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原因与对策浅议

2017-11-25何红娟母小琳

长江丛刊 2017年30期
关键词:文明生态制度

何红娟 母小琳

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原因与对策浅议

何红娟 母小琳

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到人民的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报告从传统的“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转变,从制度上把生态文明融入到社会生产力内涵之中,为生态文明的发展提供制度与理论支撑。从观念和制度层面探求走向生态文明的成熟之路,实现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和谐运转。

生态文明 生态问题 应对策略

一、对生态文明发展的历史脉络把握

(一)生态文明意识在世界范围内从沉默到凸显

生态文明一词是伴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而逐渐显现的。“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比工业文明更先进、更高级的文明,它既是工业文明的继承又是工业文明的发展”[1]。继十八世纪工业文明之后一百年时间,生态命题出现了,但在如日中天的工业文明压抑下,生态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一个比较隐晦的概念不被人们所提及。直到1962年著名的海洋地理学家蕾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才打破了理论界这种故意的后知性,公开的向“向大自然宣战”、“征服大自然”的理念叫板。自此在西方才引起了持续不断的“生态热”,也促使各国学者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生态文明的研究上。由于世界各地工业文明发展速度与程度不同,生态文明意识的发育时间也就不同。纵观历史,与欧美国家相比,生态问题与生态文明在中国的提出、热议更晚一些。

(二)生态文明意识在中国从凸显走向成熟

中国古代文化中不乏“天人合一”、“万物有情”的生态文明思想,但是我们大踏步改变旧的经济风貌之时,也用沉默应对了传统中这些优秀的认知。直到1972年中国政府派代表参加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才开启了我国关注生态问题的航程。十八大报告给予了生态文明充分的重视,将生态文明作为一个新亮点、新提法提上了日程。同时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制定和完善,既体现了我们对生态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也体现了我们应对生态问题的行为不断地走向成熟。

二、生态问题出现的原因浅析

(一)供给有限和需求增长的极大反差

环境问题的本质是社会公平的问题,它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社会公平失衡不断凸显的结果。在前工业文明时代,人们认为物质、自然、资本都是无限的,认为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是随着后工业文明的到来,面对资源消耗的加速,人们开始渐渐修正资源无限论,认识到了资源是有限的。市场经济的责任是发展生产力以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需要,但资源供给的有限性所导致的产品输出的有限性和人类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从此开始了无休止的纠缠。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人与其自身发展的关系,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所凸显的环境问题实质上体现的是一种经济与道德协调不力的矛盾关系,关于生态问题的呼吁长时间以来都在经济胁迫下沉默。我们纵容着那种饮鸩止渴、得不偿失的发展行为,史上伟大的工业文明行动自此变成了黑色的文明。当黑暗离我们越来越近的时候,我们关于绿色的冥想才开始了激烈的讨论并且付诸艰辛的努力。市场经济在利润的诱导下极力的排斥着这种人为限制,到处演绎着供给和需求的极大反差。这种反差使得市场难以自发的调节生态系统,使市场调节失灵现象频频发生,导致环境资源配置低效或无效。

(二)生态意识与生态行为的知行脱节

任何先进思想理论若不能落实到人民群众的实践中,都只具有潜在价值而不能对历史进步发挥实际推动作用。因此,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知行合一,真知实行。每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有支持其繁荣的内在精神动力与指导思想。支持农业文明时代的是辛苦劳作、五谷丰登的黄色文明经典;支撑工业文明时代浓烟滚滚的是追求GDP和物质享受的黑色经济厚黑学文化;而支撑生态文明的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及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2]的理念。

