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OBE理念下《人类基因漫游》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2017-11-24韩增胜,刘静,栗坤,石明,张雯,李健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48期
关键词:公共选修课通识教育教学改革

韩增胜,刘静,栗坤,石明,张雯,李健

摘要:在OBE理念下,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指导,针对燕山大学通识选修课建设系列教学与改革实践进行了初步探索。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组织实施、教学方法与手段和课程考核等方面,突出对学生自然科学与技术素养的培养,旨在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关键词:OBE;通识教育;教学改革;公共选修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8-0093-02

源自于19世纪的通识教育,其最初目的是让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进而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通识教育的宗旨听起来似乎很完美,但是在教学实践中,通识教育所能起到的对学生的教育和能力培养着实有限。通识选修课在多数情况下成为了当前大学生“混学分”的一个有效途径。燕山大学近年来在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建设中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些进展。首先明确了我校通识选修课程的教学目标,一是要體现素质教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二是要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文化通感和科学精神,提高学生表达思想、判断和鉴别价值等方面的能力;三要以能力为导向,达到不同学科知识的相互通融,培养学生以开阔的、跨学科的视角进行思考,收集资料,与人交流合作,达到不同文化和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融合。OBE理念的实质是定义“学习产出”、“反向设计”课程计划以及评估预期“学习产出”。笔者在对“非生命科学”专业学生开展十多年生命科学类通识选修课的基础上,结合OBE(Outcomes Based Education)的教学理念,积极开展了系列通识选修课的教改工作,以期为现代高等教育通识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反向设计”课程计划

“OBE理念教”学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表现在课程计划的“反向设计”,我校的通识选修课的开设必须是服务于全校规定的毕业生能力,必须和规定的毕业能力12条目相对应。我们先后开展了《基因与健康》和《人类基因漫游》通识选修课,作为生命科学类通识课程,定位为面向非生命科学类专业本科生的综合性素质教育课程,旨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促进大学生认识现代生命科学与技术的内涵、进展以及对经济和社会的作用。21世纪是网络与基因的世纪,基因是什么?基因的内涵是什么?一段看似简单的化学符号串到底有何魅力,能让近半个世纪来众多科学家为之前赴后继、奋力拼搏?优生优育学的概念大家或许并不陌生,而或许未来某一天我们人类能够自己人为“设计婴儿”!2015年5月6日,全球最权威的科学杂志《自然》,对“编辑人类生殖细胞”发表了社论。“CRISPR技术”这一被誉为“基因编辑”的神器或将可以被用于人类胚胎的基因编辑,也许有一天研究者能够从基因工程的角度来“设计”婴儿。这一技术的产生正是在当前科学家们对“基因科学”的本质认识下产生的。

二、定义学生“预期的学习成果”

一般来说,课程的学习成果可具体包括为理论知识内容框架、实验动手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实际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结合本课程具体内容,以OBE理念为向导,制定了与毕业能力12条参数所对应的几点要求。(1)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对终身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2)具备一定的生命科学类技术知识和推理能力,可进行相关的交流与合作能力;(3)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4)具有一定的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在确定预期学习产出的基础上,为了能够实现预期学习成果,需要进行严格的教与学的实施。本课程的课程类别包含课堂理论教学(14学时)、讨论课(2学时)和实验(8学时);课堂教学围绕本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即人体基因理论问题借助多媒体、动画视频手段进行授课,包括第1—5章节全部内容;讨论课安排1次,把学生进行分组,每组3—5人,安排在第5章内容之后,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基因理论科学知识,并在主讲老师的引导下,做了充分的调查研究,分组讨论2学时;实验课部分总8学时,安排一次完成,实验内容为“细胞基因组的提取及分析”,通过8学时实验,从实验相关理论知识的准备、实验材料的准备、实验技能的认知以及到学生们亲自动手操作、操作过程不断地独立思考以及小组间的交流与合作等方面,以充分展示以学生为主导,老师协助为辅的教学新模式。实验环节部分针对本课程第二章内容,使学生亲自操作,并能亲眼目睹基因的化学本质,预期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建立“预期产出”评估体系

OBE理念下的教学实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富有弹性的学习时间框架等,这就给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带来了不同于传统模式的巨大挑战。在实际教学实践中,这也是多数教师认为很费精力的一件事情。动态评估学生发展水平,以评促建,充分调动课程教学持续改进是新形势下教育的迫切需要。通常来讲,课程评估不仅是课程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更是课程教学的持续,没有严格有效以及细致科学的课程评估体系,根本难以真正实现预期的“学习产出”!另一方面,在《人类基因漫游》通识选修课程考核办法中,我们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结合OBE理念,制定了通识选修课的考核评估办法。课程考核方式包括4个方面,平时表现成绩(15%)、讨论课成绩(15%)、实验课成绩(20%)和结课考试成绩(50%)。具体包括:(1)平时表现。本门课程的所有环节均要求学生参与并签到,不得缺勤。每缺勤一次扣1—2分。无故缺勤5次者,取消本门课程的考核资格;平时表现同时包括课堂随机提问,以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价分数作为参加上课学生的基础平时分值。平时表现占总成绩15%;(2)讨论课。讨论课根据课程内容,选择当前社会中关注的与基因科学相关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包括学生查阅资料、分析并汇报,要求学生按照讨论题目分组查阅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报告。采用抽签的方式确定汇报小组及汇报人。讨论课成绩占总成绩的15%。每位同学的讨论课成绩由小组成绩和组内成绩两部分构成。小组成绩由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价:①资料的查阅整理及报告撰写质量,占讨论课成绩的30%;②报告讲解及回答问题情况,占讨论课成绩的40%;③提问交流情况,占讨论课成绩的30%。小组得分为组内所有同学的平均分,每位同学的得分依据其在组内的贡献,在小组平均分的基础上浮动,但最高分与最低分差值不得小于15%。组内得分由各小组成员自行讨论确定。未按时提交讨论课报告或讨论课报告有抄袭现象的,讨论课成绩按零分计;(3)实验课。本门课程实验内容按照实验指导书要求,学生必须直接参与全过程,包括实验准备、操作及数据分析、撰写报告,不参与者,本门课无成绩,实验课成绩占总成绩20%;(4)结课考试。开卷笔试占总成绩的50%,结课考试成绩不满卷面成绩60%者,本课程考核为不合格。近年来,随着我校工程认证专业范围不断扩大,要求包括校通识课在内的所有课程建设均围绕是否对毕业生最终12条能力服务,本轮校选通识课建设,紧紧抓住了能力培养的相关毕业4条参数,在校选通识课OBE建设中踏出了积极有效的一步,今后仍需在此基础上,加强通识课实践环节,建设公共示范性实验平台等相关细节教改研究。

参考文献:

[1]Spady W.G.Choosing Outcomes of Significance[J].Educational Leadership,1994,5l(6):18-22.

[2]顾佩华,胡文龙,林鹏,包能胜,陆小华,熊光晶,陈严.基于“学习产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头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27-37.

[3]任晓莉,佟春生,赵金安,赵润柱.基于OBE的发酵工程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14,(2):65-67.endprint

猜你喜欢

公共选修课通识教育教学改革
高等院校本科生公共选修课教学改革探索
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