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化教学模式下的《装饰设计》课程教学研究
2017-11-25王倩
王 倩
基于项目化教学模式下的《装饰设计》课程教学研究
王 倩
项目化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共同研究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进行开展教学活动,基于项目教学工作过程使学生在项目情境中学习到职业技能,同时体会到企业的整体工作流程。本文将通过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模式作为出发点,对《装饰设计》课程教学在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中进行具体的探讨和分析,通过详细的分析装饰设计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打造出一条工学结合、学校和企业间结合具有独特优势又不同于其他的人才培养道路。
项目化教学 装饰设计 教学研究
项目化教学作为“行为导向”的教学法之一,是通过完成项目给予的任务作为出发点,运用知识理论和实践二者相结合,鼓励学生共同自主参与、团队协作、追求创新的一种新形势下的教学模式。它相对传统教学方式是有一定差别的,不是单一形式下教师拿着教材讲解课本内容,而是将传统的教与学进行分解成具体的项目案例,然后采取调查研究、资料整合、方案构思等项目最终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设计方案。装饰设计是更偏向于方案设计的可行性,项目化教学模式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广泛被一些高职院校所接纳和采用。近年来,某些高职院校装饰设计专业项目化教学处在瓶颈期阶段,因此,教学模式的改变成为了人们讨论的热题和焦点。
一、装饰设计的主要项目形式
第一,虚拟项目又称命题项目。是由任课教师规定场景和策划项目要求,学生通过结合课程所学到的专业知识进行设计项目的选题,按照指定的要求完成设计项目;第二,实际项目。部分高职院校通过和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从而让师生参与到真实的项目中,还有部分学校是通过成立工作室和实验中心建设来带动项目化教学模式的;第三,竞赛项目。竞赛项目的主要特点是真实性、适时性、有偿制的体现,这样能激发学生自主积极创造性,能极大程度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真正的实现以竞赛促进教学[1]。
二、项目化教学下装饰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设计效果轻视设计内涵
在项目化教学模式实施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将装饰设计的最终视觉效果作为关键的出发点,从而忽略设计过程中经验的积累和项目设计的合理性以及施工后期的可行性等现实问题,还有部分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不能用心的思考设计理念以及设计的内涵,只是一味的盲目跟从,模拟项目形式居多,使其缺乏项目典型性和真实性。
(二)重视实践轻视理论知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传统的理论知识认识和掌握程度明显不足,总是抱着理论基础知识对装饰设计无关紧要的态度,认为只要多读多看有关设计的时代前言咨讯或者是一些新时代下的高端设计成品就能够完成自我的项目设计。教师在装饰设计的课程教学导入中,利用各种图片、视频、课件、文字等表现形式进行讲授和交流,致使学生对理论知识部分失去学习兴趣,将项目演练和课程最终成绩作为重要的关注点。由此,理论基础知识成为了装饰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软肋,然而由于缺乏深厚的理论基础知识作为作品设计的支撑,学生在其创作过程就只能依靠借鉴的形式模仿他人的设计作品,导致设计作品空有形式,而缺乏真正的内涵。
(三)重视视觉轻视项目局限性
真实项目化教学模式优势是显著的,能让学生真正的亲身体会和参与到项目的整个创作过程中,但其在教学的过程中是存在一定的限制的,装饰设计课程是要进行分时段的,单门的课程课时安排是4周,并且由于不同的班级上课时间的不一性造成班级教学进度和相对的项目进度不能保持一致,从而影响教学的最终效果。同时,在项目化教学模式中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采用最为广泛的方式便是“过程评价+效果评价”的方式,其有点显著但也相应的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学生过于重视最终呈现的效果,从而忽略在学习过程中的积累、团队合作的项目每个学生的工作量没有落到实处等问题[2]。
三、装饰设计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的改进措施
(一)合理设置项目形式
装饰设计专业的课程类型由基本的两大类组成,即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素描、色彩、建筑速写、构成、建筑制图、PS、CAD、设计概论、透视学、效果图表现技巧学等等,诸如这类课程来锻炼学生的绘画功底。而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居室空间设计、办公室空间设计、景观规划、园林设计、酒店空间设计等等,这类的课程是以现实的实践教学为主要,理论知识讲解为次要,学生时间的安排较为灵活,将项目化教学模式渐渐引入教学课堂,因此丰富学生的实战经验[3]。
(二)项目设计分阶段形式注重实际
装饰设计专业课程的项目设计应分阶段,重视项目的真实和可行性,课程是否分析完整直接的影响着项目化教学的顺利开展,以保障项目有序、高效的顺利完成。首先,分阶段。“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要做好项目就要先打好基础,从简到繁,根据课程知识体系和学生的自我知识水平,从最基础的专业基础知识到后期的专业课程设计,逐级递进,从量化的过程衍生到最终的质变;其次,注重实际是关键。模拟项目占据较大的比重,教师在其设置教学要求、教学目标的时候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能最大程度的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现实的从业经验,对市场缺乏一定的认识,在项目实施的可行性方面能力会有所欠缺和不足之处,因此教师要着手对项目的真实性和可行性方面进行重点的讲解。项目设计的真实性要通过项目的内容、具体要求、预期目标等方面得以体现。在指定的授课时间范围内有适当的企业征集或者竞赛类的项目时,教师应顺势的将该项目纳入到学生的选题项目之中。
(三)贯彻落实实验中心以及实训工厂的建设
当前只有少数的高职院校规划将实验中心以及实训工厂或工作室的建设落到实处,大多学校仍然在思考、犹豫不决中。要将更多的项目实际的引进课堂教学中,高职院校装饰设计专业的转型发展是势在必行的,应由实验中心的建设引领教师进行整体转型,增强教师的整体专业素养,推进学生和学员的整体转型。此外,伴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的脚步,社会对装饰设计行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高层次的期望,要求要将艺术化、人性化、生态化、多元化、特色化的新型设计理念融合到装饰设计当中。这就对学生综合素质在未来发展中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学生从项目的选题到项目最终整体的完成,整个过程都展现着自身的创作水平和设计涵养以及自身独特的认知和赏识的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飞速发展的新时期,我国设计产业的发展推动了设计教育的改革,设计教育应做到与时俱进的发展水平。通过教学过程中项目教学在装饰设计课程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工学结合、校企之间合作模式的有效探索,是为了探讨和解决艺术设计教育在其培养目标和建立教学体系以及实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问题,用以探求顺应时代发展和教学特色的教育之路,才能培养满足于社会需求和企业需求的创新型思维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型的设计人才[4]。
四、结语
装饰设计课程教学已经采纳和应用了改革教学的相关内容和方式、对相关设计课程进行调整其衔接性、加强实践教学等有效措施。在项目化教学模式中进行了初步的探究和具体的实践,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效。整个装饰设计专业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在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将向着系统化、规范化、正规化的发展方向进行探索和研究。此次研究主要阐述了装饰设计的主要项目形式,并简要的分析了项目化教学下装饰设计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望此次的研究内容能为项目化教学模式下的装饰设计课程教学起到良好的教学帮助,能有效的提高未来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1]李艳霞,杨威,李翠红.基于项目化教学的“网页设计与布局”课程教学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04):16~18.
[2]李升文,杨吉方.项目化教学在《建筑装饰材料与施工》课程教学改革中的运用及启示[J].现代装饰(理论),2017(01):255~256.
[3]武海燕.基于项目化教学的高职《建筑装饰制图》课程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1(35):177.
[4]孙燕.项目学习在中职“建筑装饰设计”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徐州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