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儿女英雄传》中的革命与传统叙事

2017-11-25曾文丽

小品文选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大团圆英雄传大水

曾文丽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00)

论《新儿女英雄传》中的革命与传统叙事

曾文丽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西 南昌 330000)

《新儿女英雄传》是在日本侵略中国的宏大社会历史背景下,详细讲述了河北白洋淀申家庄、何庄的平凡儿女在正义凛然的共产党领导下勇猛抗击日本侵略的故事。小说之所以能吸引众多读者,很大程度上在于这是一部中国传统文学形式与革命文化要求相结合的产物,因此。既迎合了当时乃至现在读者的社会文化心里结构也同时有一定美学追求价值。

新儿女英雄传;革命;“大团圆”;“二元对立”

袁静与孔厥一起创作的《新儿女英雄传》不同于文康的《儿女英雄传》,它摒弃了这种陈旧的意识形态,而装入了“革命”的新酒。将一个现代意义的“革命”主题内置于一个古老的“英雄儿女”框架中,另起炉灶,再度言情,以此完成了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新儿女英雄传》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照明之下,将人物的刻画与事件的叙述踏实自然的呈现出来,运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通俗语言,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爱好。下面笔者将从革命的叙事话语出发结合中国传统叙事:“大团圆”结局与“二元对立”结构来分析《新儿女英雄传》具有的审美价值。

1 革命与“大团圆”结局

牛大水与杨小梅的爱情经历是众多读者尤其关注的地方,而他俩“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局与共产党革命事业展开是密不可分的。在古典戏剧与小说中“大团圆”结局的佳话非常之多,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死后变蝴蝶“双宿双飞”令人赞叹,《金钗记》中刘文龙最终夫妻相认,拜见双亲,合家团圆及《牡丹亭》中崔莺莺与张生的爱情终于在“夹缝中开花”。

杨小梅与牛大水第一次有机会成为一对是“七七事变”的爆发,牛大水所在的村子来了多逃难的人,同时牛大水的表哥家里来了表嫂的娘与妹妹杨小梅,而正当二十三岁的牛大水被老爹催婚,表嫂便想促成他俩。杨小梅与牛大水的给彼此都留下了非常不错的印象。文中对小梅的心理刻画提到“大水可真不错呀!好小伙子,老实巴交的,挺和善。能找个这么个知疼着热的庄稼人,我一辈子也就称心如意啦。”①同时,牛大水也因为家里穷本没有结婚的打算,但见到她也心里想“小梅真不错!要是娶她做媳妇,我这一辈子可就心满意足啦。”②但这对“有情人”并不能如愿,杨小梅的娘是一个“老派人”,“千不嫌,万不嫌,就嫌弃大水家里穷”,使得这门亲事再商量而没有结果。被迫害的小梅与牛大水一起参与了共产党的受训学习,加入共产党,遵守纪律服从党的决议。学习后,回到自己的村里继续发挥自己的能力互帮互助,积极组织群众抗击日本对百姓的侵略,他们慢慢地由庄稼汉身份向进步的共产党员身份的转变,杨小梅也从此不再受旧式婆婆的殴打与欺负,可以主动掌握自己的命运。杨小梅与张金龙“道不同,不相为谋”,最终离婚了。在同志好友的撮合下,他们在抗日民主政府下面,从革命战友结成了新夫妇,成就了一段美好的革命良缘。

在牛大水与杨小梅结婚的时候,同志好友送来的喜联有“新人儿推到旧制度,老战友结成新夫妇”这是一种深厚的“革命的爱”,有“打日本才算好儿女,救祖国是真英雄”,他们是一起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互帮互助,互相批评,不断进步的“战斗伴侣”。文本中的革命叙事充满着主流话语,不管是在叙述牛大水与杨小梅的的爱情或是在抗击日本对待张金龙的态度上,还有文本中每个章回穿插运用河北白洋淀民谣,严格遵照了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指示,成功地创作出了一部“忠实与毛主席的指示”的“红色经典”。

2 革命与“二元对立”结构

二元对立(Binary Opposition)是结构主义一个重要理论原则和研究方法。在结构主义看来,它不仅存在于语言本身,也存在于以语言为媒质的叙事文本中,是叙事文本重要的意义生成单位,是其最根本的深层结构。其巴尔特在《论拉辛》中就曾运用这一方法研究过拉辛戏剧中的人物和事件,雅各布孙与列维.斯特劳斯则一起分析过波德莱尔的诗歌《猫》。在中国,关于“二元对立”的结构在先秦《周易》中就有体现,但它不同于西方的“二元对立”的结构,它侧重于对世界万物的思考和认识,于是就有了“一阴一阳”的二元对立的宇宙观,而西方的“二元对立”结构,早期是属于结构主义的一支,后来转入到对作品文本的主题、语言、意象、风格等诸多方面的分析,其表现形态也是多种多样,而本文中的“二元对立”结构主要讲述是革命话语下“一正一邪”的对立,而正义必然战胜邪恶是读者容易接受的社会文化心理结构,掺杂在革命历史叙事中,让文本成功得到主流话语与人民的注意。

在《新儿女英雄传》文本叙述中,“七七事变”的爆发,使得属于河北白洋淀的普通百姓惶惶不安,在这种慌乱之中,土匪和日本士兵欺压甚至肆杀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愈演愈烈,因此,村子里的都会自发形成“自卫队”或“保卫团”来抗击侵略。申家庄与何庄分别建立了以共产党员黑老蔡指引下的”自卫队”,它由牛大水、刘双喜、杨小梅的成员组成,这个队伍的成员原本都是普通的劳动大众,他们怀着保卫祖国,保护家人的热血加入纪律严明、正义凌然的共产党。塑造出共产党能积极抗日,保卫家国时英勇精神,而把国民党的形象描绘成除了对百姓的欺压与不积极抗日,更可恶的是成为通敌卖国的汉奸。不考虑历史真实的情况,这种“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很大程度上是“一正一邪”的二元对立,在传统的叙事中,通常看到坏人最终会被绳之以法,好人终究有好报,正义战胜邪恶这种既符合读者的阅读文化心理结构的“大团圆”结局与“二元对立”结构的使用赢得众多读者的青睐。

3 结语

《新儿女英雄传》塑造了一群可歌可泣的“平凡的儿女,集体的英雄”,但主流话语功能在文本的突出表现,让人物性格缺乏个性,人物命运因素在文本中被压抑、被淡化。因此,小说的审美价值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文本的叙事中沿用了大众喜闻乐见的传统叙事方式,将这种叙事方式结合具体的历史语境,使得文本有一定的审美意义值得注意。

[1] 袁静、孔厥著,新儿女英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

[2] 颜敏著,破碎与重构:叠合的“中年写作”——中国现当代文学散论,江西高校出版社,2007.12.

注解:

① 第3页。

② 同上。

曾文丽(1994.01-),江西赣州,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

B26

A

1672-5832(2017)11-0031-01

猜你喜欢

大团圆英雄传大水
四年后再见
《射雕英雄传》英译本历时近十年完成出版
那一年大水
看 秋
奇怪森林
中日古典文学作品中人狐恋故事的比较研究
浅论中国“主旋律”与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影片
浅析中和美与中国古典戏曲
吕梁要再续“英雄传”
水煮三国英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