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网络亚文化的圈层与边界

2017-11-25◎颜

新闻前哨 2017年9期
关键词:亚文化解构网民

◎颜 陈

略论网络亚文化的圈层与边界

◎颜 陈

作为整个文化体系的分支,网络亚文化以一种反主流的姿态出现,在形成自己独特性的同时,也创造出有利广大网民尤其是年轻网民接受的情感基础,折射出许多值得深思的现象。

网络亚文化 圈层 边界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明显改变了社会思潮的传播速度和广度,也促进了各类社会思潮的交流、交融、交锋,不仅在文化传播上达到一种集体的文化认同,而且还逐渐形成有别于网络主流文化的亚文化形态。作为整个文化体系的分支,网络亚文化以一种反主流的姿态出现,在形成自己独特性的同时,也创造出有利广大网民尤其是年轻网民接受的情感基础,折射出许多值得深思的现象。

相较于现实生活的真实性,网络亚文化体现着独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对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特征、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本文在对网络亚文化的主要解构方式及维度进行分析归纳的基础上,深入调查研究网络亚文化的形成与热潮,剖析其圈层传播的变移路径以及边界阈限本质,解析其积极效应与消极效应,从而为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提供有力依据。

一、网络亚文化的主要解构方式

1.再编——形成向度差异。

再编是某种结构、形象的复制与翻版,在亚文化创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甚至为主要的创作形式。再编有三个独有的特点:一是创制来源倾向知名度高的经典作品及网络时兴文本,主要在已有文本(包括文字、绘画、图片、影像等)的基础上改编、颠覆;二是表达方式比较夸张,多运用戏仿、拼贴、夸张等手法进行解构、重组,造就出极其搞笑的特殊效果;三是政治性比较突出,在再编传播的过程中,受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在模拟、戏仿和反讽中获取文化解构的快感,以其内容的新颖性、思想的叛逆性引起人们的反思和共鸣。

2.杂糅——直观感受差异。

再编和杂糅,都是对传统和经典文本的颠覆和再创造,在搞笑娱乐的同时,希望得到主流文化的关注和认同。但杂糅不同于再编,原因有二:一是杂糅的技术属性较高,表达方式综合了文字、图像、影像、声音等多媒体手段,将一些互不相干的事件、人物、言谈、行为等元素剪辑、移植、拼贴在一起,实现了网络亚文化表征符号的“脱胎换骨”;二是杂糅的娱乐性特征更为明显,网民用滑稽搞笑、整蛊吐槽等方式对某些事物、现象、观点隐晦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无论是剪辑过的视频、PS过的图片还是刻意编辑过的帖子或短信,重点在于表达网民的生活态度,而不是传播某种社会情绪。

3.新解——语义指向差异。

在网络空间里,网民对语言文字符号、数字符号、声音符号和影像符号等表达方式进行全新角度的技术呈现,赋予其新的解析、新的释义,谓之新解。在众多的网络亚文化现象中,网络语言可以算作最具代表性的表现形式之一。新解的语言特点主要有二:一是各类符号的创意性使用和组合,使得作为信息载体的各类符号鲜活生动;二是大量网络语言的出现,影响着网民的话语表达,并且表达方式、表达行为本身也已成为亚文化的一部分。尽管网络语言简洁、新奇、不合乎规范,但网民通过赋予其特定的符号意义来表达个性、张扬内心。网络语言在展现出舆论场多元复杂的同时,也建构起具有独特性质的亚文化类型。

4.仿制——行为模式差异。

单一的仿制行为,很难称得上亚文化,但是大量网民的集体仿制行为,将本身没有多少价值的帖子或事件炒热,则反映了由群体构成的亚文化。仿制迥异于其他解构方式,其特点有三:一是表达方式单一,往往是纯文本的复制粘贴,经潜伏在网络世界的“水军”们共同发力而走红网络;二是“无厘头”色彩比较浓厚,在深层上释放出部分网民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三是仿制行为以模式和符号取代了信息真实,网络媒体成了被操控的符码“表演”的场所,舆论过界演变为舆论暴力。网民的集体仿制行为,看似用单一无聊的形式彰显个性创意,其实是在彰显自身的态度和情绪,释放内心的情感话语和价值理念。

二、网络亚文化的圈层传播范式

1.传播方式:从碎片化到裂变化。

网络亚文化传播的过程,其本质是一个信息双向甚至是多向流动的过程。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融合,使得网络具备了传统媒介的文字、声音、图像等传播优势,大大加速了信息传递的速度、频度和跨度。一部联网智能手机在手,不仅让公众“掌阅天下”,更容易让公众“点评天下”,便捷传播和共享传播在无形之中加强了社会思潮的传播效果。与此同时,信息点到点、点到群、点到面等碎片化传播,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还使受众思想处于浮躁和浅接受状态,“激动的舌头”加上“好奇的耳朵”,化作若干个“一键转发”,促进了以恶搞等现象为代表的网络亚文化的裂变式传播。

