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之歌》读后感

2017-11-25

小品文选刊 2017年16期
关键词:武汉理工大学惠特曼奴隶

金 梦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00)

《自我之歌》读后感

金 梦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00)

本诗的作者是惠特曼,他1819年5月31日出生于长岛。惠特曼深受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和民主思想家托马斯·潘恩的影响,也对他的作品很感兴趣。他喜欢到处游历、冥想,也喜欢大自然的美景;但是他也喜欢城市的景观,喜欢歌剧、舞蹈、演讲术,喜欢阅读荷马、希腊悲剧以及但丁、莎士比亚的作品。

经过对《自我之歌》的反复阅读,我发现,《自我之歌》确实是一首伟大的诗歌。这首诗歌中包含许多复杂的东西,传递了很多惠特曼的价值观,主要是关于平等和民主的观念,阐述了非常多的概念,但是诗人用十分简单,直白的方式传递给读者。

毫无疑问,整首诗篇中都蔓延着一种喜悦之情,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狂喜。从这首诗的第一行中“I celebrate myself,and sing myself,”我就能感受到这种强大的情感,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惠特曼认为,人类的灵魂和肉体都值得信任,都值得歌颂,也是希望的源泉。诗歌中也在多处描写了健康强壮和诱人的男性身体。所以,以此见来,《自我之歌》崇尚身体之美。而他对人类所持有的这种乐观积极的心态,与现代主义学者和作家的消极看法完全不同。

在这首诗中,自然似乎比上帝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因为上帝在诗歌中被提及的次数较少。惠特曼也描绘了许多壮阔辽远,风景如画的美国西部景色,也刻画了许多重要的时刻,正是在这样的时刻,诗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水乳交融,心神相应,旷野成为了他生命的活水源泉。惠特曼在诗歌中,抓住了最典型的西部荒野景色,比如熊熊燃烧的篝火,猎狗和猎枪,诗人自己也化身为猎人靠在火旁,缓缓打盹,心中平和安定。

他也表达了对地球的热爱,描绘了北美大陆上四季景色的变换,一个季节追随着另一个季节的步伐,比如他描写冬天的谷子掉落在地上,缓缓落下的夕阳,雾气弥漫的山脉,像玻璃一样的淡蓝色满月,河流涨潮时,明暗变化的星星点点,这些都体现了诗人细致的观察,能抓住事物最核心的特征,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作者通过刻画社会各个行业,阶层的美国人民,比如马夫,铁匠或者农民,园丁在割草,渔夫守在岸边捕鱼,牧民带着牛群在迁徙,他赞扬这些普通人的工作和生活,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惠特曼支持民主制度,相信人人生来平等。

“How could I answer the child?I do not know what it is any more than he.?”这句诗则清楚地说明,惠特曼拥有诗人的真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让我很惊讶的是,他鼓励人们去思考和质疑他们遇到的所有事情,惠特曼认为,甚至是自己在诗歌中展现的思维也值得质疑。我认为这种思维与德国的哲学家,尼采的看法有类似之处,尼采认为“上帝已死”,“一切都需重新估值”,但是与惠特曼相比,尼采的看法更为悲观。

在我看来,这首诗最精彩的特质在于,惠特曼只是描述现象,而把价值评价留给读者。大多数人都认为惠特曼用积极的笔触描画了一个充满朝气和活力的新美国。但是在这首诗中,惠特曼用一节诗来描写逃跑的奴隶。奴隶身上受了很严重的伤,而“我”收留了这个可怜的人,这节诗中的最后一行“I had him sit next me at table,my fire-lock lean’d in the corner.?”升华了整个行为,因为从最开始“我”只是同情这个可怜的奴隶,尽己所能的帮助他,但是最后在屋子里,枪放在一旁,“我”与奴隶坐在一起,这说明,作者认为“我”与奴隶的地位是平等的,而且作者相信奴隶,认为即使手中不拿武器,自己也是安全的。从这节诗的描述中,我们可以发现,诗人描绘了这样一幅场景,使得读者可以审视和思考南方奴隶制度的残暴和缺乏人性。诗中还有一处提到了人口贩卖的主题。

在《自我之歌》中,惠特曼触及了许多伟大和永久的主题,比如生命和死亡,性与平等。惠特曼在描写生命与死亡这个主题时,表达了自己对死亡的豁达态度。他认为对于人类来说,死亡与生命都是一种幸运,死亡是生命的起点,反之也如此。我觉得这个观点和佛教的生死轮回观点比较类似。诗人对待成功与失败的态度十分淡定,他认为成功与失败并无分别,他吹起短号,敲起鼓,不仅为成功者,也为被征服的人和被奴役的人而演奏音乐,在他的眼里无名的英雄和世人熟知的英雄一样伟大。

诗歌的名字叫做《自我之歌》,从表面上看,是诗人讲述自己的经历,表达自我,写的一首关于自我的歌,但是仔细阅读本诗,诗歌中有这样的句子,他说自己是智者,也是蠢人,是年轻人,也是老年人,是父亲,也是母亲,是南方人,也是北方人,也是一个国家,我们可以发现,惠特曼希望这首诗能成为整个美利坚民族的诗歌,说出他们的心声,表达他们的情绪,所以,这首诗的涵义其实非常丰富,很值得挖掘。

诗歌的形式一般都被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值得反复研究的问题,不过在这首诗歌中,形式比较自由,也没有内容那么重要。这首诗在形式上属于自由体诗歌,诗句的长短不一,诗人可以不受形式的限制,更加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思想。

诗歌是所有文学形式中最纯净的,不像小说有复杂的情节,人物和故事,也不像戏剧,总是有激烈的戏剧冲突,但是诗歌却有它独特的美,诗歌将复杂的东西提炼出来,是语言的最高级形式,而这首《自我之歌》也是诗歌中的上乘之作。

金梦,女,汉族,湖北仙桃人,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在读,英美文学。

B01

A

1672-5832(2017)08-0032-01

猜你喜欢

武汉理工大学惠特曼奴隶
个人、历史与政治意识:里奇对惠特曼诗学观的继承与拓展
蚂蚁奴隶的反抗
My First Sea Journey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nterpretation of Reasons Why Barbarism Defeats Civilization in Lord of the Flies
惠特曼的妙语还击
惠特曼的妙语还击
A Study of Stance Markers in Argumentative Writing: A Corpus—based Approach
手机奴隶
惠特曼与尸体“标本”保存术
A Corpus—based Study of Evaluative Adjectives on Tul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