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市场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017-11-25李阳孙萌
李 阳 孙 萌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河南 郑州 450000)
高等教育市场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李 阳 孙 萌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河南 郑州 450000)
高等教育市场化使得高等教育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参与竞争成为高等教育的主题、自由选择成为高等教育的常态、提高效益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文章分析了高等教育市场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进一步探讨了高等教育市场化前提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途径,从而把大学生更好地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等教育市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 高等教育市场化的新特征
认识高等教育市场化的新特征,是分析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前提。不同学者对高等教育市场化有不同的定义,其中获得更多认可的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998年对其的定义,认为高等教育市场化是“把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中,使高等教育运营至少具有如下一个显著的市场特征:竞争、选择、价格、分散决策、金钱刺激等。它排除绝对的传统共有化和绝对的私有化”[1]。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领域呈现出以下显著的新特征。
2 高等教育市场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挑战
2.1 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与监控弱化
高等教育市场化条件下,社会包括政府引导高校实现竞争、促进自由选择、实现效益目的最大化的手段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条:一是评估,二是排名,三是筛选。从三者关系来看,评估是基础,排名是结果,筛选是结果的应用,这些均是以可量化的数据为依据。改革开放以来对高校的评估是与高等教育改革同步进行的。
2.2 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与保障弱化
在宏观环境的影响下,高校为了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在选择中获得主动权,实现效益目标,就必须在评估中取得优秀,在排名中靠前。事实上,适当的竞争可以促使高校及时调整办学方向和方式,拓展新的市场领域,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求。但是由于市场化导致这种竞争“已经过度,走向极端,竞争这种教育领域原本正常的现象已经异化”[2],市场化异化了竞争,使部分高校一切以可量化的数据为目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与保障弱化。部分高校的领导有急功近利的思想,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短期内难以出成绩、出亮点,因而对其抓得不紧,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落实得不到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特别是辅导员队伍建设,在部分高校出现弱化。部分高校没有严格按照教育部的规定配备辅导员,甚至部分公办院校为了降低办学成本,辅导员大部分由非事业编制的聘用人员担任,部分聘用人员素质不强,不能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3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定位和认识弱化
高等教育市场化使教育商品化,在大学生的学习中引发更多的竞争和效益问题。大学生在多方面面临更多的压力,如专业知识学习、人际关系、就业发展等,承载了家庭的更多关注和希望。学生学习的功利性和目的性不断增强,学生的物化的需求增多,使部分学生弱化了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一是部分学生只重视专业知识学习,忽视全面发展。专业知识学习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只重视专业学习可能导致个体发展出现误区,重“才”而轻“德”。二是部分学生只重视技能提高,不重视参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大,他们把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用在资格证考试和职业技能培训上,不愿意参加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党团活动。三是只重视个人利益需求,集体意识淡薄。部分大学生将利己主义作为自己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不愿意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变得非常薄弱。
3 高等教育市场化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途径
3.1 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
课堂教学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有效的渠道,也是最直接的方式,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必须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16号文件精神和中宣部、教育部《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要求,深入挖掘课堂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保持课堂教学的权威性、时效性和开放性,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3.2 要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基础作用
班级、学生会和学生社团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班级和学生会是学生生活的最基本的正式组织,是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有效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居于基础地位。通过有效的班级活动,可以实现学生内心成长和情感交融,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得到深化;通过班集体和学生会组织的各种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学生社团是按照学生的兴趣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组织,在提升学生的理论知识、科研能力等方面发挥着一些正式组织无可比拟的作用。要加强这些组织的建设。首先,要加大投入。目前不少高校学生社团形同虚设,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不少工作的开展经费不足,导致活动开展没有抓手,学生的参与性不高。在一定的条件下,适当提供班级的活动经费,采取多种方式资助学生社团建设。其次,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制度,明确班级、学生会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教育活动的“量”和“质”,把它作为班级考核的重要内容。最后,要大力繁荣学生社团。要按照学生的兴趣,主动设置社团,帮助社团选好干部,指导社团开展精品活动,在实践中帮助学生提升理论水平。
3.3 要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主体作用
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见实效。首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强调理论灌输的同时,要引导和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其次,要尊重大学生的特殊性。要根据大学生的时代特点、行为习惯,尊重高等教育市场化下大学生的现实需求,探索符合当下大学生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渠道。最后,要尊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大学生有不同的家庭经历、不同的学科专业、不同的兴趣爱好,因此在集中教育前提下,要想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分层次、分类别开展教育活动,为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创造条件。
[1]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73-174.
[2] 王玉珠.微信舆论场:生成、特征及舆情效能[J].情报杂志,2014(7).
李阳(1991.11-),女,汉,山东菏泽,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在读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孙萌(1992.03-),女,汉,河南郑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在读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G641
A
1672-5832(2017)11-00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