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只是“原以为”
2019-04-15廖芷晗
廖芷晗
摘要:刘磊的《行到水穷处》是一组极其适合细读的组诗佳作。本文从英美新批评的视野着手,运用细读法重点分析了该组诗的第一首,同时结合组诗的其他四酋,娓娓道出了刘磊在“行到水穷处”的抉择。漫漫人生,总有看似行到路尽的时候,该如何进行人生的选择,刘磊在组诗中将选择中面临的挣扎、彷徨描写得淋漓尽致,在诗的最后,不但告知了读者他做出的抉择,还告诉了我们面临抉择时的做法。
关键词:刘磊 《行到水穷处》 新批评 细读
原以为,人生坦途,遥遥望去,宽广无边;原以为,人生遥途,无羁无绊,肆意翱翔;原以为,人生旅途,景致怡人,我心依旧。而在这条宽阔的大道上行到路尽时,该何去何从?每个人或将有不同的答案。
三国时期的阮籍、唐代的王维、宋代的陆游都有行到路尽头的遭遇,却做出了完全不一样的选择。阮籍是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他“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这样一个狂放不羁、不拘礼节的人,经常独自驾车出行,而且任意驰骋,不沿着原有的道路走,每当走到“无路可走”的时候,他都会悲伤不已、恸哭流涕。因此,阮籍“哭路穷”。可是,路穷,就只能饮泣吗?宋代诗人陆游告诉我们:“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他在游山西村时也遇到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疑无路可走,柳荫深深,花团簇簇,眼前又是一村。这是陆游展现在我们眼前与众不同的思维与精神,他告诉我们,逆境中往往蕴涵着无限的希望。不论前路多么难行,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唐代诗人王维又给出了一种别样选择:“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在山间信步闲走,不知不觉中,已到了溪水尽头,似乎再无路可走,但诗人却感到眼前一片开阔,于是,索性坐下,看天上风起云涌。
三个时代,三位大家,三种选择。阮籍消极、悲愤、哀怨,以醉酒和沉默来对待人生;陆游心怀满腔爱国热忱,临终不忘《示儿》;王维半官半隐,远离尘嚣,一心向道,闲适而淡远。一念之间的选择,造就了未来人生的不同际遇。走到路穷时,该如何抉择?《行到水穷处》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刘磊的穷处抉择!《行到水穷处》是刘磊写的一组诗,第一首诗与组诗标题相同,原载于《诗刊》2011年1月号上半月刊。
“行到水穷处”是诗的主题,也是诗眼。刘磊用三节诗,一百个字,三个“原以为+转折”句式,在描绘出一幅精致唯美的山水景致图的同时,娓娓道出了他在路穷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让人看到了他的选择。
一、穷处遇阻
原以为,这条溪水是没有尽头的
但一朵山花挡住了去路
用一声娇嗔,止住了
淙淙的水声
这是本诗的第一节,是诗人旅途的起点。诗人漫步在山间,顺着溪流而上,心中窃以为这条溪水源源不断,该是没有尽头的,忽地,一朵山花从路旁伸延到山路,挡住了诗人前进的步伐,随着山风的吹拂,花枝颤动,似一声娇嗔,诗人的眼中再看不见前路,看不见溪水,也听不见淙淙的水声了。
“山花”“挡住了”溪水,“娇嗔”“止住了”水声。若溪水被山花所挡,水声为娇嗔所止,那该是因为山花乃近景,而溪水流向远方。娇美的山花就在诗人眼前,远去的溪水则渐流渐远,视觉上的远近,导致溪水被山花所挡;花枝乱颤的“娇嗔”就在诗人耳边,淙淙的水声逐渐消逝在风中,近声清晰,远声模糊,听觉上的近远,使得水声被“娇嗔”所止。那么如果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酒不醉人人自醉”,也未尝不可,诗人被这朵山花吸引,一声娇嗔更是让他心神荡漾,以致眼里看不见溪水,更听不到水声,眼前浮现的只有这朵山花,耳中可闻的只有这声娇嗔,正所谓世间风景万千,我只愿为你驻足。
