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档案员在我国应用的困境与解决路径分析
2017-11-25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庞玲玲
文/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庞玲玲
公民档案员在我国应用的困境与解决路径分析
文/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庞玲玲
作为We b 2.0时代的新兴产物,近年来“众包”这一概念档案学领域得以应用和推广,成为档案学界研究的热点话题。本文拟通过分析国内外已有“公民档案员”相关案例,结合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现状与特点,探讨“公民档案员”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与推广前景,并对其应用的困境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
公民档案员;档案众包;档案利用
作为Web2.0时代的新兴产物,近年来“众包”这一概念档案学领域得以应用和推广,成为档案学界研究的热点话题。赵宇认为,档案众包是指档案部门以互联网为基础,将自身所承担的信息资源建设以及相关服务的工作,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广大网络大众的做法。思考如何在Web2.0时代利用新技术与运行模式推动档案事业的创新发展,对我国的档案学理论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拟通过分析国内外已有的“公民档案员”相关案例,结合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现状与特点,探讨“公民档案员”在我国应用的可行性与推广前景,并对其应用的困境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
一、国内外案例分析
(一)国外案例分析。1.美国的公民档案员项目(Citizen Archivist)。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NARA)自2010年起,在主页上设置了公民档案员(Citizen Archivist)栏目,由此开发出多个版块的众包项目。公众可在线注册为虚拟志愿者,为国家档案目录制作标签(Tagging)、转录(Transcription)、评论(Comments)等,从而为档案提供个性化的元数据和信息,使得这些历史档案更容易在互联网平台上被检索到。除此以外,公众还可以参与编辑维基百科、照片上传分享等工作。这促进了档案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也进一步推动完善了档案信息资源的个性化和人性化服务工作。2.荷兰的众在参与项目(Velehanden)。荷兰阿姆斯特丹档案馆于2011年发起众在参与项目(Velehanden),与Picturae公司合作共同打造。Picturae公司根据阿姆斯特丹档案馆的需求,开发了velehanden这一众包网站。公众可以在网站首页的Projecten栏目中注册并学习如何参与该众包项目,并对自己特定档案进行添加标签、著录、建立索引等操作。为了吸引更多用户来进行众包,该网站还推出了一系列奖励措施。
(二)国内案例分析。1.辽宁省档案信息网“社会档案人”栏目。该网站设置有“期待您的参与”栏目,其中子栏目“社会档案人”中共链接了10条百度百科词条,允许公众对这些公开历史档案进行词条的创建和编辑工作。目前,通过词条只能浏览到有关历史档案的一些基本信息,无法看到对应档案的数字化扫描件。而数字化扫描件也只有部分能在辽宁省档案信息网上检索到。2.深圳档案信息网“互动交流”内容纠错功能。深圳档案信息网的“互动交流”栏目下的“业务疑难解答”“业务知识问答”和“在线访谈”三个子栏目设有内容纠错功能。公众可通过填写链接地址、页面截图或内容描述提出疑问或建议。该功能相对单一,公众间接地通过反馈建议参与档案网站建设,参与模式比较被动。
二、公民档案员在我国应用的困境
(一)上网数字化馆藏档案不足。以NARA的公民档案员项目为例,该项目实施的基础之一就是数字化工作。为了进一步促进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NARA于2014年启动了2015—2024年数字化战略,旨在到2024年完成全部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并向公众提供在线利用。我国各级各类档案馆已开展大规模数字化馆藏档案多年,但公众在档案信息网站上所能检索到的数字化原件只占据小部分。由于馆藏档案存量巨大,仅仅依靠档案馆自身完成效率低下。许多历史档案即使已完成数字化,将之转变成互联网上可随时共享的数字信息也是困难重重。
(二)缺乏相应的策略和框架。以NARA为例,公民档案员是其开放政府框架下的一部分。一系列的开放政府计划与行动将NARA打造为联邦政府重要的开放政府平台,建立了公民档案员、社交媒体、创新中心、历史社区等一系列品牌项目,在数字化开发与利用方面卓有成效,凭借优质可用的档案资源、以相对完善的技术与人文形式,推进公众与联邦政府的互动。反观我国,目前开放政府建设相对滞后,在现行政府信息以及历史档案的公开程度上还存在许多限制,因而缺乏相应的策略和框架,服务于共享数据项目。
(三)建设平台相对单一。近年来,各级各类档案馆逐渐开始重视微信、微博等中国本土社交媒体的平台打造。就目前情况来看,社交媒体平台的合作相对比较单一,也缺乏深度的档案信息资源的合作开发。将同一类档案信息通过不同的社交媒体平台上扩散给不同用户群,可以扩充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受众面,为公众提供更多元化和人性化的参与渠道。
三、解决路径
(一)加快数字化馆藏档案上网进程。结合我国档案馆现状,大规模展开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工作,加快档案上网进程。实现这一进程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与数字化公司的合作,合作开展数字化、按协议共享数字化成果,借助各领域技术尽快实现数字化馆藏档案上网。二是鼓励政府机构向档案馆移交已扫描的数字副本。
(二)建立统一的策略和框架。积极建设开放政府,优化转型我国的档案工作。制定我国公民档案员统一的策略和体系,具体包括战略目标、应用机制等,从而自上而下保证项目推动的科学合理。将公民档案员项目的实施建立在开放政府基础上,有助于以档案学领域推进开放政府建设,切实为公民档案员项目的实施带来了便利。
(三)加强与社交媒体平台的合作。通过与我国本土各类社交媒体平台的广泛合作,有利于针对不同群体,深度挖掘本馆馆藏,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网络档案信息资源。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传播平等参与的观念,让公众有更多的渠道以档案信息的生产者、组织者、传播者的角色了解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潜移默化地提高其档案意识。
[1]赵宇.档案众包平台的构建及运行机制研究[J].浙江档案, 2016(4):23-25.
[2]nationa larchives U.S.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EB/OL].https://www.archives.gov/citizenarchivist.
[3]NARA's Strategy for Digitizing Archival Materials for PublicAccess,2015-2024.
[4]周文泓,张宁.开放政府框架下档案工作的进展与展望——基于NARA开放政府行动的分析[J].山西档案,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