(三)市场趋利机制同宏观调控的衔接不力

寻求利益是市场经济得以发展的基础,在利益的刺激下,市场经济表现出了更多的弊端。而我们的制度法规就是针对市场经济所出现的弊端的一种宏观把控。制度在一定范围内能够及时的发挥作用并对问题进行规整,但是,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会严重削弱制度的规范功能,冲击制度的严肃性,从而诱使市场失灵。政府“看得见的手”一定程度上可以矫正市场失灵的现象,但是任何形式的宏观调控都具有滞后性、迟缓性,我们针对问题所提出的宏观调控方案处于一种被动地位,无法做到防患于未然。制定落实政策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总是需要接受时间的检验才能不断趋于完善。这往往也会给问题留一个很大的生长空间。我们最初针对问题所提出的制度安排总是试探性的,并且力度较弱、目标模糊,常常缺乏精确的、数字化的工具性语言,导致政策无法落实到具体行为体上。

三、缓解生态问题的设想方案

(一)转变发展观念,用科学发展观引领认知素养

科学的认知素养首先得益于合理的观念,文明的行为往往需要科学的认知素养做指导,才能使得理念融入到行为当中。首先生态法应成为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在此基础上促使认识层面和行为层面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指导人们的行为。从工业文明背景下为经济牺牲一切的行为到思考经济和生态同步增长的嬗变首先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换,而进行观念上的疏导与创新是缩短转化期的可行之举。首先,必须提高对我们生态问题的认识能力。认识生态问题主要是指对生态破坏的程度,资源枯竭的程度应该有一个适当的理性把握,我们应该促使人们去关注类似的问题,最主要的是通过舆论媒体宣扬,使他们对生态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其次,提高对政策法规的理解能力。广大民

众只有把对政策的内在理解很好的融化为个体的法律意志,进而外化到行为中去,才能达到真正的观念转变。对于政策法规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的知识水平,因此在全社会进行环境知识教育,引导公民对生态文明产生一种自然信仰将成为环境工作的重中之重;最后,通过完善立法、严格执法改善公民生态文明意识缺失的状况。行动是受观念支配的,在我们谋求人与自然相统一的过程中,公民的内在观念是支配其行为的绝对力量。然而观念的形成除了舆论的引导、个人的主动养成外,还需要社会通过立法、执法来加以引导。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相互补充与配合以实现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

(二)完善法律建设,用制度文明规范经济行为

生态文明包括较强的生态意识、良好的生态环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完善的生态制度[3]。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制度建设的作用,并且在建设中不断地细化条目使其日趋完善。在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上,生态要求必须成为市场资源配置的必要依据。具体操作上,首先,必须使得生态理念融入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其次,必须加强各种制度建设。因为制度文明标志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是人类文明的最终走向,因此需要在各方面完善制度设立以提高生态建设的可行性;最后,在制度逐渐走向完善的基础上,应该完善法律奖惩机制。明确法律奖惩的范围、领域,强化法律的奖惩力度,促使法律适用的广泛化,从而减少法律缺位、空位现象。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用生态生产创造经济辉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迅速,经济发展成就巨大,但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走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不理智道路。当我们无法克服技术的异化并且无法抵制住亲近自然的本能之时,才深刻认识到人类应该摒弃“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4],追求一种更高级的可持续文明。只有彻底的转变以往的不合理发展方式,我们才能减少大自然对我们的惩罚,才能更好地享用文明成果。同时生态产业作为一种前提产业,应该在社会总产品中占有重要的席位,要彻底改变现在生态产品稀缺、高价位的现状,使得生产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目前我们只有通过转变生产方式,才能改变污染局面。所以我们应该全力响应十八大的号召,很好的贯彻落实十八大的精神,将生态文明与现代化建设并举,走一条新型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道路[5]。

[1]王学俭,宫长瑞.生态文明与公民意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2).

[2]胡锦涛.坚定不移的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中产当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7/c_113711665_9.htm,2012-11-17.

[3][英]霍布豪斯.自由主义[M].朱曾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4.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520.

[5]严耕,林震,杨志华,等.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48.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何红娟(1989-),女,甘肃庆阳人,硕士研究生,助教;母小琳(1976-),女,陕西韩城人,硕士研究生,讲师。

猜你喜欢

文明生态制度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党的领导制度是居于统领地位的制度
长抓政治生态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