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进入新时代
——故缘夜话七十九弹

2017-11-25□朱

中国诗歌 2017年11期
关键词:武汉香港诗人

□朱 妍

11月7日,立冬。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武汉的初冬还算温和,日中阳光透过半青黄的树叶缝隙洒下来,仍是暖烘烘的秋高气爽。

虽然晚间凉意侵人,“故缘”里的气氛却依然温暖热烈——第三届“武汉诗歌节”举办在即,大家随时准备进入战备状态。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近期大家最关注的一件大事,是十九大;在朋友圈里各种刷屏的,也是十九大:报告中有哪些新提法、现场出现了多少次掌声、改革有哪些新动向?有人转载各种解读,有人自己有感而发。

“你们有没有收看十九大开幕式直播呀?有没有学习十九大报告?”一落座,车延高就关心地问起大家。“我们党委组织大家一起收看了开幕式,会后还组织了专场学习会呢!”小编说道。

“我可是个有近五十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最近我写了三首献给十九大的抒情长诗,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湖北日报》发表了!”谢克强说道。

“是的,我们编书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定要有大局观念。”车延高道。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伟大号召。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文学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作为编者,我们当用优秀作品去温暖人、鼓舞人,肩负起时代的重任,无愧于“中国诗歌”四个大字。

一朝盛会,两地诗情

“诗歌节的各项细节一定要定下来了,各项准备工作已经迫在眉睫。”谢克强焦急道。

“时间已经确定了,就从11月27日开始,和‘香港国际诗歌之夜武汉站’的活动一起举行。细节大家再商讨一下。”阎志一锤定音,第三届武汉诗歌节最大的亮点揭晓。

“香港国际诗歌之夜”是由著名诗人北岛创办的国际诗歌节,每两年举办一次,从2009年至今已邀请过近百位国际诗人来到香港及内地城市朗诵诗歌,并进行各种诗歌交流活动。目前“香港国际诗歌之夜”已成为华语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国际诗歌活动。第五届“香港国际诗歌之夜”将于2017年11月22-26日在香港举办,主题为“古老的敌意”,邀请超过二十位著名诗人和词人参与,之后分组移师广州、杭州、南京、武汉、厦门等五个中国内地城市进行分站活动。

避开了盛夏的灼人烈日,错过了秋日的瑟瑟秋风,冬日的武汉寒夜里,一定有最温暖的诗意:

11月27日开幕的第三届武汉诗歌节暨香港国际诗歌之夜武汉站,将迎来北岛、吉狄马加、乔治·泽提斯(英)、悠莉亚·费多奇克(波兰)、努诺·朱迪斯(葡萄牙)、德米特里·维杰尼亚宾(俄罗斯)、森·哈达(蒙古)等国内外著名诗人;

两天时间里,闻一多诗歌奖评选、“新发现”诗歌营、中国诗人面对面、外国诗人面对面、诗漫江城——第三届武汉诗歌节暨香港国际诗歌之夜武汉站诗歌音乐会等活动,将引领江城武汉提前进入诗意的春天。

新的时代,新的《中国诗歌》

“好,现在诗歌节的事情定了,本卷的样书大家也没有意见。我能松口气了。”谢克强放下茶杯,笑道。

“快到年底了,明年的思路我们也理一下吧。首先,我觉得能不能发稿量少一些,排版疏朗一些,走精品路线,相应提高稿费?”车延高建议道。

“又回到我们去年讨论过的问题上来了,我看还是应该改版,大刀阔斧地改!”阎志兴奋道,“去年由于一些因素我们没有改成,今年要继续。在去年讨论的基础上再次完善。”

“我也是这个观点,我们目前的设置确实要改改了。就比如‘头条诗人’,每卷10个页码,八百多行诗,肯定不可能首首是好诗。不如少发一些,选精一些,稿件质量一下就上去了。”车延高赞同道。

阎志已经开始筹划细节:“基本就按去年的意见,以专号形式推出,使其具有史料价值。装帧设计要精美好看,有收藏价值,而不是过期后往故纸堆里一丢了事。”

自此,《中国诗歌》也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实力诗人、新发现诗人、女性诗人、中华诗词、爱情诗歌、网络诗选、诗歌理论、外国诗歌、散文诗页、民刊诗选、年度精选、闻一多诗歌奖获奖作品选等十二个专号将陆续与大家见面。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新的更精美的《中国诗歌》捧在手中,不变的诗歌理想永远在心底。

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一起加油!

猜你喜欢

武汉香港诗人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我理解的好诗人
诗人猫
香港ifc商场
香港
诗人与花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