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囯何以为“囯”?
2017-11-24漆中
漆 中
(湖南省地质中学 湖南 长沙 410011)
太平天囯何以为“囯”?
漆 中
(湖南省地质中学 湖南 长沙 410011)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事件,波澜壮阔的农民运动席卷了大半个中国,但由于清政府对太平天国史料的大量销毁,今天我们需要通过文字史料才能窥见太平天国的全貌。参观过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展览馆的游客,如能稍加留意的话便可以发现,展览馆牌匾上的“国”字是少了一点的“囯”字。坊间流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郭沫若先生在题写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展览馆的牌匾时,故意将“国”字少了一点,这是因为郭先生对洪秀全没有继续进军,而致使“天国”不完整,深感惋惜,所以便把“国”字缺了一笔。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作者发现,自1853年起,在太平天国的官方文书中,“国”字一律写作“囯”,可见,“囯”并非是郭沫若先生故意缺笔而成。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太平天国政权要将“囯”字定为官方用字呢?
关于这一问题,早在建国之初就有学者进行过讨论。时任河南大学历史系教授的毛宗予先生就认为:“‘天王是天父上主皇上帝特命太平真主’,所以他是代表‘天父上主皇上帝下凡杀妖君临宇宙’的最高的主宰,把国字改为囯字,意思就是代表上帝做人间领袖的天王居于天下之正中,并且还有一切东西都属于天王的意思。”但这一观点不过是清人张汝南在《金陵省难记略》中提到的“书太平天国之国为囯,谓王居于中也”的引申与发展。也有学者从宗教和避讳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都缺乏有力的史实依据。事实上我们至今未能从太平天国历史文献中找到有关“囯”字改造的直接证据,这也妨碍了结论的形成。
历史学研究除利用史料实证,得出直接结论之外,利用有限资料进行研究推测也是可行的思维路径。由于缺乏第一手资料,我们若要探寻太平天国将“囯”字作为官方用字的原因,就必须从“囯”字本身出发。
而据汉字学家的统计,在汉字中,国字的写法是最多的,竟达四十余种。作者发现,几乎每一次王朝或政权的更替时都会在国字上做文章,这其中是有着深刻内涵的。
例如,自命为“武周皇帝”的武则天在掌握政权后,就有大臣进言说:“國”字里面的“或”通“惑”,这恐怕会给国家带来灾祸,应该要使用“武”字来镇住“惑”,如此国家方能安宁。于是,武则天就把“國”字里面的“或”改成了“武”。后来又有人说:“武” 在“囗”中,有把“武”困在里面的意思。于是武则天又把“武”改为上“八”下“方”,变成“圀”了。
通过上述史实我们可以看出,“囯”字在历史上的变化透露着两方面动因:
1 “囯”字是底层意识的体现
2 历代的统治者之所以要对国字进行不断地修改,其目的就是为了表现政治统治的权威性
而太平天国使用“囯”字同样带有这个意味。1853年定都天京后,洪秀全亲自将“國”字改成了“囯”,并规定“独和天父天兄幼主太平天国可称,其余列朝及人地名俱以郭字代”。众所周知,当时清政府的官方用字是“國”。这说明,洪秀全使用“囯”字不仅仅是因为它广泛地流行于底层社会。更重要的是,这是为了显示太平天国政权与清廷的政治对立,从而强化太平天国政权所统率之人民的国家意识,加深对洪秀全等人绝对统治地位的认同,最终达到巩固政权稳定的作用。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造字活动成为了一种国家行为。与历史上的造字活动一样,这样的活动可以被看成统治阶层强化自身政治权威的一种手段,亦可以看作国家意识形态与社会意识之间的互动。从这一层面而言,太平天国政权和中囯历史上的其他封建王朝并无差别,同样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漆中(2000.03-),男,湖南长沙,湖南省地质中学高1516班,学生。
K255
A
1672-5832(2017)11-018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