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生党组织与科研团队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2017-11-25辽宁工业大学潘峰

办公室业务 2017年13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协同党组织

文/辽宁工业大学 潘峰

高校学生党组织与科研团队协同创新模式研究

文/辽宁工业大学 潘峰

本文主要是利用对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学理论的剖析,对高校学生党组织与科研队伍共同发展创新进行了相关分析,其中以惠州学院为例,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了该校学生党组织和科研队伍的合作现状,并分析了其原因。

学生党组织;学生科研团队;动因;协同创新机制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塑造对经济发展来说十分重要,而这更离不开高校的人才培养职能。为此,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各种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所以在此基础上,教育部和财政部启动实施了“2011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协同创新计划”。

本文在“协同创新计划”这一时代要求下,对高校学生党组织与科研团队的合作进行了研究分析。为了使调查数据更加具有说服力,我们将惠州学院作为了研究示范对象,对他们的协同创新情况作了深入分析。而调查的形式主要是问卷调查,深入每一个寝室,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看法和观点。笔者将问卷内容概括为以下三个部分:一是被调查学生的基本特征,包括系别、性别、政治面貌、在科研团队的身份等。二是被调查学生对学生党组织与科研团队的认知水平。三是被调查学生对学生党组织与科研团队建设协同创新的评价及建议。在问卷调查的结果中,笔者将惠州学院的各个系各个组织作了较为科学合理的分组,以分层典型抽样的调查方式展开了分析,在被选取的系别中,主要有经管系和电子系等7个比较典型的系,而且对调查内容也进行了分类,对于学生党组织和科研团队分别设计了500份问卷,最终收回了980份,有效问卷为952份。

一、高校学生党组织与科研团队建设协同创新动因

(一)创新是核心所在。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不断加强学生党组织建设和学生科研团队的联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的保证,而创新是核心所在,因此在当今时代,怎样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已经成为每个高校都该思考的重要问题。学生党组织作为一个特殊的团体,他们有着很高的思想觉悟,有着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和决心,因此,学生党组织对于整个科研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来说十分重要;而学生科研团队是一个思想和创新汇集之地,能够为一群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提供发展的平台,所以,高校学生党组织和学生科研团队的合作对于人才的培养来说是一个十分正确也是十分必要的选择。两者的有效协同创新不仅能极大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综合素质,还能为社会培养一大批新型人才。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国家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要求新型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只有这样,社会才能真正稳定的发展。学生党组织与科研团队建设协同创新,很好地将学生党组织先进性、学生党员示范性、学生科研团队创新力进行结合。由于有学生党组织这样一个高思想觉悟的团体,会使学生科研队伍的思想建设得到保证,也能为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作出贡献。而且,在学生党组织的带领下,能充分发挥党员在群众中的领导和带头作用,形成良好的党风,同时,学生科研党组织能充分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促进高校对于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三)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演进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我国人才培养模式经历了从被动向自主、从单一向多元、从传统向现代演化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之前,在洋务运动的影响下,创办了一批大学学堂,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且以特定学科教学的形式达到教学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受苏联发展模式的影响,大力发展专门人才,人才建设极具针对性。而改革开放以来,人才培养的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除了注重学员的专业能力,还十分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对培养全方位发展的新型人才来说非常必要。当今时代,社会经济发展迅猛,知识化经济越来越深入,因此,为了适应这种全球性的人才市场变革,高校必须要抓紧机遇,不断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党组织与学生科研团队的协作,在促进人才培养的同时也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二、高校学生党组织与科研团队建设协同创新现状

(一)学生党员具有参与科研的意识,但科研能动性不强,为了解学生党员参与科研情况,笔者在问卷中设计了四个问题。1.您在校期间参加学生科研比赛的次数?2.您是否积极宣传、动员其他同学参与科研比赛?3.您对科研比赛的关注程度?4.您对科研团队的哪些方面比较了解?在调查过后,有关问题1的结果表明,在学生党员中,有少数人几乎没参加过学生科研,超过一半的人虽然参加了但是次数很少,而且在参加了科研的学生中,他们仅仅扮演着参与者的角色。对于第2、3、4的问题来说,绝大多数学生对于宣传科研团队都作出了贡献,但是科研知识方面了解十分有限。从这些情况可以看出,大多数高校对于学生科研的支持力度不够,导致科研水平不高,能让学生自己进行科研的机会也十分少。虽然有很多党组织的学生参与了学生科研,但他们仅仅停留在宣传阶段,没有对科研有一个很深刻、很全面的了解,导致他们在参与之后积极性并不是十分高,也使得他们的带头作用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没有真正促进学生科研的发展。

