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明与后金(清)的三次议和及其失败原因

2017-11-24王玉君

黑龙江史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皇太极袁崇焕

王玉君

(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浅析明与后金(清)的三次议和及其失败原因

王玉君

(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明朝末年,努尔哈赤通过多次征战统一了东北女真各族,此后,经过一系列内部整顿建立起后金政权,随着势力不断强大,他又将矛头指向明朝,萨尔浒之战中努尔哈赤大获全胜,巨大的野心驱使他又发起了宁远之战,但此次战役,由于袁崇焕等将领婴城固守,刺血誓师,后金部队遭受严重创伤,战后他一蹶不起,1626年八月于沈阳逝世。同年,皇太极即位,他在位期间一方面继续执行努尔哈赤的扩张战略,另一方面又在不断要求与明议和。后金与明议和高潮共达三次,但均以失败告终。

明;后金;皇太极;议和

自古以来,各个朝代的议和都是在一定的背景条件下发生的,而明与后金(清)也不例外,他们之间共达三次议和高潮,每次议和也都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进行的。

一、明与后金(清)三次议和背景

(一)第一次议和背景

后金在宁远战败后,危机四伏,形势不容乐观。外部则是“四邻逼处,素皆不协”(1)。宁远之战的败局使后金陷入了一个窘迫地位,西面蒙古林丹汗不断挥师向西扩大自身势力,似有一统蒙古之势。喀尔喀五部也在明朝“以北虏制东夷”政策下,背弃与金之盟约接受了明朝赏赐,依附于明朝,抵御后金。东面后金又紧邻朝鲜国,朝鲜国是明朝属国,长期以来就与明朝交好,再加上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也促使二者关系密切。因此,在面对明朝与后金的作战中,朝鲜选择站在明朝这边。南面则是强大的明朝,明朝内部虽然腐朽,但是军事力量仍然强大,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击垮。后金内部,也由于政策失误,辽东民众抗议不断,各地揭竿而起,男丁逃亡,土地荒废,生产落后,物资缺乏。同时,战争的失败也使将士大失信心,民心不稳。皇太极在充分考虑了所有因素后,认为只有议和才是上策。

在明朝方面,明朝末年,国内一片狼藉,“兵革繁兴,日无宁息,苛征横敛,百姓穷困,国事败坏,殆已极矣”(2)。对外,后金先后攻克抚顺、辽阳、沈阳等地区,它势力的壮大让明朝极为恐惧。为了“用辽人守辽土,且战且守,且筑且屯(3)”并争取足够时间修关建城,袁崇焕企图以议和为幌子,拖住后金,以便日后打持久战,恢复辽东失地。

(二)第二次议和背景

后金势力开始不断壮大,为了进一步加强统治,解除“四邻逼处”危机,皇太极发起了多次战争。首先他拿实力较弱的朝鲜开刀,1627年,皇太极统兵三万,袭击朝鲜,朝鲜在战役中损失严重,被迫与后金签订盟约,致使朝鲜成了不设防的国家。东部战事结束,皇太极又西进着手征服蒙古,1628年,蒙古内部发生矛盾,喀喇沁、鄂尔多斯等部与林丹汗大战,两方伤亡惨重,皇太极趁机与蒙古喀喇沁、鄂尔多斯等部达成盟约,要求共同发兵讨伐林丹汗,1632年,皇太极率兵进攻林丹汗,林丹汗闻讯“便谕部众,弃本土西奔”(4),途中军队逃散,溃不成军,1634年,林丹汗死,余部纷纷投降。东西方面危机暂得解除,皇太极又立马把主力转向明朝,他率兵从长城各口入侵不断骚扰内地,期间,明金发生了己巳之役和大凌河之战,战争中,许多将领投靠后金,特别是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三人的归降,给后金带来了很大影响,他们率领的军队有丰富的海上经验,这便于后金突破明朝海上防线,另外他们还为后金带来了大批西洋火器,这有利于提高后金整体军事战斗力,进而为其长期占据大东北奠定坚实基础。除此之外,后期,由于朝鲜人民的反抗,1636年12月皇太极又发起了第二次朝鲜战役,朝鲜国王受降,同时,皮岛也被攻陷。至此,后金彻底打破了明朝的海上防控。

