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农村“互联网+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以长沙市X乡为例

2017-11-24成夏炎李喆喆

长江丛刊 2017年35期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村民农业

成夏炎 李喆喆

湖南农村“互联网+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以长沙市X乡为例

成夏炎 李喆喆

“互联网+农业”对推动当代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调查研究,本文分析出目前湖南省长沙市X乡“互联网+农业”发展存在着“乡政府发展农村互联网经济、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力度不够”“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以及“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并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了推进农村“互联网+农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农村 互联网+农业发展 对策与建议

2015年,国务院在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技术开始与农业深度融合,推动着现代农业步入创新阶段[1]。“互联网+农业”是一种生产方式、产业模式与经营手段的创新,是农业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将互联网与社会资本导入现代农业发展的快车道。通过便利化、实时化、物联化、智能化等手段,对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农业产业链环节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动力。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现代化农业亦是“十三五”规划的重点与核心,通过推行现代化农业,帮助农业增收,推动小康生活、共同富裕的国家战略。

一、调研过程

调研背景

长沙市X乡是一个山清水秀、农耕文化深厚的生态原乡,四季分明,光热充足,水量丰沛,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其培育出了许多优质的独具特色的农产品,有优质水稻、观赏花卉、绿色蔬菜、烤烟以及小河“三黑”(黑山羊、黑旱鸭、黑兔)等。X乡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7.71%,近年来,X乡坚持“交通先行,兴工强乡,科技兴农,教育为本”的十六字方针,开创四通八达的交通格局,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现代化。同时X乡政府也在积极广泛发动干部群众使用“掌上长沙”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巩固发展互联网阵地、传播时事信息、服务村民群众。

二、调研内容及调研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一)调查内容及数据整理统计分析

1、被调查人群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300份,访谈20人,其中男性占近六成,近70%的人年龄在接受能力较强的30—49岁之间,90%的受访者最高只有高中文化。

2、调查结果

在问及对“互联网+”的了解程度时,有82%的受访者都听说过“互联网+”,46%的对“互联网+”有所了解,明白其简单的含义及内容,其中有少数从外地打工回来的年轻村民对“互联网+”有比较全面深刻的了解,并对“互联网+农业”十分感兴趣;且大部分村民是通过手机上网(网络占47%)或看电视新闻(占38%)的方式知道的。我们走访发现,除了60岁以上的老人,其余人人都配有一部智能手机,家家户户都装有电视机。7%的被调查村民选择的是通过政府宣传的方式了解到“互联网+”的。可见政府在互联网信息传播这一方面还需加强。

问卷中有一题:“你是否听说或看见过当地人利用互联网将产品销售出去的事例(如微商)”,有69%的受访者听说或看到过当地人利用互联网将产品销售出去的事例,通过访问,我们了解到这些事例主要是一些做微商(与朋友一起卖化妆品、衣服等)的年轻女性,且为数不多,将自家或收购的农产品进行网络销售的就少之又少了。

据调查数据统计,对于“当地政府是否有采取相关措施推动‘互联网+农业’发展”,48%的受访者选择的是“没有”,还有31%的人不清楚政府的相关举措。通过与X乡政府经济发展办W主任的访谈得知,旅游经济产业已被确定为该乡未来的支柱产业,目前乡政府正在积极推进乡村生态建设,着力打造美丽乡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而对推动农村“互联网+”、农村信息化建设这方面,政府还未发力,暂处搁置状态。

同时,84%的受访者都支持“互联网+农业”这一发展农村经济、创造财富的新途径,可见民心所向;在“你认为‘互联网+农业’会给村民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一问中,绝大多数人都能认识到其优势,也有少数村民担心“网络信息不可靠”“交易资金没有安全保障”。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这样的担忧实属正常。加强农业互联网管理,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也是加快农业互联网发展需要强化的保障措施。再者,因其职业特征与年龄特征,其中23%的村民虽支持但不考虑去尝试,他们都有一份专门从事的工作(如花炮制造、烟草的种植、收割与烘烤),而且有些已经做了祖辈的女性习惯了每天在家帮子女带孙儿、操持家务的生活,靠着子女赚钱赡养她们,没有心思和需求去接受她们并不熟悉和擅长的事物。7%的人选择不支持,通过询问其原因,除了有网络信息不安全的担忧,他们还认为建立一个网上销售平台步骤繁琐,操作复杂,而且他们也缺乏相应的网络信息知识与技能,同时政府也没有采取相关的鼓励、扶持措施,使村民们看不到“互联网+农业”的发展前景,体会不到“互联网+农业”的大势所趋。

在“你认为制约当地‘互联网+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一问中,87%的受访者都选择了“乡村物流不发达”“农民较难掌握相关技术,缺乏指导”“当地政府对此事宣传力度不够,大家不了解”“缺乏相关技术型人才”这几个因素。

(二)调查结果原因及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X乡“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总体上处于一个相对滞后的状态。对此,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原因:

