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超越

2017-11-25于凌炜

新东方 2017年5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总书记传统

于凌炜

习近平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超越

于凌炜

习近平总书记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促使中华大地兴起了一浪接一浪的传统文化学习和研究高潮。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庞杂,但各种文化在和而不同中发展,在相互交流中融合,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其精华部分,历久弥新,闪烁着永恒的价值生命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本着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和“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科学态度,将传统文化精髓融入到国家建设的方方面面,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完美“超越式传承”,开启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运用传统文化展现治国理政情怀的新篇章。

传承;传统文化;超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1]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中国有着保持几千年绵延不断的文化历史记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因素。习近平总书记说:“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他们提出的很多理念……至今仍然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2]中华民族包括五十六个民族,这决定了中国文化的内容宏富、形式多样。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庞杂,但各种文化在和而不同中发展,在相互交流中融合,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其精华部分,历久弥新,闪烁着永恒的价值生命力。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传统文化问题,多次强调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给我们治国理政提供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他要求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要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正确态度,对传统文化进行“超越式传承”。

习近平认为“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其治国理政的许多新思想新理念,都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一、习近平对“天人合一”文化的传承与超越

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我国传统文化提倡的“天人合一”理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哲学基础。“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把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看成是一个相互联系、和谐平衡的有序运动过程。如果人类活动打破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造成了人与自然之间秩序的紊乱,人类就会遭遇到许多难以预料的灾难与不幸。《周易·乾卦·文言》中“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的思想奠定了“天人合一”理论的基础。孔子的“知天命”“畏天命”、道家强调的“顺天”、荀子强调的“参天”等思想,都暗含有要求人们顺应自然社会的客观规律,强调天人之间的协调发展的意思。《韩非子·五蠹》云:“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妇人不织,禽兽之皮足衣也。……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这里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多,供人类利用的自然资源会逐渐匮乏,强调了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们要加以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北宋张载《西铭》中“民吾国胞,物吾与也”的思想,指明了万物与我同类,物我一体的哲理,把“天人合一”理论发挥到了极致,指出人类要以自然为同类和朋友,关心和保护自然,争取让自然为人类带来更多的幸福。这是一种全新的生态伦理观。这种新的天人观对于解决我们今天面临的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危机、可持续发展能力衰退等问题,具有积极的学习与参考的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传统“天人合一”文化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为党的执政方针,并把“美丽中国”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这一目标继承了“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思想,是对“天人合一”发展理念的传承和创新。习近平同志一直倡导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理念。他指出,我们要尊重自然,今天我们所作的一切都要从客观实际出发,顺应和尊从客观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强调:“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3]。马克思指出:“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4]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丰富了“天人合一”理念。

二、习近平对“群体和谐”文化的传承和超越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普遍追求的一种最高境界。因为“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睦、和谐,并把它深深溶化于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5]中国传统哲学崇尚宇宙的统一性,主张不同事物间的和而不同、和谐相处,这些思想让西方哲学家赞赏不已。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向来讲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指出了人与人之间要和谐相处。孔子认为,作为君子,要有宽广的胸怀,能够尊重不同的建议,容纳不同的见解,既要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又不让差异成为人们之间和谐的障碍。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或者说“和为贵”思想,形成了中华文化宽厚容忍、兼容并蓄的优秀文化传统,使得中华文化异常博大精深,这同时也是为什么自古至今以来外来文化只能对中华文化起到一种补充作用,而不能完全取而代之的原因之所在。江泽民在访问美国布什图书馆时说:“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即和合、和谐、中和的思想。他说:“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个体与群体的和谐,这种‘群体和谐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直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也是中华民族的理想所在”。习近平总书记认为,中华民族早在2000多年前就认识到了“和谐共生”的道理。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对待不同国家的文化形态,我们决不能只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是要深入事物的本质中去了解它们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尤其要去领会其中包含的人文思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等古代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要求我们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而不是对抗,各种文明都应该以宽容的价值理念来对待不同价值观念并存于这个世界,更不应将某种单一的原则强加给别的文明。在2014年5月的国际友好大会上习近平说:“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7]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和众多宗教,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明,每一种文明都是人类共同的宝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沿着和平发展道路走下去,这对中国有利,对亚洲有利,对世界也有利,任何力量都不能动摇中国和平发展的信念。”[8]“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霸世界的基因,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7]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甚至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正在于这种伟大的“群体和谐”思想。现在我们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大力倡导和谐文化,力争通过和谐文化建设,减弱或消除各种摩擦和冲突,实现社会美好和谐,这显然是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思想现代价值的充分彰显,是中国传统的“和”文化在现代的具体实践。习近平总书记以其深厚的国学积淀,对“群体和谐”及内容功能的科学概括,使我国传统“和”文化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三、习近平对“大同之道”文化的传承和超越