诗人运用含混的手法,将本诗的张力尽数显现,同时有意对语言加以违反常规的使用,并把在逻辑上不相干的甚至是对立的词语联结在一起,使之互相作用,互相碰撞,将张力发挥到极限。试想,山花如何能挡住溪水,娇嗔如何能止住水声,自然是因為诗人愿意将视线凝聚在山花上,愿意让娇嗔充盈在耳边。这条溪水这条路,诗人有无限憧憬,有无比的信心,他自信地以为溪流可以无限地延展,山路可以任意地攀延,人生可以按照他期待的轨道前进,不想,一朵山花,一声娇嗔,一种别样的美好出其不意,犹如当头棒喝,醍醐灌顶,让诗人开始对人生有了另一种思索。
二、驻足沉思
原以为,云是没有家的
原来就从山坳间升起
从一间茅屋里
阒寂地
这是本诗的第二节,既是诗的承接部分,也是诗人心境的转变。原以为,天上的白云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原来不是,“白云生处有人家”(出自杜甫《山行》。此处是“深”还是“生”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取“生”,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山坳间的茅草屋就是云升起的地方,尽管孤寂。
本诗中的“云”让人更愿意将其当成是一种象征意象。唐代诗僧贾岛在《寻隐者不遇》中,一句“云深不知处”,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这里,想来诗人以白云自喻,一方面或因其经历,诗人自年少始或许经历过四处漂泊、居无定所;另一方面,好男儿志在四方,诗人或许向往那种自在无羁的生活,渴望不受束缚的闯荡,且也不无自诩拥有如云般高洁品行之意。但,这不过是原以为,诗人在为山花所挡后,渐渐生出了寂寞,开始质疑这种看似无家可归,却四海为家的生活。因为,家是华夏儿女永远的港湾。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注重“修身齐家方能治国平天下”,“家”是中国人磨灭不掉的印记,它承载着所有国人对生活的最终幻想和归属,诗人显然也逐渐认识到了这一点,不再一味艳羡所谓的毫无羁绊,所谓的自由飞翔。或许,做一只风筝也不错,在天空肆意翱翔,身后始终有一根线连着家,连着家人。
三、落花解意
原以为,清风吹过不会留下痕迹
但一场花瓣雨不期而至
轻轻拂了拂衣衫
就铺满了山径
这是本诗的最后一节,昭示了诗人心路历程的尘埃落定,也揭开了整首诗的谜底,让人豁然开朗、恍然大悟。清风吹过,看不见摸不着,也以为不会留下痕迹,然而,漫山遍野的山花翩翩起舞,花瓣纷纷扬扬,像是一场花瓣雨,轻轻拂去落在衣衫上的花瓣,却发现,花瓣已然铺满了整个山径。
由此看来,“清风”似乎不仅仅是拂过时水波都不兴的清风,好比“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首词中描写的天上意象,并非单纯是对天上景致的描绘,而是对人间现实和诗人感受的隐喻,其整体又构成了当时社会文人心境的隐喻。本诗中,清风像是诗人心境的隐喻,因为细细看来,清风似乎并不是那么简单。有一首歌的歌词这样写道:“爱像一阵风,吹完它就走,这样的节奏,谁都无可奈何。”爱情和风在这里有了联结点,他们有一个共通的地方——不可触摸,只能感受。再看看前两节诗,“山花”“娇嗔”‘云”“家”,再看看清风之后的“花瓣雨”,顿时让人恍然大悟,原来是美人如花,花不迷人人自迷,哪里还顾得上溪流呢?这清脆的娇嗔如何是哗哗的水声所能比的呢?这样的美人甚至让诗人独闯天涯的心有了安定的念头!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连水都吹不起涟漪的清风,又怎能将花瓣吹落,甚至铺满整个山径呢?原来“花瓣雨,像我的情衷;花瓣雨,飘落在身后;花瓣雨,就像你牵绊着我”。清风吹过,美人途经,表面云淡风轻,内心狂风骤雨,表面不动声色,实则心花怒放,这样的心境交汇成漫天的花瓣雨,零落至满地的红粉裳。是山花?是心花?不得而知,诗人的内心交织在一片粉红的色彩中绽放,绚烂非凡。本以为这样的相遇会像清风拂过般不留半点痕迹,哪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不期而遇地邂逅,一场花瓣雨的降临,让诗人似乎有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恍然,如今,这个如山野精灵一般的女子已经占据了整个心田。诗人桀骜不驯的心,似乎有了归属;诗人乘风破浪的豪情,似乎有了不一样的释放。原以为的不留痕迹与花瓣雨带来的强烈震撼形成强烈的反差,冲击着诗人的内心,而象征着浪漫与美好的花瓣雨,尽管不期而至,想来诗人是欣喜于这样的邂逅的。至此,诗人终于做出了他的穷处抉择,无所谓对错,只因有不一样的风景!
