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新春走基层”如何推出“经典瞬间”
——新华社广东分社记者小分队主题报道的新媒体实践

2017-11-24文/吴

中国记者 2017年4期
关键词:归途新春新华社

□ 文/吴 涛 梁 旭

看“新春走基层”如何推出“经典瞬间”
——新华社广东分社记者小分队主题报道的新媒体实践

□ 文/吴 涛 梁 旭

新春走基层活动中,记者如何让全媒体新闻作品从众多同类报道中脱颖而出,打造互联网“刷屏”的精品力作?其背后有哪些规律可循?本文作者所在的采访团队打造了浏览量过亿的《开往春天的扶贫列车》融合报道,作者分享了相关思路和做法。

融合报道 新春走基层

在2017年新春走基层报道中,新华社《开往春天的扶贫列车》系列融合报道获得超过一亿次的浏览量,其中图片报道《3岁的等待与33岁的归途》中石欣父子相遇的一瞬间,感动亿万读者(本刊第3期刊发了此照片赏析)。春节期间,新华社记者历时半个多月,在亿万归家团聚的人群中、万千个为生计奋斗异乡的故事中,用心、用情去采访,用脚步、用责任来记录,最终成就了这组报道。

一、击中亿万心灵的“意外相遇”

在新华社广东分社推出的《开往春天的扶贫列车》融合报道中,图片故事《3岁的等待与33岁的归途》成为引燃读者情绪的爆点,“儿子在树下等爸爸回家”的照片击中了无数人的内心。

著名诗人席慕蓉在《初相遇》里说,美丽的梦和美丽的诗一样,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常常在最没能料到的时刻里出现。这张最打动人心的瞬间,也是一个没预料到的意外。

1月19日,记者一行跟随采访对象石欣在吉首站下了火车,转乘大巴到达麻栗场镇,随后转乘一辆拥挤的公交,回到石欣家——溜豆村。湘西山村的早晨烟雨迷濛。石欣走在前面,我们跟在他身后。一路上,摄影记者拍了许多张石欣的背影,并不断设想,他到家那一刻,和父母见面会是怎样的情景。转过几道弯,当我们向石欣家的方向走去时,突然发现远处大树下有一个小小的身影,我们心里一惊,正要问他“这不会是你儿子吧?”话还没问出口,就听石欣在前面用家乡话喊他儿子:“家鸿,你在这儿等我啊,你喊我没?”

那一瞬间,随行的我们仿佛被某种东西击中了,来不及想太多,赶紧拿起相机,按下快门。

这组图片故事为什么会引发如此多的心灵共鸣?采访对象石欣只是万千外出务工人群中的普通一员。他3岁的儿子,只是留守儿童群体中的一员。但这印证了一句话:一张好照片成就于一个被摄对象的灵魂。真正感动人的力量,蕴藏在被摄对象身上,蕴藏在为家庭、为亲情奋斗不息的情节里。正因他们是普通人,与每位读者一样,真实地生活在我们身边,看到他们,就看到了我们自己。不少网友在评论里写下了自己相似的经历。有网友留言说,她小时候和弟弟就是这样一起站在村口等爸爸回来。也有网友留言表达自己想念留守在家里的孩子。

这次采访,如同一次奇遇。作为一名记者,有时我们并不知道,下一秒等待你的是什么;但是,我们必须时刻准备着,去迎接奇遇的发生。那么,我们该如何准备?

二、扎根大时代主题 讲述普通人的故事

时代的重大主题是新闻报道的沃土。厚植于时代沃土,新闻报道才能引起受众的强烈共鸣。

为做好报道,2017年春运开始前一个月,记者就开始梳理相关选题,撒网式搜集线索。期间,记者获悉春运期间,广铁集团和有关政府部门、爱心企业将开出“摩托车大军专列”“创客专列”“扶贫专列”等多趟爱心专列。扶贫是重大主题,扶贫专列成为新春走基层报道的重中之重,记者在分别开往广西、贵州、湖南的多趟扶贫专列中选定了K9064次“精准扶贫专列”。

这趟专列从深圳西开往湘西吉首,对它的选择颇有讲究。这趟专列将搭乘数百名来自湖南省花垣县的贫困务工人员返乡过年。经思考,我们确定在国家扶贫攻坚的大背景下,通过选择3位“小人物”的返乡故事来切入报道,全程跟拍他们在广东的工作情景、回家行程、亲友团聚,展现家境贫困务工人员的奋斗路、归家路、致富路。

