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生态旅游区与地方高校合作背景下旅游外语人才培养研究
2017-11-24李然
李 然
邢台生态旅游区与地方高校合作背景下旅游外语人才培养研究
李 然
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使得高素质旅游外语人才也成为旅游行业的紧缺资源。近年来,高校旅游专业生源数量有所增加,但是受办学模式、教学理念等因素的影响,旅游外语专业的学生缺乏实践机会,由于缺乏实践或工作经验而难以满足社会和市场的用人需求。因此,有必要通过加强旅游区和地方高校的合作,一方面为旅游外语专业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另一方面也为旅游区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供应,从而达到合作共赢的局面。
生态旅游区 地方高校 旅游外语 人才培养
邢台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太行山脉和华北平原交汇处,境内有崆山白云洞、邢台古城、天河山等风景名胜。自“十八大”以来,邢台市借助于本地丰富的旅游资源,积极进行产业结构升级,致力于打造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旅游名城。旅游外语人才紧缺是邢台市发展生态旅游面临的一大难题,文章首先对旅游外语人才的定义进行了概述,随后分析了现阶段国内高校旅游外语人才培养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结合邢台市生态旅游发展实际情况,就如何在生态旅游区和高校合作背景下,提高旅游外语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旅游外语人才的定义
旅游外语人才不仅要掌握旅游相关的理论知识,熟悉当前旅游行业的发展动态以及国家出台的最新旅游业发展政策,而且要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英语,利用旅游英语完成业务对话、外语翻译,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只有具备旅游和外语双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才能适应当前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旅游产业的发展形势,新时期旅游外语人才除了掌握扎实的旅游和外语基本功外,还必须具备以下特点,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
首先,要养成不断学习的习惯。在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对于旅游外语人才的要求也日益严格。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许多旅游外语人才在离开学校后很少有机会接受培训和进修,久而久之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就会与当前行业前沿相脱节,既不利于旅游相关工作的开展,也限制了自我发展。因此,旅游外语人才要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紧跟行业前沿发展动向,提高工作适应能力;其次,要广泛涉猎多学科内容。旅游外语人才需要通过广泛涉猎,掌握一些景点背后的知识,包括历史典故、名人轶事等。另外,向外国文学史、外国生活习惯、风土人情等也要有多涉猎,以便于更好的满足工作需求。
二、国内高校旅游外语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旅游热”的兴起,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高校旅游专业教学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发展。但是与国际前沿水平相比,我国高校在旅游外语人才培养方面还有诸多地方亟待进行优化。
(一)教学模式落后,缺少实践训练
旅游市场人才招聘的具体要求是高校专业教学的风向标,为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但是仍然有许多地方高校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以理论教学为主,主要讲解旅游外语教材上的内容。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下,一方面是教材内容与实际脱节,实用性较低;另一方面时学生缺少实践机会,无法将理论知识和应用实践结合起来,旅游外语的口语能力也就很难得到提高。例如,部分高校虽然配置了多媒体语音实验室,但是很少向学生开放使用,学生旅游外语训练和实践机会较少,专业能力自然也就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二)校内教学和就业指导没有得到统一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究其原因,还在于学生专业能力不满足企业用工需求。以旅游专业为例,教师只注重对本专业内容的教学,而忽视了对就业形势和发展前景的指导,导致许多旅游专业学生在临近毕业时出现迷茫、不知所措的状况。除此之外,个别学生也存在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心理状态,对自己的专业能力缺乏一个客观的认识,很难及时找到满意的岗位,从而出现了社会企业求贤若渴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矛盾现象。
(三)旅游外语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也是直接决定旅游外语人才综合素质的关键性因素。目前国内的许多高校中,旅游外语教师队伍的组成较为复杂,其中有较高的比例为单一学历教师(旅游专业或外语专业),真正从旅游外语专业毕业的高学历教师偏少。这样一来,许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只能根据教材内容或其他辅助教学资料进行讲解,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不足,难以为学生旅游外语专业能力的提升提供指导和帮助。
三、生态旅游区与高校合作背景下旅游外语人才培养途径
(一)优化课程结构设计,适当增加小语种课时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一直以来在旅游外语教学中占据了主要地位。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两方面的问题:其一是英语应用能力不强,例如许多高校学生虽然在校期间考取了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资格证书,但是仅限于理论方面,英语口语能力明显不足;其二是课程设计中英语课时较多,而其他小语种教学则很少涉及。针对上述两种教学现状 ,要求高校必须进行课程结构安排的优化:首先,合理分配理论教学和外语训练之间的课时,每周至少留出2-4节课时间让学生进行外语口语训练,增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其次,适当增加小语种教学课程。根据各个高校的师资力量,合理安排小语种课时,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交流用语等。
