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登高》解读
2017-11-25金佳宁
金佳宁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00)
杜甫《登高》解读
金佳宁
(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00)
《登高》是杜甫极具艺术成就的一首诗,其中丰富的意象展现出了诗歌的魅力。诗歌是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诗人往往专注于表现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现实,或者从政治的层面来表现普遍性的社会情感,因而具有很大的社会认识价值。所以,我将从诗歌的意象特征和诗歌中个人与社会、时空的关系这两大方面来解读《登高》这首诗。
登高;意象;个人与社会;个人与时空
1 《登高》中的意象特征
诗歌意象的精彩运用可以丰富整首诗的内涵。《登高》一诗中前两联以写景为主,涉及到了不少的意象,下面我将就这些意象谈谈我的理解。
1.1 诗歌意象具有巴蜀地区的自然风貌特征
“风急天高猿啸哀”中涉及到的意象有“风”、“天”、“猿”,每个意象都有自己的独特意含和表现功能,其中“风”是急的,可见风力之大;天空是高远辽阔的;山间是常有猿猴出没的,且发出阵阵哀鸣,这都显示出巴蜀地区的独特之处。这与杜甫长期流寓巴蜀,受到当地的人文熏陶有很大的关系,巴蜀的秀丽山川、神奇的自然风光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素材。
1.2 从格式塔理论看意象的整体性解读
格式塔理论解读诗歌其实就是强调诗歌解读的整体性。这首诗的意象主要集中在前两联的写景诗句中。从文本上看,它描绘的是杜甫登高所见之景,翻译成白话就是:风很急,天空很高,猿猴在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渚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腾而来。如此解读此诗,诗歌在意象上并无特殊之处,只是对物象及其特征的简单描述,还停留在意象解读的表层含义上。我认为意象(也就是外在事物)应该和诗人的内心情感相统一,不能简单停留在字面传达的意思上,而应去找寻深度的联系。所以,《登高》这首诗的解读也应从诗歌整体性出发,去观照意象,进而探究诗歌意象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中提到了“悲”字,整首诗的基调其实就是“悲”,诗中的意象也是始终围绕着“悲”来构造的,所以意象分析一定要从整体性出发。由此再来看前两联,诗人笔下的“风”是急烈的,给人凄凉萧瑟之感;“天”是高远辽阔的,让人感到自我的渺小;猿猴在山间哀嚎,衬出秋天的凄凉。由此可见,意象特征与诗人情绪情感的表达是有密切联系的。“渚清沙白鸟飞回”这句中,我们常常把它理解为是在描述水中的小洲,水之清澈,沙之洁白,但是这样理解似乎与“悲秋”的关联就不那么紧密了。我认为将“渚清”理解为“水中小洲的清冷”,比理解为“小洲的清澈”更加准确。“沙白”则可以理解为“沙地上一片空白,空无所有”,更加切合诗歌悲秋的氛围,渲染出凄凉之感。同理,“鸟飞回”解释为飞舞盘旋是十分恰当的,可以显示出鸟儿在急风中盘旋无处可栖的状态,这与诗人当时自身孤独无依、飘零在外的处境是十分吻合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教材注释将“落木”解释为秋天飘落的树叶,为何不直接用“落叶”呢?于是将两个词分别带入诗中,一遍遍体悟,就会发现,“落木”与“落叶”意义完全相同,但分别带入诗中读,两句的语感是有差异的,也就是在音韵上,“落木”比“落叶”更有一种沉重、重压之感,“落木”更加符合“悲秋”的气氛,也符合诗人当时沉郁的情绪。
所以,诗歌意象内涵的传递不应仅仅停留于文字的表面,而应从诗歌的整体性去解读、去体会。诗歌是一个整体,我们不能单独的对诗歌进行意象的拆分,而应该尊重诗歌的整体性,从整体上去把握意象的内涵和意象与主题的关系,去体会意象与诗人情感表达的联系。
2 《登高》中的个人与社会、个人与时空的关系
我在读杜甫的《登高》这首诗时,我感觉到诗人对于自身与当时社会以及广阔时空的关系有自己的思考与感慨。
2.1 个人与社会
作者在创作《登高》一诗时,诗人本人处于一个动荡的社会之中,个人的状态一定会受到社会的影响,个人的状态又展露于诗句之中,诗歌也就具有了一定的社会认识价值,可以向人们间接展现当时的社会风貌和背景。
“悲秋”可谓是整首诗的基调,诗人当时的生活非常困苦,“常作客”指出作者沦落他乡、飘泊不定的艰难的生存状态,而自己年岁已高,体弱多病,如今只能自己孤苦伶仃地登高感慨。“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中“艰难”一词除了诗人自身生活处境的艰苦,我想更多的是在感叹世道的艰难吧,“苦恨”在北师大版高中教材《语文4》中被解释为“极恨”,我想人教版中的“极其遗憾”的解释可能更加准确,这是偏正结构,“恨”应该理解为“遗憾”,由此写出作者心忧天下却无助无奈的悲哀。这里就从个人的悲秋、悲己升华到了社会层面的悲国,体现出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怀,也让后人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有了一定的了解。
2.2 个人与时空
作者在《登高》这首诗中对个人与时空的关系也有一定的感慨。杜甫在诗的开篇为我们呈现出一片广阔的空间,诗中呈现出各种景象:风、天、猿、渚、沙、鸟,这些景象都是自然时空的代表,在这个广阔的空间中活跃着。接着诗人选取了“落木”和“长江”进行了描绘,这两个意象的修饰词选用的是“无边”和“不尽”,而且落木又是萧萧而落下的,长江是滚滚而奔来的,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阔大的境界。在这种广阔空间和无限时空下,诗人杜甫不由感受到个人在万事万物前的渺小,人在造物主前的渺小,又联想到自己年老多病,孤独无依,个人的悲苦、人生的短促在与时空的广阔永恒的鲜明对比下显得更加无奈,诗歌也因此显得更加厚重。
杜甫的《登高》,无论是诗歌内容情感的传达,诗歌意象的使用还是其他方面的艺术特征上,都是值得深入挖掘的,需要我们继续探究学习。
[1] 李少波.格式塔理论视野下高中古典诗歌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学,2015.
[2] 杨朴.在整体结构关系中把握文本的意义———以杜甫《登高》的重新解读为例[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7).
[3] 陈建华.百年孤独与秋日情怀———杜甫《登高》赏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4] 张宗福.巴蜀文化与杜甫的诗意空间[J].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6,(9).
金佳宁(1991—),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教育硕士,华中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专业。
G634.3
A
1672-5832(2017)07-00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