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创新研究
2017-11-25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杨薇
文/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 杨薇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创新研究
文/重庆市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中心 杨薇
在互联网时代,数字化信息管理无疑是时代的要求。在这样的时代浪潮下,图书馆档案的信息化创新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对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创新地提出了一系列举措用来推进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档案信息化
互联网时代对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提出了较高要求,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能够耐心细致地完成档案管理工作。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档案信息化要能够实现对图书馆的合理管理,确保图书馆档案信息的准确性。为避免传统纸质图书易损毁、易丢失的状况在新时代发生,通过电子化图书档案管理,不但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还会产生例如提高档案管理效率、方便查询与统计数据等一系列便利。本文在对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创新地提出了一系列举措用来推进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
一、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档案信息化问题分析
(一)图书馆信息化管理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由于许多图书馆建馆时间长,从建馆初期便在图书馆内工作的人员占有很大的数量,思维守旧,依然停留在传统纸质信息化管理阶段,对信息化管理了解很少甚至完全不了解。不具备互联网时代信息管理的能力,甚至经过专业培训之后,仍然不能适应这一发展变化,经常会出现差错。知识结构的不完备、专业知识的欠缺,固有认识体系学习能力差,所有这些都不利于互联网时代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服务意识不足。当前一些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对公众的开放度较低,很多图书馆只对公众开放部分资料,一些档案信息不能做成文献资源共享,让图书馆的服务范围大大缩小,不利于图书馆档案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一些图书馆只能本机查询档案信息,不能够实现远程访问。
(三)图书馆档案信息化建设不尽完善。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图书馆档案信息化建设,很多图书馆实现了图书馆档案信息化建设,将馆藏资料信息化,实现了无纸化档案管理,方便馆藏资料的查询和整理,有效提升了查询效率,让远程查询更加便捷,实现了图书馆档案信息的有序管理。但在图书馆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图书馆还未建立统一的标准,无法实现档案信息的查询,这样各图书馆就如信息孤岛般存在,无法实现信息的统一查询,各大图书馆之间的信息也不能实现共享。此外,一些图书馆设备较为落后,计算机运行速度较慢,不能快速运行。其次,在文件整理与电子化资料录入过程中,不能保证图书馆档案文件的稳定性和完整性,与传统的纸质档案相比,电子记录文件在管理中仍要解决很多疑难问题。如电子文档在存档应用过程中,易出现人为修改或删除问题。特别是互联网环境下对资料的安全性要求较高,一些电脑黑客通过制造病毒程序人为破坏或转移图书馆档案信息,给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带来诸多不便,给档案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较大的挑战。
(四)图书馆档案信息化资源利用率低。为了简化图书借阅手续,缩短用户查阅时间,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就是提高使用效率,简单化档案信息。然而图书馆的现状是,图书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许多边缘化图书一方面被忽视,另一方面找不到,借不到。图书借阅手续繁琐,归还不方便。虽然部分图书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图书馆档案信息化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本质上仍是在传统图书管理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创新。图书资源依然大量闲置,依然得不到充分利用。
(五)图书馆信息化平台再开发欠缺。为了真正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公众的满意程度,图书馆进行信息化建设,为公众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为达到这一目的,许多图书馆建立了图书信息化系统,然而却在实际应用中遇到了瓶颈。信息的录入不全,可达性差,与实际情况分离等,诸多问题层出叠见。在结合图书馆实际情况下的“再开发”“再利用”需求量极大,然而由于市场供求关系不匹配,软件开发商技术不达标或者服务不到位,都导致了信息不匹配,图书信息管理系统使用性较差。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亟待完善与提高。
二、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档案信息化创新措施
(一)提高图书馆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图书馆档案信息化建设离不开高素质人才,要不断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管理水平。图书馆档案信息化建设中需要较高的管理素质和计算机管理水平,因此图书馆档案管理人员要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提高服务意识。在推动图书馆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引进高素质人才,充实图书馆管理人员队伍,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学历层次。另一方面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方式,聘请优秀讲师来进行专业培训,并分批次外派人员参加培训,以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促进图书馆信息技术的发展。发挥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二)提升图书馆档案人性化管理水平。图书馆档案信息化建设推进过程中,要树立人性化管理服务理念,在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中要从用户角度出发,做好服务工作,方便用户使用信息文档,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为公众提供个性化服务,提高公众满意度。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档案信息化管理要求图书馆实现全面信息化,要加强用户管理和服务,不断完善现有图书馆档案信息化建设,在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中,要对资源加以管理,从服务用户的角度出发,加强与用户的交流,加强图书馆管理人员与用户的沟通,要从用户管理角度出发,做好图书馆档案管理资源的分类管理工作和资源优化工作,要从用户实际需求出发,根据用户实际需要,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提升用户满意度。互联网时代对图书馆档案管理资源进行合理化管理,与传统管理模式相比,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有诸多优点,特别是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要在人性化管理基础上,构建起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平台,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中要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促进图书馆和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发展。
(三)基于云计算构建数字图书馆档案。实现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就要不断推动新技术发展,云计算技术虽处于发展阶段,但近年来运用云计算技术推进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是一项重要工作,在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云计算技术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以云计算为基础的档案馆建设可为用户提供更优质服务。如某一区域的数字档案馆推进中要基于云计算做好数字档案馆的构建,在基于云计算的基础上做好统一的数字档案云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图书馆数字化发展,为用户提供完善的服务,促进区域信息资源整合,实现档案管理资源共享,形成统一平台。例如,在北京城区建设区域数字档案馆,基于云计算构建起区域数字档案馆。基于云计算技术,通过档案规划和建设,使用国家级综合性国家档案馆。以解决建设、运营和档案信息基础设施以及应用软件的维护问题。其次基于云计算建设多区域数字档案馆,选择一些区域作为试点单位,通过区域共享平台涵盖基层档案。例如建立起覆盖江苏、浙江、上海的数字档案云服务平台,实现多区域公共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基于云计算的数字档案馆建设,最终目标是实现国家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基于云计算构建数字档案馆,实现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云计算技术为全国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和国家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从云计算的优势和特点出发促进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实现国家公共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通过云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图书馆档案管理信息化服务模式,整合档案信息资源,运用云技术实现国家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以提供全方位的档案信息服务。
(四)提升图书馆档案信息化服务层次。图书馆的建立应该利国利民,宗旨是提高居民思想道德觉悟,提升国民素质。因此图书馆信息化服务的提升是图书馆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服务上,必须通过信息化提高服务的科学性和准确度,必须通过人性化给服务增加温度。从优化图书借阅流程,到丰富图书质量,再到提高读者在图书馆阅读时的舒适程度,都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提高图书管理水平,提高工作人员素质。第二,搭建读者信息沟通桥梁,使图书馆工作人员了解读者需求,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第三,严格图书材料审查机制,对于边缘书籍加强管理、推介。
[1]陈燕丹.基于大数据环境下图书馆档案的信息化管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04):152-153.
[2]庄玫,武丽娜.清华大学图书馆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创新与实践[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3(05):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