四、合而为一
《行到水穷处》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诗的字里行间相反与相对,诗的词语在相辅相成中共存,这些字词构成了诗人心境的复杂起伏,最终归于平静。
《行到水穷处》和其他四首诗(《春江花月夜》《月夜》《九月之三》《玉兰》)共同组成了同名的《行到水穷处》组诗。《行到水穷处》是组诗的第一首,它高度浓缩,具有“总论”的性质,是组诗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归宿。
第一首完全可以单独成诗,它暗示了诗人行到水穷处的心理变化,并上升到了对人生的思考,还由此找寻到了人生的方向。但是,诗人仍然心有千千结,因此,《春江花月夜》开篇便写:“要怎样流向你”,在经历了第一首的纠结后,诗人坚定了自己所选,只是“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哪怕是最终抱得美人归,在内心深处还是有些不确定,就像诗中写的“这江水,将流向哪里”。在爱河中,诗人患得患失,“我们的爱是有尽头的啊/纵然此刻缠绵,思念”,思来想去,却总也理不出头绪,任由愁上心头,“寒霜一样铺满”。同是春江花月夜,唐代诗人张若虚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同时寄寓着游子思归的离别相思之苦,而诗人却在这美好的夜里任万古的忧愁缠绕,让行到水穷处的后续情愁淡淡延展。
“谁不曾在月夜徘徊”,诗人在《月夜》里,依旧犹疑不决,内心的拉锯愈演愈烈。梧是雄树,桐是雌树,梧桐同长同老,同生同死,象征着忠贞的爱隋,然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只愿君心似我心,不受离愁苦。但每个身在爱情中的痴男怨女,又有谁不曾服下爱情的“解药”或者“毒药”?诗人内心的犹疑让自己不断陷入苦闷。遥想千年前的杜甫也在月夜借看月而抒离情,果然,“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九月,我想回到最初,想把自己从牛角尖里拔出来”,在《九月之三》中,诗人迫切想要去掉心中的阴影,想回到那个纯真无邪、无忧无虑的时代,还特别强调,是在九月,提到九月,“每逢佳节倍思亲”便浮现在脑海,思乡怀亲之情每遇佳节良辰,便会加倍,这种怀念让诗人从阴影中释放,用深深的一口气将阴霾呼出,坚定了爱的决心,“我们用爱固守,顽抗/拒绝分离、猜忌、逼近的痼疾/拒绝老去”,真爱可以战胜一切!《九月之三》即是诗人决心的昭示。
《玉兰》是从回忆的枝头走失的美好,跟盛放在枝头的“山花”一样,诗人惊鸿一瞥之后便念念不忘,诗人珍惜她的华丽绽放,也怜惜她的凋零枯萎。诗的最后说:“你在季节深处枯萎的部分,我只能用想象来补偿。”这是本诗的末尾,也是组诗的结束。前一首昭示决心,这一首坚定信念,无论是开放或是枯萎,我心依旧!本诗不仅是承接,也有着呼应,在不远处的第一首诗中,路穷遇山花,娇嗔惹人怜,信步云深处,寂寂思归时,清风知我心,花瓣舞成雨。这些美好的事物,诗人无比珍惜,然而完美的爱情只存在于传说中,美好中的缺憾,诗人决定用想象来补偿。缺失和遗憾并不能阻止诗人追求美好的事物,已经坚定的选择也不会轻言放弃。
诗人将第一首诗及组诗都以《行到水穷处》为题,简单的命题却透露出不简单的蕴涵。或许是与王维一样同在水穷处遇阻,或许,在面对选择时,王维“坐看云起时”的悠然自得和顺势而为让诗人生出了一些感慨。原以为,诗人行到水穷处后,做出了与王维一样的选择,与他抱有相同的人生态度,然而,事实似乎并非如此,对王维坐看云起时的随性,诗人可能有一些羡慕?可能还有一些不赞同!王维是因看透仕途的艰辛,想要超脱尘世,学庄信道,他的人生态度是恬淡的、任其自然的;而詩人却不同,他充满信心,对人生有着无限的憧憬,却被一朵山花挡住了去路,从而面临选择。实际上,从组诗中也可以看到,诗人在历经抉择时,内心充满了纠结与拉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这是王维在路穷时的豁达,他的一切是那样地自然,山间流水、白云,无不引发作者无尽的兴致,遇到一个林间的老叟,也能与之畅谈到忘了回家的时间,足见其悠闲自在,也可见其随意。而诗人刘磊于水穷处邂逅爱隋,这样的突然,与他之前的憧憬大相径庭,于是他挣扎、彷徨、无所适从、患得患失,在承受了巨大的内心波动后,他毅然做出了抉择——拾取爱情!在坚定了自己的心后,诗人并非以“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心态放任自流,他思考,他争取,他勇往直前!人的一生中面临无数种选择,爱情只是其中的一种。爱是上天赋予每个人的能力,爱情几乎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阶段,也许没有爱情,人生同样可以很完美,但是,当爱情来临时,我们该何去何从呢?我想,这就是《行到水穷处》馈赠给读者最为珍贵的礼物——不刻意找寻,但当爱情靠近时,不盲目抗拒,不一味抵挡,跟着自己的心走,它会给你最真的答案!而一旦做出决定,就不轻言放弃,不随意退缩。或许在爱隋的道路上,有坎坷,有荆棘,然而试想,当你遇见浑然天成的交集时,错过是一件多么可惜的事。“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或许,不只是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