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傅抱石的抱石皴法

2017-11-24

长江丛刊 2017年35期
关键词:皴法抱石傅抱石

张 培

浅谈傅抱石的抱石皴法

张 培

傅派山水风格推成出新,犹如狂风乱卷,意气随行,笔法之间毫无拖泥带水,显得大气磅礴,尤其是意境的形神皆具的气韵之道,常常让人感觉到博大的胸怀,这点恰恰是抱石皴技法适用的重要前提基础之一。

傅抱石 抱石皴

傅抱石对于中国山水画的感受和理解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认识领悟,正所谓诗如画境,好的绘画作品尤其是中国画的意境数千年来都是和诗词诗句息息相连,浑然一体的,这就是古人常说的书就是画,画就是书的书画同理;傅派山水风格推成出新,犹如狂风乱卷,意气随行,笔法之间毫无拖泥带水,显得大气磅礴,尤其是意境的形神皆具的气韵之道,常常让人感觉到博大的胸怀,这点恰恰是抱石皴技法适用的重要前提基础之一。

一、抱石皴的形成期

抱石皴的出现和成熟是有个长期的笔墨积累和提炼概括出来的,抱石皴的出现不是偶然,是傅抱石经过长期的绘画练习与绘画思维的提炼和来自于生活的感悟相结合的产物,尤其适用于中国山水画,抱石皴法的肌理形式和传统的皴法相比很难达到诸如此类的效果,利用抱石皴法的肌理偶然性来塑造中国画山水石云雾等场景这是在传统中国画技法里从未出现且具有独创性。

傅抱石非常注重专业理论素养,在少年时期就阅读了大量的关于绘画史论著作,并临摹过很多八大山人和石涛的作品,随着对中国画的领悟和了解,越来越认识到美学理论指导实践创作的重要性,所以在30岁之前在绘画上所用的时间比研究美术史论著作上少的多,正因此傅抱石急需拓展自己的艺术视野,终于在1933年去往日本留学,攻读东方艺术史论和美学理论,在留学期间,接触广泛,西方的美学理论也有所研究,随着对东西方美术史论的研究,在提升自身的中国画境界和绘画技法上受益匪浅,为日后抱石皴法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回国后,傅抱石开始了大量的笔墨练习,不断的概括总结提炼自己的绘画语言,傅抱石在这一阶段善画小作,善做意境,结合古代诗词诗句创作,有所局限性,抱石皴法尚未显现;随着抗战爆发,迁居重庆,蜀中山水气候多变,山水雾城对傅抱石创作中国画起到了明显的催化作用,传统的中国画严谨有序,接受了东西方的绘画艺术感染的傅抱石一直想对中国画推成出新,大写意创作总结出大胆落笔、小心收拾的笔墨感悟,此时抱石皴法因地适宜的腾空出世,开创中国新山水画派的新境界。

二、抱石皴的发展期

自古巴山蜀水景色多变幻,山色巍然一体,四川的风景山色可谓是一幅幅动人的山水画,傅抱石在创作中国画山水里经常会借景融合,所以经常观察蜀中山色获益极多,在绘画的同时对于传统中国画笔法皴法的运用发现传统的皴法太过严谨,绘画起来条条框框太过讲究,始终觉得无法把中国画的墨境发挥出极致,一直思考着能否在笔法上有所创新。其次傅抱石在绘画的时候有经常饮酒作画的习惯,经常乘着酒兴挥毫泼墨,酒意微醉与绘画思路的碰撞融合再加上手上的笔法的随意开始在画中国画的写意中出现了很多偶然的笔法肌理效果,毛笔直抵宣纸散开,半干半湿的墨色在宣纸上不停的上下撑、戳、提、写、划、揉、点等旋转使得墨色在宣纸上留下了很多不规则的痕迹,在结合这些肌理大胆提炼,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油然而生。傅抱石在对这种笔法的使用和研究上逐渐的把这些在绘画中的偶然因素慢慢的变成必然,抱石皴法开始慢慢的成熟起来,从傅抱石在四川居住的八年间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抱石皴法对于他的中国山水画、人物画的影响是多么大。

三、抱石皴的成熟期

傅抱石在重庆金刚坡前居住的八年里是抱石皴法的大成时期,在这一时期是他人生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有趣的是傅抱石在作画习惯上很有规律性,傅抱石最爱诗意画,根据古代诗词诗意来创作山水人物画,一般的来说,整个题材一旦选定,构思出画面的框架布局构图后就基本不会去更改和变化,所以在看傅抱石同一题材作品是总是能看到类似相同的画面布局,值得一提的是傅抱石在构思同一题材的作品时候往往会一起同时创作多幅或者隔断时间重画此题材,总是把绘画思路反复整理,这也是对于抱石皴法的一种提炼和总结,确实如他自己所说“大胆落笔,小心收拾”的绘画精髓体现。

虽然傅抱石的人物画是从抗战开始后才真正的接触起来,学习人物绘画都是以唐宋时期人物为范本的模式练习,人物的细腻和衣着的飘逸是考验中国画的笔法功底所在,很显然抱石皴法是不适合拿来画人物画的笔法,但是在人物场景画中需要一些笔墨色来烘托画面的氛围,一静一动、一张一驰、动静结合一直是傅抱石山水人物画的特点,这个时候抱石皴法结合人物场景简直是完美合一。抱石皴法与中国画的笔法讲究和作画严谨的绘画思维显得极不协调,但是开创了中国新山水画派的先河。

抗战结束抱石皴技法的进一步成熟和大写意仍旧不断的发展提升,尤其是建国后,傅抱石绘画的很多题材开始反映当时新中国成立后社会进步、建设发展的风貌,开始写意和写实相结合了。在60年代初期率领江苏省国画家举行了全国两万三千里的写生活动,进行了大量的写生创作,很多西方的美学理论也出现在创作中国画的画面中,对他晚年的绘画风格影响颇大,通过一系列的艺术理论整合,使得傅抱石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艺术理论,总结出了抱石皴技法在各种表现手法上的运用和表现,从最初抱石皴法毫无章法的笔墨用色到中国画创作的局部使用抱石皴法有序的、可控的、整体的的运用,显然抱石皴法的运用已经非常娴熟,已经如火纯青了。至此抱石皴法从出现到发展到大成就是傅抱石一生的绘画历程的发展,也是勇于对中国画不断推陈出新的典范,是傅抱石留给我们艺术之路上的宝贵财富。

江西工程学院)

张培(1983-),女,湖北武汉人,本科,江西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皴法抱石傅抱石
浅析山水画的皴法程式
黄秋园山水画课徒稿(十七)
视界
抱石
美人如画
美人如画
傅抱石“养”画
中国画皴法的名称与作用的关系
傅抱石“养”画
非凡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