1、乡政府发展农村互联网经济、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力度不够

2015年8月,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农业互联网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形成网上交易、仓储物流、终端配送一体化经营,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通过对乡政府领导干部的访谈以及浏览该乡门户网站,我们了解到该乡政府在建设“美丽农村”“精准扶贫”上做出了巨大努力,也收到了成效,但在推行农村“互联网+”还处于一个作坊状态;若能将这两者积极与互联网相结合,充分整合资源,不仅能将原有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还能“三管齐下”,实现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2、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

“互联网+农业”不能跨越信息经济的基础设施在农村农业领域大范围普及的阶段。目前,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贫困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物流快递、公共服务等方面相对都比较滞后。近年来,X乡的道路交通实现了大发展,村里条条都是平直的水泥路,还有柏油公路,人行走和车子行驶都十分方便,但物流快递远未实现村村通,村民们领取快递包裹需乘车到附近的镇上,使村民们感觉不便。

同时农村不仅仅需要路通,更需要打通四通八达、破除地域界限的“网路”。虽然村里使用智能手机的村民较多,但并不是家家户户都享有宽带网络。一是网费问题,收入不高的村民不愿意每年开支较多网费,他们只是偶尔上网;二是村里的网络条件不好,未实现4G网络全覆盖。

再者,对于农村农业生产现代化、信息化、专门化而言,农业物联网设备没有实现量产,成本偏高,农民用不起、用不上;农村公共信息村级服务站建设和设施设备配置滞后。

3、专业人才缺乏,制约农村电商的发展

由于农村有文化的年轻人大都不愿待在乡下,乡里的村民又普遍缺乏互联网知识与应用技能,使得很多村民想尝试开通一个网络销售平台,利用电商平台将乡里的特色农产品及农副产品推销到城里的愿望难以实现。加上乡政府未组织相应的培训,培养村民的信息意识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也没有引进相关技术型人才,极大地制约了该乡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推进农村“互联网+农业”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一)高度重视农村互联网经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积极推动“互联网+”建设

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把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地纷纷启动了“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计划,那些成熟可复制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等开始在农村地区扎根。农业电商不仅为农村地区带来跨越式发展机遇,而且促成工业品、农业生产资料下乡与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格局,同时植入便民服务功能,促进了城乡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基层政府应根据国家及省里的规划,加大对“互联网+农业”创新的政策扶植力度,加大资源倾斜力度,营造“互联网+农业”的大氛围和大环境[2]。同时借鉴其他地区发展“互联网+农业”的经验,积极采取相应的与当地发展相适应的措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及农产品流通效率,实现农产品增值,促进农民增收。再者要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多管齐下,促进农业与互联网经济融合发展。

(二)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1)尽快建成村级信息网络体系,实现村村能上网。加快构建“政府、服务商、运营商”三位一体的推进机制,按照村民出一点、政府补贴一点、电信企业优惠一点,使宽带网络连到农家。同时,降低农业信息费的收费标准,鼓励农户上网。

(2)加快建设4G网络,大幅提升宽带网络速率。政府要与电信企业积极合作协商,为农村加建信号塔、基站,同时电信企业也应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实现“千兆网”总通讯设备量产,广泛推行“千兆网”项目。

(3)加强各类涉农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完善农村信息化业务平台和服务站,提高综合网络信息服务水平。乡村信息服务站可与党员远程教育点、文化书屋等合并,也可利用协会、合作组织以及种养大户的力量建点。服务站建设要完善人员、设备、场所、制度,鼓励其运用网络、广播电视等多种信息传播途径,开展面向农民的多元化信息服务,防止重建轻管的现象发生。

(4)发展物流快递,加快实现物流村村通。各快递公司应加强合作,整合各自乡镇投递线路,在一个乡镇设立一个网点,代理几家快递的派送或者发货,也可与农村的公共服务机构签订代理协议,比如以农村综合服务站、村邮站、农家书屋、村委会等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通过委托代办,向农村居民提供快递服务。政府也可给予相应的鼓励政策或经济补贴,为农村快递网络的成长提供“助燃剂”。

(三)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破解农村电商人才短缺问题

互联网是依靠人才支撑的产业,但高端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着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农民是农业的核心要素,农民能否接受互联网的洗礼,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农人”,是互联网与农业真正实现深度融合的关键所在[1]。基层政府应当积极组织培训,开展一些以“互联网+农业应用”为主题的信息化专题培训,为农民普及互联网营销知识等,以增强农民的信息意识,提升农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运用手机上网发展生产、便利生活和增收致富的能力[3]。将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列入职业农民培育计划中,尽快启动农村青年电子商务培养计划,分批次、分阶段进行农村电子商务专项培训,不断强化大中专毕业生、农村青年带头人市场营销技能培训,着力培养农村现代电商创业人才。另外要培养一批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农业生产的复合型人才,为农业信息化提供智力支持。

[1]侯昭宇.“互联网+农业”对现代农业的影响[J].中国果菜,2016(02):71.

[2]“互联网+农业”到底是个啥[J].农家参谋,2016(01).

[3]贺辉,耿苏强.“互联网+”如何让农民真正“+”进去[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16(01):19~20.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猜你喜欢

互联网+农业村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