(二)旅游区与高校联合,提供培训和实习机会
旅游外语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为了向社会或企业尽快提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有必要为在校生提供大量的实习机会,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为下一步毕业求职和步入社会做好准备。自河南省提出“旅游立省”发展战略以来,邢台市积极相应省政府号召,并提出了“十三五”期间确立新目标、构建新格局、打造新品牌、树立新形象的生态旅游发展新策略。邢台生态旅游区通过加强对本地高校的联系,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从生态旅游区角度来说,通过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实训机会,生态旅游区可以吸收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学生人才,为旅游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人力支持;从高校角度来说,将本校学生送入生态旅游区进行专业实习,一方面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工作内容,进而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另一方面也能够在实习中查缺补漏,找出自己在专业学习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而及时加以改正。
企业选拔人才的标准即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高等院校将培养旅游外语人才的素质作为集中培养的目标,一是增强学生气质和素养的培训,包括外语能力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只有对外国的言语礼节、风俗习惯等有了充分了解,才能在与外国游客沟通的过程中,避免出现不得体的现象,让学生流利地进行交流。高校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授课,如利用电影、纪录片、文学作品等来掌握旅游外语技能,以此增强课堂活动的趣味性,同时举办相应的专业知识培训活动,增强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和专业素质。二是加强业务能力的培训,由于国外游客相比较之下性格开放,与我国行为习惯和交流模式存在差异,可能会出现一些突发状况,学生应用较强的业务能力解决现实中的矛盾,进而有益于树立我国文明友好的大国形象。
(三)实行人才激励政策,鼓励人才落户
人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对加强区域经济、促进文化进步、提高创新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旅游企业公司应对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强的员工给予鼓励,稳定企业内部现有人才、培养急需人才、积极引进人才、充分利用人才是当前国际旅游企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同时高等院校对品学兼优的旅游外语人才设置奖励政策,除了金钱方面的奖项外,高校还可以为学生免费提供国际交流旅游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个人能力水平,通过与国际友人的沟通接触,领略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思想带给自身的真切感受,让学生获得更有价值的专业能力。
四、结语
鼓励和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是邢台市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经济绿色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针对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旅游外语人才不足的现状,我们一方面要加强与本地高校的合作,为高校旅游外语专业学生提供大量的实习岗位,让学生在实习中不断提高自我专业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习表现,为其预留工作岗位,既解决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又为生态旅游区提供了人才支持,实现了旅游区和高校的共赢发展。
[1]陶宁.“旅游立省”背景下河南本科高校旅游外语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14(05):179~181.
[2]陈璐.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质量保证体系研究——评《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研究》[J].新闻与写作,2016(12):131~133.
[3]王博,杜秋娜.我国高校旅游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评《中外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方法研究》[J].新闻与写作,2016(12):164~165.
[4]宋丽萍,王莉.高职旅游英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旅游英语专业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3(2):153~154.
邢台学院)
本文系2017年度邢台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邢台生态旅游区与地方高校合作背景下旅游外语人才培养研究(课题编号:XTSK1791)。
李然(1982-),女,河北邢台人,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在读,邢台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