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信秋词鉴赏

2017-11-25

唐山文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原以为志士长信

林 菁

长信秋词鉴赏

林 菁

长信秋词五首(其一)

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1)长信秋词:又作“长信怨”,《汉书·外戚传》载,班婕妤以才学入宫,为赵飞燕所妒,乃自求供养太后于长信宫。“长信怨”由此而来。长信:汉宫名。

古往今来,痴怨者无数,一首长信秋词,写尽才女宫中无限悲苦凄凉,从宠妃到弃女的哀愁无从诉说,正如封建束缚下的闺人,壮志未酬的士人,他们拼尽一生,只为那个心心念念的人,苦苦追求,却终是不得。但所幸的是今日,在祖祖辈辈的悲哀中走出的艰难的道路,让我们拥有美好的未来,而我们,也必将期待光明的远方。

评:

夜来霜,落叶飞,梧桐兀自垂泪。秋叶又飘,飘来的,不是那龙车凤辇的声声呼唤,亦不是那汉宫天子的万千宠爱,只是那身世飘落的孤苦,那深居冷宫的悲哀。

霜入夜,落珠帘,冷月依旧泛清寒。薄寒入夜,于这样孤寂的秋夜,尾随着突降的霜雪,渗入这冷宫,映出镜中婕妤清绝的容色。

长信宫,婕妤怨。

她曾是汉宫殿上独耀的明珠;她曾获太后美赞“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她曾回眸一笑博帝王深宠;她也曾与那心爱之人携手作诗。原以为自己美丽的容颜会倾尽万千岁月的流逝,原以为傲人的才气会赢得宫人一生的仰慕,原以为在汉宫之中,她会永远是那个留在君王身边的爱妃……可所有的原以为,所有心心念念着的“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所有君王的深情错爱,在深宫中,终不会长久。

岁月催人老。婕妤双眉间已不再是当日的妩媚动人,面庞也不复昔日的青春,所有的过往美好,都消散在世俗的烟云中,终究敌不过岁月的摧残。色衰而爱弛。那个曾经深爱的他,早已忘却了你倾城的桃面,忘却了枝头那点点粉黛,终究冷漠地把那合欢之扇“弃捐箧笥中”。而赵氏姐妹那勾人魂魄的眼神、清丽动人的歌喉和婀娜曼妙的舞姿,终究倾倒了自己日思夜想的爱人……

他日熏笼玉枕荣华富贵,今日黯然失色无人问津;他日醉人回眸青春容颜,如今憔悴身姿面容珠黄。落寞的婕妤在凄冷的宫中日日无事,便只好夜夜卧听南宫清漏独响,而那凄清悲凉的漏声,偏偏无情地乘夜把那所有的繁华往事,美好时光,离愁别绪,寂寞痛苦,全部全部,都带来了,然后残忍地,一遍遍地,噬咬着冷宫里可怜的女子,彻夜难眠。

斌斌婕妤,履正修文。进辞同辇,以礼臣君。纳侍显得,谠对解份。退身避害,云邈浮云。

婕妤怨,闺人伤。

这一曲曲动人的闺怨悲歌,一声声凄切的幽怨琴声,亦诉说着漫漫历史长河中,几多女子在封建束缚之下徒自神伤,走向无尽的悲哀和痛苦中。失宠宫妃孤寂悲怨——君恩无常,见异思迁;征人妻子幽怨悲苦——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抑或是民间思妇别离苦情——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古之女子,从小必须裹足,却美称“三寸金莲”;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们的婚姻由不得自己作主;更有女子“无才便是德”,她们不仅没有平等的权利,还必须谨遵三从四德,“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闺人伤,志士恨。

宫苑里道不尽的哀愁正如同忠志之士说不完的悲愤。王昌龄一生并不得志,虽曾以轰动朝野的诗名和杰出的政治才能博玄宗赏识,然而就如同班婕妤一般,在帝王身边受宠的日子并不长久。他不懂阿谀奉承,更写了不少暴露皇家穷奢极侈腐败生活的诗文,受皇帝冷落;他敢于直谏真言,满朝大臣各自自保,唯有他为被罢相位的张九龄说话,却惨遭贬谪;他重视人才,不畏权贵,一篇《上李侍郎书》望李大人莫让有才人躲避,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却排斥了一个个有才正直的大臣,重用提拔了一批批钻营拍马的小人。有这样的人在,像王昌龄这样的有才之士如何得志?被小人蒙蔽双眼的皇帝,怎会看见忠臣志士为国为民的赤胆忠心?那些仁人志士们壮志未酬的愤懑和悲哀,又正如冷宫妃嫔不幸失宠的落寞和痛苦,他们怀抱着真诚的心,却终究被残酷的现实所破,埋藏在历史时空里的辛酸,几人知晓?

志士恨,古今同。

怨那男子有才不得志,女子无权空悲切。那些从古老的岁月中蜿蜒而来的悲怨,哭诉着千年的流害。跨过重重艰难,它终于缓缓走向了明媚。在那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未来,有那繁花似锦,朝霞如火,亦有那和风吹皱的如花流年和艳阳灿烂的锦瑟韶华。因而,我们愈加相信,纵使时光会将那昔日的美丽卷起而悠然长去,但望向远方的那抹因梦而荡漾着的烟波蓝必将永远留存……

泉州实验中学 362000

猜你喜欢

原以为志士长信
哲理漫画
西江月·百年华诞颂
长信宫灯
长信宫灯:光影婆娑中的汉代智慧
脊梁
萌宠不好当,小小的我承受太多
一切只是“原以为”
最好的礼物
任重道远
寸铁/卖国志士所见皆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