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碧水情深

2017-11-24

金沙江文艺 2017年7期
关键词:碧水金沙江傣族

刘 梅

当车子行走在S形和Z形的盘山公路上时,我已然有些晕眩。大巴车缓缓爬行在低迷、压抑的山谷里,犹如一头愚笨的老牛,载着我继续走向扑朔迷离的远方。

不明白这次自己为什么会这么快做出这个出行决定。就因一个名字的吸引?应该是。湾碧!一江碧水,半湾风情,听说还有芭蕉林。是一个诗意的让人充满遐想的江边小镇,此行便是去大姚湾碧赶窝巴节。

珍贵的东西总是不会轻易让人得到!这个迷人的小镇,同样也不会那么快出现在我的视线里。想到这儿,心慢慢地静下来,开始欣赏车窗外的风景。

当车子终于爬上山顶,眼前的视野便豁然开朗起来,远方群山环绕,一条清澈的河流幽幽地流向远方。那缕缕飘渺的水气,在夕阳的辉映下,唯美。到了么?却不是,那是万马河,是汇入湾碧的一条支流。过了万马大桥,路面平缓了些,车速也快起来,一路沿库区公路溯流而上,应该很快就到了,我迫切地想一睹芳容。然而,事与愿违,依然是左弯右拐,遥不可及。当我抵达这个向往已久的江边小镇时,已是满天星光。

今夜无雨,听不到雨打芭蕉,于是无眠。躺在床上,脑海里闪现的是无数美好场景,一直持续到清晨鸟鸣。跳起来推开窗,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窗外青山叠翠,一座弯弯的小镇掩映在芭蕉丛林中,天边晨曦初现。

赶紧夺门而出,寻着方向沿江边而下,抵达江边,已是阳光灿烂。那碧绿闪亮的江水,在青山的环绕下,那么平静,柔美。那是一种怎样的绿呀!脑海里快速闪现过那篇赞美桂林山水文章中的章节,便是在那个时候,让我如此钟情于绿。此刻,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巍峨的群山倒映江中,就连那些深深浅浅的沟壑也清晰可辨。一艘小船缓缓向岸边驶来,船弦两边各坐着一位穿迷彩服的男子,另一位身穿救生衣的男子则立在船头,也许他们是巡江的工作人员,刚从江上巡察回来吧。船只的两边留下长长的水纹,一圈圈荡漾开去,犹如一条自由的鱼儿,没有忧愁,没有顾虑地游走其中。

再往前走,便见到一个小码头,码头上停靠着一艘刚刚到岸的船只。从上游赶集的人陆续走下来,他们中间有的穿着节日盛装,有的身着独具民族特色的蚂蚱衣和火草筒裙。火草筒裙是当地妇女最流行的穿着,它是傣族妇女从山上采集来的火草,经过加工纺织而成。腰间裹上一条又宽又长的羊毛带,头上包一条两边绣花、挂着一串串亮晶晶的泡珠制成的束成帕子。胸前系一块棱形的刺绣宝肚,身上穿的是紧身 “蚂蚱衣”,既短小又无纽扣,除保持傣族紧身短袖的特点外,袖口较为宽大并绣着精致的花纹图案,衣服背后还挂着一对鸡心形的刺绣荷包。男人穿的是用火草制作的马褂。兴许是这一江碧水长年养育的缘故,他们每一个人的身上,自然流露着那种源自内心的平和与朴实。一个老人背着个大竹筐,里面放着火红的小米辣和诱人的蔗糖,边上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跟在身后,手里提着一个放着核桃的小竹筐。他们挨个下了船,沿着江边小道迅速融入湾碧小镇的早市里。

人一走,小码头瞬间变得空寂起来。放眼眺望金沙江,源自天际,流向远方,很自然地想起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诗句来。

突然有个冲动,想独驾一叶竹筏,在江面上缓慢行驶,邂逅某个人,然后开始一段浪漫的旅行……电话突然响起,不禁哑然失笑,把自己从梦境中拽回到现实。

朋友让我快速赶到祭鱼台,说仪式已经开始。我赶紧寻着方向抄近路,走着走着,才发觉前方无法穿越,赶紧折返。当我赶到目的地时,仪式己接近尾声。带着遗憾,只能听朋友在一边给我讲解 “窝巴节”的真正来历。

“窝巴”,傣语意为鱼的聚会。传说在很久以前,傣族的祖先绿拜国国王为保卫家园英勇战死,留下王子青哥和公主红妹二人。二人誓死为家园而战被仇敌关押。仇敌将傣家子民一直赶到金沙江边,想利用悬岩中那只心狠手辣的妖怪石恶把傣家人民消灭干净。在紧要关头,青哥和红妹逃脱出来并与石恶决一死战,救下了傣家子民。在这场恶战中,青哥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红妹最终化身为鱼,与金沙江为伴,永远保佑着傣族人民过着风调雨顺、清静平安的日子。后来,人们为感谢青哥和红妹的救命之恩,每年都在江边举行祭鱼仪式,洒水狂欢互送祝福,年复一年直到今天。

听完这个故事,已是泼水狂欢时。整个广场上欢腾一片,老老少少皆洒水祝福,年轻人则取水狂泼,送上热烈的祝福。我也迫不及待参与其中,哪知才冲进人群不到一分钟,还没等我靠近取水池,便早已成了落汤鸡。索性拼了,和他们一起闹腾起来。

慢慢游览湾碧,又对这个小镇多了一些了解。这儿居住的是傣族和傈僳族。饮食文化各具特色。傣族特色饮食是“橄榄生”,每逢杀年猪,家家户户割下猪脊肉剁成肉末,加入花椒、辣子、葱、姜、蒜、芫荽,把橄榄树削去外皮,取肉质层舂细,漂洗后放入肉中,加入适量盐、醋、酱油、味精、小甄酒拌匀,腌制10分钟即可食用,味道香、脆、爽口。傈僳族则善饮、好客,客人不醉主人不喜欢。饮食特点是喝盐茶和 “涝渣”酒。小孩出生不分男女喷三口烟、喝三口酒,以示成人后人人能抽烟,个个能喝酒,体现傈僳族人的豪放、开朗、有趣。

湾碧还有个名字:咖啡小镇。以前咖啡厂驻地是一块风水宝地,起源百草岭,落地金沙江。后来因观音岩水电站建设被搬迁。那个咖啡小镇便永久地留在人们记忆深处。我喜欢咖啡,咖啡的世界,精致和深邃。要是咖啡小镇能延续保留到今天,岂不又是一道别致亮丽的风景,想到这些,心中不免有些许的遗憾。

夜色慢慢降临,悠闲地再次游走在这个弯弯的,闪烁着点点灯火的芭蕉小镇中。此刻,我想静坐一间临于江边的咖啡小屋,看一江碧水,听一首优美的音乐。专注于自己的内心,慢慢用汤匙搅动咖啡,让自己沉浸在咖啡弥漫的小屋里,尽情体会着这座迷人小镇里的万般柔情,那又该是怎样妙曼的一种心境!

夜色再次袭了上来,把我和小镇完全吞噬。

猜你喜欢

碧水金沙江傣族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我是金沙江
依法助力打好碧水保卫战
“问走”雾霾浊流 “询来”蓝天碧水
突出“三个转变” 守护碧水蓝天
傣族:亲水的民族
金沙江之恋
人大“年检” 守护鹰城蓝天碧水
北渡金沙江
金沙江上游首座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