(二)学生党组织与科研团队建设具有协作需求,但协作动力不足。对于学生党组织和学生科研队伍这两个团队来说,他们对彼此具有十分重要的互补和互相推进的作用,除了能共享知识资源,他们在培养新型人才的目标上也具有空前的一致性,因此这两个团队能很好地彼此推进,互补互惠。但是经过研究发现,这两个团队虽然有一定的合作,但是在平常的工作中没有建立一个正确的沟通渠道,两者的沟通十分有限,因此在遇到问题时往往缺乏全盘考虑,没有真正站在双方发展的角度,极易造成双方的矛盾,从而影响到团队建设。

(三)学生党组织与科研团队建设具有协作行为,但协作机制不完善。学生党组织与科研团队建设共同服务于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在调查结果中,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党组织的学生给了科研团队思想带头的作用,而接近一半的学生认为科研团队的创新精神对党组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党组织和科研团队在互惠互补的原则上十分明显。但是鉴于目前学生党组织和学生科研团队的协同创新还处于刚刚发展的阶段,所以在运行的时候还存在很多问题,对于机制来说,也还有很多不完善不合理的地方,这些地方都需要及时改进,因此如何发展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三、高校学生党组织与科研团队建设协同创新机制构建

(一)选择合适的创新突破口,建立共同愿景,实现目标。协同“学生党组织与科研团队建设是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正常运行的两个子系统”。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除了面临机制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外,还面临着传统思维的阻碍,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影响了学生党组织和学生科研团队的协作创新,因此,目前协作创新的重要任务在于找到新的发展突破口,从而使两个团队更好地进行合作,除了提高创新能力,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校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学生以及学生团队之间的合作,不能仅仅是单一作战。学生党组织为科研团队的健康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科研团队建设也能够丰富学生党组织工作的内涵,创新学生党组织建设的内容和形式,以此建立共同愿景,形成一致目标,并转化为协同动力,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从而可以促进学生党组织和学生科研团队协作创新,更加健康稳定地发展。

(二)在高校发展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合作的作用。同时还要加强学生党组织和学生科研团队的思想素质教育,加强双方协作过程中的交流,从而使团队之间在彼此推动中更加健康发展,这也是未来高校以及团体组织之间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保证协同创新的有效运行,双方要加强沟通,建立以党建、科研为主体的战略联盟,加强团队合作,通过设立党建研究项目、开展党建科研活动,把科研精神、党建内容与科研方法相结合,实现工作的最大效能;同时,要深入开展对学生的思想建设,注重团体文化的建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科学价值观的引导下促进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设,使学生能够以积极正确的态度面对自身的发展和提高。

(三)创建创新服务平台,协同工作方式。一是不断完善相关的制度政策,促进管理的规范化和模块化,保障运行的正确进行。二是学校要把平时的工作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学习当今时代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方针,促进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抓住重点,注重培养学生党组织的先进性,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需求,在提高自身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同时,加强学生党组织和学生科研团队的合作以及创新。三是开拓工作形式,“通过党建活动、社会实践等组织生活,围绕科研团队工作目标,推进党群联系机制研究、党员帮扶制度研究。”以服务、扶助行为加强学生党组织影响力,成为学生科研工作的坚强组织。四是创新工作方法,在充分利用传统教学方式的同时,还要结合实际进行创新,充分利用起当今方便快捷的网络平台,这不仅能促进学员间的交流,还能加强合作,促进发展。目前,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阶段,社会转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因此高校的教育活动也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和挑战,如果高校想要培养一大批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与社会相适应的新型人才,就要不断转变自己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及团队之间的合作,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潜力,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课题批准号:JG16DB206。)

[1]宋斌,贾咏梅.高水平民办大学的文化建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普教版),2015(6):84-86.

[2]胡小君.从分散治理到协同治理:社区治理多元主体及其关系构建[J].江汉论坛,2016(4):41-48.

[3]高雪梅,王维青.创新高校基层党建与学科团队建设协同机制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0(12):58-60.

[4]邓淑容,梁梓漫.高校学生党组织与科研团队建设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31(6):33-35.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协同党组织
创造力的“阴暗面”与“创新—保新”的协同论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运动APP助推高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成效研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