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7-11-25李辽宁
李辽宁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李辽宁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报告回望过去,展望未来,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整个报告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对中国的发展现实作出了重要的新判断,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新思想、新目标、新举措。这些新判断新思想,对于中国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也是中国对于世界和平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贡献。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类命运共同体
举世瞩目、万众期待的中共十九大召开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该报告内容丰富,气势磅礴,高度概括了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从战略上描绘了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中国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方略和战略规划,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对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报告》的内容结构和基本逻辑
《报告》的基本逻辑是:新时代凸显社会新矛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历史性成就,主要表现在: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这些都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新矛盾展示我党新使命——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伟大工程,要结合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来进行。
完成新使命需要新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面对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贯彻新思想确立新目标——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安排,先后提出“三步走”战略目标和“两个百年”目标。新的战略目标是: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实现新目标需要新举措——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此,必须坚持“五位一体”,根据新的实践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进行新的战略部署和安排。这就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落实新举措需要新保障——为了保卫和巩固发展成果,需要有强大的保障体系。为此,需要在国防和军队、祖国统一、对外交往、党的建设等方面加强建设,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在以上逻辑中,新保障与新举措是密切相连的,也可以看作是新举措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报告》的十个重要新思想新论断简析
在《报告》中有很多的新思想、新论断,这些都是本次会议的亮点。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
第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在党的发展历程中,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先后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理论成果,这些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将进一步丰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二,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这一论断对于判断当代中国的国情民情具有重要意义。在此之前,关于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表述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表明,经过40年改革开放,社会主要矛盾超越了过去“解决温饱”的水平和层次,进入到“追求美好生活”的新境界。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第三,在推进“四个伟大”中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从内涵上看,“四个伟大”是内在一致的,其中“实现伟大梦想”是战略目标,“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是“实现伟大梦想”的战略支撑,二者内在统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从作用来看,“四个伟大”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第四,把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十八大修改《党章》时,对于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表述强调,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此次报告中,习近平说,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中国发展条件,强调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显然,这个目标更高,难度更大,也体现了我党面对新环境更加自信。
第五,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报告》强调,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不再把GDP作为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更加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方式和动力。这不仅是发展理念的更新,更是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的重大理念进步。所谓“现代化经济体系”不仅意味着处理好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也不仅是重申扩大开放的思想,还意味着包括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以及税收制度、金融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其中,质量、效益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关键着力点。
第六,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这些论述,对于始终加强和巩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持共产党的人民性,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七,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报告》指出,同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化,力争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军队是国家安全的维护者,是体现国家综合实力的“硬力量”,须臾不可忽视。这里的关键在于“一流”。所谓“一流”的军队,应该包含军队在三个方面是世界一流的,即质量建设一流、军事人员素质一流和军队国际影响力一流。随着中国军事实力的强大,中国将进一步提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能力。
第八,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报告》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受到不同思想观念的诘难:有的从“左”的方面提出质疑,认为改革开放是在走资本主义道路,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扩大、社会分配不公、部分官员腐化堕落等社会问题;有的从“右”方面认为,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成就,是因为借鉴了西方先进理念和文化,但是还不够。之所以出现社会问题,主要是因为向西方学习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学习,最好是“全盘西化”“搞多党制”。对于这些论调,习近平明确提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这从思想上解除了人们心中的疑虑,也排除了国外对于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的担忧。
第九,坚定推进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报告》指出,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只有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化标本兼治,保证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定不移开展“打虎”“拍蝇”“猎狐”,全面从严治党取得卓越成效,社会风气明显好转,党群关系得到显著改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进一步加强。但是,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不能有丝毫懈怠。
第十,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越来越走在世界舞台的中心。与此相对应的是,国际社会对中国在处理世界重大事务中发挥作用的期待也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坚持怎样的全球治理观极为重要。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强权思维和霸权逻辑不同,中国一贯坚持和平发展的理念,坚持用协商对话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反对用武力和武力威胁处理国家和地区冲突。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彰显了中国坚持世界和平发展的理念和智慧。事实上,当今世界的很多问题,比如应对气候变暖、预防和抵抗重大流行性疾病、反对恐怖主义、维护网络安全等众多事务,仅仅依靠一两个国家是完全不能胜任的,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的提出,对于推进全球治理向良性方向发展,优化和改进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三、以《报告》精神为指导推进各项工作的着力点
《报告》内容丰富,对于各项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贯彻落实《报告》精神,需要从更新思想观念入手,开展学习宣传活动,凝聚社会共识;以新标准衡量工作,查找问题和不足;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制度化和规范化发展;强化过程监督,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党的建设,为各项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第一,广泛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全社会要广泛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一是要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的学习教育和素质提升。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作用,通过“三会一课”、专题讲座、报告会等方式,加强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培训学习,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二是加强对广大群众的普及宣传教育。通过政策宣讲、理论讲授等方式,释疑解惑,激发民众对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内容的关心和关注,提高其参与热情。三是发挥媒体的作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第二,以“新时代”标准衡量各项工作,查找工作中的新矛盾新问题。
矛盾推动时代进步,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进入新时代,中国面临的主要社会矛盾已经发生变化,这要求我们以新矛盾下的新标准考察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工作,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群众答应不答应”“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查找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坚持群众路线,积极从群众中汲取智慧资源,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以问题为导向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社会治理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处理好多方面的关系;社会治理是动态性工作,需要根据形势发展不断更新工作方法。为此,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即“纲举目张”,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下大力气抓好发展方向和发展战略的问题。二是要统筹协调推进,即学会“弹钢琴”,综合考虑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的情况和特殊矛盾,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三是加强制度建设,把工作理念、工作要求、工作经验转化为制度和规范,不断优化工作体制和机制,推动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第四,强化过程监督,保证各项工作持续快速健康推进。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提高制度的执行力,需要强化工作的过程监督。从监督方式来看,包括党内监督、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等,要根据不同工作的内容、性质和规模,采取不同的监督方式。从监督过程来看,包括前期监督、中期监督和后期监督等不同阶段。在前期,重点监督工作目标、工作程序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在中期,重点监督工作进度、制度的执行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在后期,重点监督工作质量、工作成效和社会影响。通过过程监督,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保证各项工作持续快速健康推进。
第五,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为完成各项工作提供强大组织保证。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首先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为此,一是要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二是要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加强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专业教育和业务培训,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能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三是要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四是要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吸收优秀社会成员加入党组织,不断增强党的生机活力,为完成新时代各项工作提供强大的组织保证。
(作者系海南大学教授)
D616
A
1004-700X(2017)05-00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