2.传播主体:从个体化到全民化。

新媒体开创了—个以个体为中心的信息接受、创造、发布的开放模式,低准入和零门槛使得个体社会成员能够自由地进行信息的传递、现实的批判和利益诉求的表达,任何声音与价值诉求都可以在新媒体上得到表达。虚拟的空间与拟态的情境,为公众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公共语境。人们可以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视角关注各类社会信息,并根据自己的人生阅历、知识解构和价值取向予以改编创造,这使得网络亚文化在内容上得到不断创新和丰富。网民借助新媒体对现实世界进行“合法解构”,体现了亚文化群体“自我表现”的个人情结及对自我身份认同的需要,从而也为个体参与社会思潮的创造与传播提供了广阔平台。

3.传播内容:从娱乐化到泛政治化。

社交网络的开放性提升了整个社会的透明度,社会分化、阶层固化、族群对立等转型期社会矛盾清晰地展现在公众面前,住房、教育、医疗、生态、就业、贫富差距等民生问题成为当下舆论场的焦点。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网民摆脱了信息主体的具体约束,结合现实境遇进行解构创造,将多媒体技术与自己的情绪表达相结合,通过多向交流和多维互动进行狂欢式的信息轰炸,获得仪式狂欢的快感。网络亚文化特有的张扬个性、反抗权威等话语表达,契合了社会思潮所具有的情绪宣泄特征、极端反叛意识、强烈民主精神,因之呈现泛政治化的传播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公众的焦虑感和不安全感。

4.传播效果:从情绪化到行动化。

传播效果,一般理解为受传播者接受信息后,在感情、思想、态度和行为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社会转型期,公众在诸如住房、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困惑和诉求不断,网民对自身境遇和社会现实进行思考和发声,参与讨论的同时又对改变现状深感“无力”。网络亚文化以其“剑走偏锋”的解构和“嬉笑怒骂”的诠释风格,推动心理、利益、价值相近的网民在利益诉求、安全感、认同感方面建立“情感结构”。一旦事件与事件、话题与话题之间具有相似性或某种联系,舆论风向就会主动向曾经的重大热点回溯,带动“舆论回潮”,推动网民“态度协同”到“行为协同”的转变。

三、网络亚文化的边界探讨

1.政治边界:意识形态的雷区。

移动互联的交互特质与传统媒体的功能属性融合,改变了受众被动接受信息的地位。恶搞等亚文化现象的多重叠加传播,掩饰了议题背后的政治意图和意识形态色彩。但是,亚文化的狂欢决不能超越政治的底线,网络亚文化一旦触动了政治意识形态的雷区,那么它必将遭遇主流文化的整肃。政治边界指向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传播内容泛政治化,含沙射影、指桑骂槐、借古讽今等解构方式看似恶搞,实则掩藏了背后的政治意图,普通民众难以识别,在网络亚文化温情的外表下钝化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尖锐性;二是娱乐无下限,传播者对任何现象、任何素材均加以泛政治化的丰富或解构,哗众取宠、恶意炒作等现象屡见不鲜,不断触碰社会公序良俗和法律道德底线,进而在现实中影响政治秩序和民众生产生活秩序。

2.法律边界:创新表达的框架。

网络亚文化有着深厚的现实生活根基,其传播内容的交互特性很容易引发受众无意识和非理性的行为,围观和转发往往让传者和受者在所谓的符号民主中获得畸形的快感,从而大大催化了社会思潮的深层次传播。跨时空的虚拟交流重构了人们的行为结构,在现实社会中受到限制的观念、行为被网民移植到虚拟空间中,成为网络亚文化繁殖的土壤,在社会治理层面隐含相当的风险。但是,网络媒介虽然赋予了受众十足的自由和话语权,但是自由只有在法律的框架内才能够得到有效发挥。法律的边界意义在于,个体在新的话语世界进行创新与表达,这是一个聚众的过程,也是一个网络时代群体自我身份认同的过程,但相关行为应该在宪法和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

3.道德边界:网络伦理的空间。

网络亚文化或导致网民失去对时代的深切体验以及社会责任,缺乏价值观层面的观察深度。网络亚文化特有的虚无、消极面,对公众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有所误导,碎片化的表达及传播方式迎合了舆论场猎奇窥私、八卦娱乐等心理,给受众的认知和心理留下恶俗烙印。与此同时,网络结构缺陷、经济利益驱动和网络法律法规建设不健全对亚文化的泛滥传播推波助澜。观念层面上,个人自由主义盛行;规范层面上,道德规范运行机制失灵;行为层面上,网络不道德行为蔓延。这些行为无疑会引发网络伦理讨论,网络亚文化作为主流价值观念、思想观念、行为观念之外的“另类文化”,道德责任不再可有可无,并成为了人们重新自我确认、自我满足的重要渠道。新的伦理价值标准产生于这种新形式的空间互动,传统人际互动中的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的道德界限不再模糊。

4.技术边界:相对封闭的私域。

移动互联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的结构模式,还颠覆了传统媒介传播时代的主客体关系,公众渐渐由旁观者发展为网络亚文化的传播者和参与者。网络亚文化依托于网络媒介技术的强大功能,同时也受制于技术平台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技术边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网络亚文化的解构方式涉及文字、图片、音视频等杂糅再编,对硬件设备的配置有相当要求,对基本软件和编程方面的技术亦存在客观要求;二是传播效果要想得到受众认可,涉及到对软件和技术的系统掌握和灵活运用,并非人人都能跨越技术门槛;三是由于技术平台和社交媒体极强的私密性和强关系性,且目前的监管存在技术“盲区”,网络亚文化在传播关系中构成了相对封闭的私域。