明朝方面,它曾经为打压后金的三角遏制策略破产了。东面,一直以来依靠明朝庇护的朝鲜国已经与后金达成盟约,成为后金属国,皮岛的攻陷也使明军失去了东西夹击后金的有利条件。西部,明朝长期执行的“以北虏制东夷”的战略也随着后金统一蒙古而破产。内部,明朝统治集团贪污腐败,地方官吏以各种名义征收杂税,致使农民起义运动在各地愈演愈烈,席卷成风。在中央,曾经多次抗金有功的袁崇焕因后金反间计而被冤杀,引起朝廷辽将人人自危,同时,几次边防战役的失败也让明政府战斗力下降,经济枯竭,明朝政府矗立于风雨飘摇之中。

(三)第三次议和背景

皇太极在丙子、戊寅之役后看到了明朝的虚弱,并决定进一步入据中原,为了攻破锦宁防线,清与明之间发生了松锦之战。战争中,皇太极在明军兵力虚弱的松山与杏山之间驻军,切断了明军后路,经过几次进攻,清军占领了杏山,塔山,锦州地区也因粮尽人亡,不少将兵选择投降,松锦之战以清军的胜利结束。

明朝方面,中原地区,农民战争如火如荼,以李自成,张献忠为首的农民军力量蓬勃发展,李自成先后攻破了河南、洛阳等地,张献忠也攻下了襄阳,而对外,经过松锦之战,明朝伤亡惨重,最后一道锦宁防线也被清军攻破,明朝的大门被迫向清军打开,清军随时有取而代之之势。

二、明与后金(清)的三次议和

第一次议和的先行者是袁崇焕,宁远之战后,努尔哈赤大败而归,此后一振不起,1626年于沈阳逝世。为了拖延时间修筑防事,并趁机刺探敌情,1626年9月,袁崇焕以吊唁老汗之死,庆祝新君上任为名,派了李喇嘛等三十四人前往沈阳,皇太极见状虽颇为惊讶,但他也顺时把握住了此次议和机会,对于明朝使者以礼相待,丝毫不敢有怠慢之心。明朝使者临走时,皇太极派后金部下携带议和书一同前往宁远。袁崇焕见议和书中仍用金国年号,退还。十天后,经过多次更改,皇太极又遣使将书信带至明,袁崇焕接收。

皇太极书中主要内容有:

一、重申“七大恨”。信中指出,后金发起战争是因为明朝所致,责任在明不在金,后金只是“陵逼己甚,用是兴师”(5)。

二、提出交换条件。“今尔若以我为是,欲修两国之好,当以黄金十万,白银百万,锻匹百万,布匹千万相馈(6)”“每岁我国以东珠十、貂皮千,人参千斤遗尔”“尔以黄金一万,白金十万,锻匹十万,布匹三十万报我”(7)。

袁崇焕见信后,给予回复,信中他指出让皇太极不要再提起“七大恨”,因为战争也给明朝百姓带来了巨大损失。针对索要金银,袁崇焕要求对方减少数量,并将占领的辽东地区和俘获的人民送回,同时,斥责对方没有议和诚意,在议和期间,还征伐朝鲜。皇太极收到信后,针对以上内容也做了一一驳斥,他称自己之所以提及“七大恨”只是为了明曲直,以便议和,并指出,辽东地区是上天所赐之地,倘若归还明朝实属有违天意,但他对于索要金银财物数量上做了让步,认为可以适度减少,最后,在信中皇太极也给了袁崇焕一击,他称明朝在议和期间也曾“口言相好,仍发哨卒(8)”修建大小凌河城,毫无议和诚意。为了表示不满,这一次,皇太极没有派使者出使明,而是由明使者自行带信而归。此后,双方都未派使者来往,议和一时陷入尴尬局面,随着战争打响,此次议和以失败告终。虽后期,皇太极又在攻占锦州、松山等战役中多次提出议和,但由于朝廷官员阻挠,均不成功,议和之策久被搁置。