儒家文化所提倡的“大同之道”,是实现人的全面自主发展,引导全人类走向平等互助、共同富裕、人人幸福的最高的社会理想追求。儒家大同世界思想首先见于《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故谋闭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孔子所指出的“仁者爱人””泛爱众”的“大同之道”,成为中国人几千年来的美好愿望,是东方的“理想国”,是全人类向往的理想社会。

可以看出,儒家的大同世界是基于完善人性而对人类理想生存空间所做的设计和构想,其所构建的理想世界是以道德为核心,把道德看作是社会协调的主要的甚至是惟一的支柱。显然,这种社会理想模式缺乏现实性,在理论上也很薄弱,但对现代人类来说,它有其合理的内核。从当代社会实际看,人类社会危机无不源于利己主义与狭隘立场。如果人们都以个人利益为目的,人类将永远处于纷争和混乱之中。而要想放弃自我中心主义,舍小利而取大义,恐怕道德回归是必不可缺的。因为,只有在道德力量的指引下,个人与社会才会真正地融为一体,私有观念将不复存在,社会各成员之间才会相互信任、亲密无间、团结合作,而这正是人类实现大同理想的精神基础和必由之路。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想,对人类终极理想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今天,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显然蕴涵着现代人对传统文化中“大同”思想的认同与传承,是我们对理想社会状态的构想与追求。

毛泽东曾这样描述他心中的大同社会:“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唯一的路是经过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10]他的思想为我们国家向大同社会前进指明了方向。继毛泽东后,邓小平为我们实现共产主义“大同之道”,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构想和目标。为此,我们同心同力,奋勇向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我们传统文化原有“大同之道”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梦”的重要思想和执政理念,提出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六个范畴。

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强调“天下为公”“大道之行”等思想。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赞扬了孙中山先生的“天下为公”思想。他要求大家学习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的情怀,争取向孙中山先生一样,以 “天下为公”为最高思想境界,力争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

2013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把中国梦同周边各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地区发展前景对接起来,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他在国际交往的多种场合一再重申:“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中国梦是奉献世界的梦”。他认为,“求大同”是“中国梦”的最高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大同之道”思想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又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任何一个民族都会有其传统文化,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精神上的万里长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1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既具有民族性的深厚底蕴,又具有现代性的理想价值。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价值在于与现代的结合,只有与现代充分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才能在今天显示出鲜活的价值,焕发出新的活力,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本着“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和“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科学态度,将传统文化精髓融入到国家建设的方方面面,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完美“超越式传承”,开启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运用传统文化展现治国理政情怀的新篇章。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

[2]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4-02.

[3]乔清举.心系国运 绿色奠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思想[N].学习时报,2016-07-28.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77.

[5]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03-30.

[6]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23-524.

[7]习近平.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4-05-16.

[8]习近平.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6-29.

[9]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N].人民日报,2014-02-26.

G120

A

1004-700X(2017)05-0035-04

本文系2016年海南省社科基金课题“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HNSK(YB)16-9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共海南省委党校)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总书记传统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时局图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把对总书记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工作动力
习总书记“下团组”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