四、如何结合网络亚文化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1.精准梳理,构建民意汲取机制。

网络主流舆论的直观性与网络亚文化的隐匿性形成鲜明的反差,杂糅是网络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一种仪式性抵抗。网络主流舆论可以通过网民的网络“留言、顶、鼓掌、拍砖”等行为的数量,对其规模与性质进行较为直观的测量与统计。然而,正是以杂糅等表达方式为代表的网络亚文化,在情感层面干扰了量化统计,网民情绪无法通过直观的网络痕迹来精确把握。故此,在舆论场上关于某一话题、现象的讨论,直观感受层面往往差异巨大。社会管理者要构建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民意汲取机制,结合网民言行深入到其内心世界去探究。此外,还要认真分析、切中肯綮,以便击浊扬清、辨明是非,才能把握网民态度倾向,落实舆论引导的“时度效”。

2.靶向引导,提升主流文化引领力。

网络主流文化的形成,在个体意识层面上呈现出“认知一评价一态度一情感”的模式,尤其是“主旋律情感”的形成依赖于相近政治态度的不断积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使得网络主流文化的形成体现出时间的深邃和空间的广阔,以及表达的克制。而网络亚文化更多地强调个体思维横向的汇聚和短时的狂欢,在消解等级秩序与权威力量的同时,还颠覆着传统审美标准。考虑到舆论场积极与消极并存、进步与落后共生的复杂性,社会管理者可以利用网络亚文化的衍生表达,借鉴网络亚文化的各种解构方式,用主流的思维方式和经典的审美方式“靶向引导”,将恶搞者从狂欢的“彼岸世界”拉回理性的“现实世界”。

3.注意策略,广泛凝聚社会共识。

网络舆论的引导,并非单纯的策略问题,也不是单纯的传播学问题,从根本上说还是一个文化层面的问题。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移动互联网搭建起一个连接政府和群众的桥梁和中介,说什么?怎么说?向谁说?这就需要社会管理者主动走进舆论场,更加深入地了解民情、倾听民意、贴近民心。比如,通过新媒体矩阵时刻提醒网民远离低俗的恶搞内容,为网民建立信息批判的反应模式;还可以反向解构网络亚文化的制作和传递的全过程,帮助受众深入理解亚文化的圈层和边界,从而提高受众驾驭网络亚文化的能力。凡此种种,有利于确保权威声音不走样、不变形、不偏向,最大限度地团结网民力量,凝聚社会共识。

4.解决问题,引导理性有序政治参与。

网络亚文化的解构多取材于现实社会中的新闻,网民往往会以批判性的眼光进行审视,并将其中不合情理的一面以调侃的方式表达出来,但也可能因为对同一类事件的频繁刺激而“忽略现实”,这就极易在短时期内形成强大的“舆论声暴”。在实际政治生活中,网民个体的政治态度和情绪波动,会随着所关注问题的解决而转向,也会随问题的升级而发生质变。因此,要及时根据社会热点,征集线上线下民意,避免网民个体的单一行为被集体行为不断强化,同时引导和促进公民理性有序的政治参与,通过新媒介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形成决策优势,真正发挥政策的引领作用。

网络亚文化已成为网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借助网络的力量,网络亚文化的形成和传播形成了迥异于传统媒体格局时代的特征和特质。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网络亚文化与主流文化在新媒介环境中不断对话与交融,并为社会转型提供重要的思想条件和舆论环境。曾经引起“不兼容恐慌”的亚文化渐渐被社会接纳,成为社会总体文化的一部分,并以其特有的方式与其他文化交流与对话,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多元性。

同时,网络亚文化的喧嚣和解构,也不断冲击着主流文化。舆论场对网络亚文化的价值判断随着互联网络的普及以及亚文化形态的多样化,经历了从同情、理解、参与、疑惑到宽容的变化过程。网络亚文化闹剧之后变正剧,在解构权威、颠覆传统及其创造性的同时,还打破了传统亚文化传播时空地域限制。某种意义上,网络亚文化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转型,使得整个文化形态具备更大的创新和开放可能。

[1]吴迪、严三九:《网络亚文化群体的互动仪式链模型探究》,《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

[2]李超民、李礼:《“屌丝”现象的后现代话语检视》,《中国青年研究》2013年第1期

[3]马中红:《国内网络青年亚文化研究现状及反思》,《青年探索》2011年第7期

(湖北日报网)

猜你喜欢

亚文化解构网民
还原
解构“剧本杀”
于强 保持真实,从生活中解构设计之美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彭涛形而上的现世解构
玩具变“潮” 已成为一种亚文化?
向沛文:穿行于青少年亚文化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小区域内亚文化区划分路径研究——以重庆市区域内亚文化分区研究为例
“腐败亚文化”何以挥之难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