夸大,也不能有所隐瞒,对于事物的认知应该尽量从客观的角度分析,不能盲目地加入个人主观色彩。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读者提出的问题涉及了Living Books的个人隐私,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回答,而如果Living Books感到了侮辱或者谩骂,则可以随时结束“阅读”。

(三)组织方式。在开展Living Library活动前,可以在高校图书馆的主页,选择显眼位置标明活动的主题、规则、时间、地点等,做好必要的宣传工作,也可以在校园内设置横幅、宣传画等。然后,需要进行志愿者的招募,可以同时面对教师、学生乃至后勤工作人员,确保其能够将自身的经历与特长进行“编目”。在这个过程中,志愿者可以选择假名登记,可以仅登记愿意讨论的话题,可以选择面对的读者数量。需要对相应的规则进行完善,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才能切实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结语

作为一种新的服务模式,Living Library在高校图书馆中的应用有着良好的可行性,通过“活人图书”,不仅能够吸引大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是推动知识的增值和转换,对图书馆服务的领域进行拓展。而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应该立足自身实际,选择恰当的Living Library活动模式,以确保其作用的充分发挥,推动图书馆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1]陈璐.Living Library与图书馆知识服务创新[J].图书馆建设,2011(7):54-56.

[2]张蕾.Living Library在高校图书馆运行模式探讨[J].图书馆学研究,2010(23):73-75.

[3]李敏.基于Living Library服务模式的高效图书馆发展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5(s1):107-109.

猜你喜欢

活人图书图书馆
“倔强夫妇”35年种树80万棵 活人不能让沙子欺负!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大变活人等
画像背后藏着活人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