第二次议和是由兵部尚书杨嗣昌倡议的。面对内忧外患,杨嗣昌建议崇祯帝攘外必先安内,要求集中主要兵力镇压农民军,并提出以议和为策率先从时间上拖延清军,以防后部受敌,这一政策得到了崇祯帝的默许。1638年,镇守山海关太监高起潜派周元忠等人到达沈阳以求议和,但皇太极鉴于第一次议和教训,误以为这又是一次刺探军情的骗局,所以对此议和并没有看重,最后,周元忠等人被迫离开。当然,此次议和失败后,皇太极并没有放弃,1639年,皇太极致书崇祯帝表示“屡欲通好,以享太平之福”(9),可终因朝廷内部人士以议和是重蹈宋金和议覆辙为由,坚决反对。因此,明朝未及时给予回信,致使第二次议和又不了了之。

第三次议和是在松锦之战以后发起的。松锦之战后,明朝局势动荡,朝中不少人再次提出议和主张。倡导议和的大臣主要有陈新甲,谢升,傅宗龙等。面对两线作战的形势,崇祯帝也想通过与清议和来减轻军事负担,私底下同意陈新甲主持秘密议和。1642年,明朝派职方郎中马绍愉,兵部司务朱济之,都司朱龙等人携带皇上给予的敕书赶赴沈阳,经过双方多次商讨,皇太极最终提出了议和条件:一、互遣使者,两国若有吉凶大事“交相庆吊”(10)。二、每年明给清“兼金万两,白金万两。(11)”清馈明“人参千斤、貂皮千张”(12)。三、归还各自逃人。四、规划国界。以宁远双树堡中间土岭为贵国界,以塔山为我国界”(13)。之后,马绍愉等人将和议密报带给了陈新甲,本以为这次议和将会成功,但由于陈新甲一时疏忽,密报被塘报刊出,和议主张泄露,朝廷一时大乱,反对派纷纷弹劾,崇祯帝因虚荣心作祟,未公开解释,陈新甲下狱,最后一次议和也草草结束。

就这样三次明与后金(清)议和高潮都以失败告终,明朝最后的一丝生存希望也破灭了,1644年清军入关,明朝结束了它的生命。

三、三次议和失败原因

明与后金(清)三次议和都失败了,在这失败的背后必然隐藏着深刻社会原因,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第一、双方和议具有目的性,议和诚意真假难辨。在第一次议和中,双方各怀鬼胎,一方面,袁崇焕企图趁努尔哈赤之死,女真内部争权夺位之机,离间诸子,刺探军情,并以议和之名拖延后金,给修建边防争取时间,另一方面,皇太极也说“自古国家两相和,彼此相愚,各修治安,原为缓兵之计,本非可恃之长策也。”(14)他同样希望通过议和牵制明军,使攻朝鲜之策无后顾之忧。不难看出,双方和议意图并不明显。在第二次议和时,明朝虽为真意并得到皇帝许可,但在派使问题上,却给以皇太极假象。明朝派出的使者周元忠只不过是个占卜人,社会地位低下,从表面上来看,这样的重任与之并不相当,这让皇太极以为又是故伎重演,从而错过和议良机。在第三次和议中,崇祯帝只给了使者一道敕书,敕书是崇祯帝给陈新甲的,并非正式求和文书,这使皇太极心生疑虑,有所顾忌。由此可见,明与后金的三次议和失败,与双方的议和态度有莫大关联,如若各自真诚一些,和议也是水到渠成之事。

第二、崇祯帝刚愎自用,优柔寡断。崇祯帝的性格因素也是导致议和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第二次议和期间,崇祯帝曾默许与后金议和,但当收到皇太极致书后,又出尔反尔,不予议和。与此相似,在第三次议和中,陈新甲是直接接受了皇帝命令后,前往沈阳议和的,可在陈新甲议和消息曝光后,群臣抗愤,这时崇祯帝不仅没有公开解释原因而且还因一己之私,为保全自己尊严,把责任推卸给了自己臣下,致使陈新甲下狱,议和之策也随之夭折。仔细想想,倘若崇祯帝能够借助自己的威严,出来承担一些责任,想必陈新甲也不会死,议和也不会失败。

