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鬼神信仰与易学思维

2017-11-24康宇萌

唐山文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鬼神易学周易

◎康宇萌

民间鬼神信仰与易学思维

◎康宇萌

《周易》最早是以卜筮之书的面目出现的,但在发展流传过程中,其内在哲理和思维体系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现在提到“阴阳”五行”时,仍会很自觉地将它与中国的神秘文化相联系,中国民间鬼神信仰文化的体系形成与《周易》有无法割裂的联系。

中国民间信仰是从古老社会传承下来的原初性信仰,吸收了儒释道和其他宗教哲学的符号和观念逐渐形成起来。这种民间信仰体系不仅是人民精神信仰的反映,还是一种对天地人三者关系的思考,对人与自然万物关系的思考,和对人生死轮回的解读。在这一信仰体系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周易》作为卜筮之书和哲学之书对其思维方式和认识论的影响。

但本文所讨论的不是民间信仰中八卦、占卜、算命等表面“器“的东西,也不谈具体神秘文化的代表——数术与阴阳五行、河图洛书的神秘内容,而是思考关于中国古代民间信仰体系的构建逻辑和其内在的思维方式,即中国特有的民间信仰体系形成过程中体现出的易学思维。

一、崇拜对象创造中所体现出的形象思维

“观物取象”是《周易》的形象思维方式之一,即指圣人仿造自然、人事的各种现象揣摩和编制,创造出代表着天地万物的八卦符号。《周易》的创作原则是拟取物象,以喻事理,“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就是说圣会把天下幽深难见的道理譬拟成具体的形象容貌,用来象征特定事物适宜的意义。

八卦作为天、地、风、雷、水、火、山、泽的形象代表,古人认为八卦之象就真正变成了它的模拟物,达到了二者之间的统一,即所谓的“圣人立象以尽意”。每一卦代表一种形象,人们可以依次作出解读和推测,这样一来,创造出的象就可以反映神明的意志,也可以比类万物的情状,想来这其实就是古代人类自然崇拜与灵物崇拜的真实写照。

在民间信仰崇拜对象的创造中,这种思维被运用得淋漓尽致。在所信仰的鬼神形象选择上,人们见山造山神,求雨造雨神,只要有所诉求,就会依据所求之物的形,创造出能作为其代表的象,因此我国民间信仰是一种“万灵崇拜”,即万事万物都可以成为神灵鬼怪。天神地鬼不必多说,风雷水火也各自有掌管和代表的神仙,即“雷公电母,风伯雨师”,刚好也对应着八卦中的巽震坎离,更说明了鬼神信仰与八卦创造思路上的一致性,它们掌管在农耕文明社会对人们最重要的几种自然要素,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人们最初认识浅薄,无法解释一些自然灾害和现象,就创造出一个起象征、替代形象作用的神灵,再发展到后来,对鬼神的信仰就变成了对个别象征符号的信仰,人们将众多不同的神灵形象确定为简单的、特定的符号,如提到门神就自然而然想到秦琼和尉迟恭,提到武财神就想到关公和钟馗等等。这样一来,被创造出来的神灵或者是具体的形象就可以象征天地日月星辰草木等任何一种宇宙物体或者自然力量,并作为其代表行使操控某些神秘力量的权利,而人们也可以通过神仙鬼怪这一媒介,联通自然,传递情感、表达诉求、进行祈愿和形成精神寄托。

二、民间信仰中生死观所体现出来的阴阳对立思维

阴阳思维是民间鬼神信仰中与易学思维联系最密切的。在《周易》和易学思维之下,宇宙及万物离不开其基本要素——阴与阳。

《周易》中,阴阳是一对对立的观念。阳表示对立统一物中积极的方面,如天、刚、父;阴表示消极的方面,如地、柔、妇等。因此,女性常常被认为是阴的象征,在鬼神中经常有女鬼形象出现,给人以阴森恐怖之感,甲骨文中的“鬼”字,还经常下部从女。周易的阴阳思维,引导了民间对鬼神和生死的基本认知,很多祖先祭拜、民间禁忌的行为都可以在《周易》体现的阴阳二字中找到合理的解释。

但易学思维在民间鬼神信仰体系中的体现不仅有以上两点,在《周易》中反复提到“三极”或“三才”即天、地、人,体现了工整和统一的宇宙世界。同样,民间信仰中也将宇宙万物划分为天地人这三个系统,各自独立却又相互统一,相互制约,神仙、凡人和鬼怪分别对应着天上、人间和地下,而三界又有玉皇大帝、皇帝和冥王分管,体现了一种整体性和有序性。

《周易》对中国民间信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中国北方部分少数民族信仰的萨满教为例,清朝的统治者将道教和萨满教融合成为了制度化的国教之后,萨满巫师跳神所穿的神衣上的纹饰,就开始加入了八卦的图形样式。同时,《周易》思维影响下形成的阴阳两界,万灵崇拜、神仙鬼怪的民间信仰体系,在古代文学中也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为民间诸多志怪故事和传说提供了素材和源头,如《聊斋志异》现已成为民间文化的瑰宝。

结语

中国民间鬼神信仰或许体现着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但我们还是应该尊重其作为民间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事实,辩证地看待在构建这一信仰体系时所体现的易学思维模式。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250101

康宇萌(1995-)女,东乡族,甘肃张掖人,本科学历,山东大学,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管理。

猜你喜欢

鬼神易学周易
从“卜史易”到“士易学”再到“儒门易”
——先秦易学阐释分期断代刍议*
唱支侗族大歌献给党
2021海峡两岸周易文化论坛暨第三十二届周易与现代化论坛在安阳召开
侨易学视角下“华人作家”赵健秀研究
南戏《张协状元》中古庙和鬼神的功能探析
浅谈先秦诸子的鬼神观
甜甜的“蝴蝶茧”
谈上博简《鬼神之明》的学派问题
《雕菰楼易学五种》
简单易学的口水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