三、新闻在哪里,脚就迈到哪里

每一个人都在大时代里前行,参与创造了这个时代。记者穿过时代背景,找到一个个鲜活的采访对象,倾听、记录他们的故事。在扶贫专列发车的前一周,记者兵分三路去往广州番禺、佛山和深圳,在被采访对象的工厂、车间、宿舍进行纪录式拍摄和采访,跟随他们工作、吃饭、休息……了解他们在广东打工的历程、盼望回家团聚的心情等,掌握前期现场素材。

列车发车当日,记者跟随石欣等三名采访对象进行全景式跟拍,在17个小时的行程中跟随采访拍摄,听他们和老乡聊生活的变化和个人的心声。

火车到达吉首后,记者们趁着夜色,分别跟随三人多次转车进村入户,见证其家庭生活的现状、采访拍摄其父母子女。

出发那天,登上这趟扶贫专列做报道的记者来自中央和地方数十家媒体,部分媒体还一路跟车到吉首。最终只有新华社报道了如此轰动的独家新闻。原因在于我们的根扎得最深。

这次报道,记者在采访中“两头扎下根”:一头扎根三名贫困务工人员所在的工厂、车间;一头扎根他们家乡的村庄、家庭。简单地上车、跟车、下车,无法承载精准扶贫此类厚重的时代主题。捕捉到《3岁的等待与33岁的归途》中最冲击人心的那张图片,既是偶然,也是必然。采访前,谁也不曾料到石欣的儿子会在路口等父亲,这是偶然的意外之喜。但若记者“脚力”未到,只是跟到车站便打道回府,而不是“扎根”进村,必然不会与这个瞬间相遇。

四、一次采访、多次加工、多平台传播

要采访对象讲述时有完整性、情绪表达有连贯性,需要“一口气说下来”;文字采访可能更多的是聊天,随时插话;图片报道需要“瞬间力量”,随时抓拍;面对不同的需求,要求不同分工的记者密切配合,既独立又相互依赖。

文字报道需要从图片和视频报道中汲取表现形式上的营养,使文字可视、可感、可读,同时要为图片和视频报道提供更广阔的视野和深度空间。此次融合报道爆点在“3岁的等待与33岁的归途”的图片瞬间,但报道的立意揭示需要文字报道展开背景铺垫、关注人性以及对奋斗故事的深刻挖掘。最终,整组融合报道不仅仅展现“亲情”的催泪瞬间,更有个人命运在国家精准扶贫中逐步向好的深度展现。

在传播上,《开往春天的扶贫列车》系列融合报道采取多次加工、多平台发布。报道在新华社新华全媒头条上进行过三次整合加工,连续推出《开往春天的扶贫列车》全媒报道、图文故事《3岁的等待与33岁的归途》、长视频《3岁的等待与33岁的归途,就这样奔往家的方向》三篇重磅报道。此外,新华视点栏目播发《从广州到湘西:向家的方向走去》《驶向家和更美好的远方——精准扶贫专列故事》。

最终,报道在传统线路和新媒体终端的共同发布下,形成了全媒体影响力。新华社客户端登载相关报道后,人民日报系列新媒体等纷纷转发,腾讯、网易等门户网站及其客户端全面采用,微信朋友圈广泛分享,呈现出在手机端连续数天的“刷屏”之势。(作者单位:新华社广东分社)

融合报道要获得成功,离不开团队合作。文字、视频、图片、音频共同构成融合报道的新闻整体,文字稿件和动态视频不再是独立的新闻主体,而是融合新闻的组成部分,甚至还可能具备互动性和实时性——问答、评论和GPS位置信息追踪展示等等。

此次报道不是“文字+图片+视频”的简单拼接,而是在选题策划、采访过程、后期加工和传播推送等流程中,不同分工的记者进行无缝融合。

比如,在选取典型报道人物时,文字报道讲求的“有故事”不能做为唯一遴选标准,我们充分考虑视频报道和摄影报道需要的人物面貌、语言表达等因素,尝试“融合标准”。在前期“选角”时,历经周折采访到一个在深圳务工的农民工,他的故事很好,但他穿锃亮的皮鞋、谈吐已经很“城市化”。虽然我们费了不少心思找人,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采访对象。

同样,在采访过程中也需“融合”,这就导致问题设计、采访方式等方面与传统文字采访不同。视频采访需

编 辑 翟铮璇 905553195@qq.com

猜你喜欢

归途新春新华社
再创新高
归途
第十五章 踏上归途
黄河 伟大的归途
视界
独占新春第一芳
应用“8K+5G”技术创新国庆阅兵报道——新华社的实践与思考
所有苦涩的孤独,终会有归途
新春路上不轻松
“刚刚体”走红,新华社“小编”如何专业卖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