第三、朝臣受大国至上的虚荣心作祟。明朝是一个大一统国家,统治阶级的一统思想根深蒂固,而且多年以来明朝只有接受其他国家的朝贡,并没有开创与其他国家或民族的议和之例,朝臣认为如果这次明朝与后金签订了和议条约,这意味着辽东地区将永久成为后金领地,再加上每年还给予后金大批金银,这种做法必然会使大明颜面扫地,为别国所耻笑,因此,为了所谓的大国自尊,皇帝和朝臣不顾国家社稷命运,坚持反对议和之策。

第四、朝廷对议和派强力打压。朝廷对议和派的打压很是严酷,在第一次议和中,袁崇焕曾私自与后金议和,虽然这只是拖延之策,但在消息泄露后,还是引起了朝廷热议,袁崇焕不断被群臣弹劾,反对派也坚决认为正是由于袁崇焕议和举动才使后金敢于得寸进尺,最后,袁崇焕被杀,朝臣辽将也人心惶惶,为了避免拥有和他一样的下场,很多倡导议和者避而不语。即使在第二次议和时,杨嗣昌也只是私下秘密建议崇祯帝。更甚者,在第三次议和中,即使得到皇帝首肯,陈新甲也因议和举动最终下狱。朝中对议和派的残酷打压,使朝中再无人敢提议议和。

第五、深受宋金和议影响。明与后金(清)和议很大程度上受了宋金和议影响。宋金和议在性质上来说是强者把对弱者搜刮侵略行为合法化的不平等条约,签约双方地位严重失衡。而明朝很多大臣错误估计形势,误认为后金与明的和议与宋金和议性质相同,据守传统理念,提出所谓的“城下之盟,春秋耻之”,(15)为了防止重蹈宋金后辙一律坚决反对议和,从而使整个朝廷被反对议和气氛所包围,自然也无人敢于公开提出议和主张。

事实上,明与后金(清)有三次议和高潮,而每一次议和对明朝来说都不失为一个机会。但是由于明朝统治者的愚蠢和腐败,使议和活动难以进行,最后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明朝灭亡。

注释:

(1)清太宗实录·卷9

(2)清太宗实录·卷4

(3)明史·袁崇焕传

(4)清太宗实录·卷12

(5)清太宗实录·卷2

(6)清太宗实录·卷2

(7)清太宗实录·卷 2

(8)东华录,天聪元年三月

(9)清太宗实录·卷 27

(10)清太宗实录·卷 61

(11)清太宗实录·卷 61

(12)清太宗实录·卷 61

(13)清太宗实录·卷 61

(14)天聪朝臣奏议.刘学诚请议和以慰人心奏.

(15)陈泰来.陈节憋公奏稿·卷上.

[1]清太宗实录[M].华文书局.郑天挺.

[2](清)张廷玉.明史·袁崇焕传[M].中华书局出版社.

[3]东华录[M].中华书局出版社.

[4]天聪朝臣奏议.刘学诚请议和以慰人心奏.

[5]陈泰来.陈节憋公奏稿·卷上.

[6]清太宗实录稿本档[M].辽宁大学出版社.

[7]满文老档·太宗[M].中华书局出版社.

[8]清史列传[M].中华书局.

[9]明实录[M].中华书局.2016

[10]清实录[M].中华书局.

[11]清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

[12]蒋秀松,滕少箴,魏鉴勋,袁闾琨.清代前史[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4.

[13]孙文良,李治亭.清太宗全传[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14]明史纪事本末补遗[M].中华书局出版社.

猜你喜欢

皇太极袁崇焕
袁崇焕:夸下的海口,用性命买单
争议袁崇焕:390年来是非功罪
争议袁崇焕:390年来是非功罪
崇祯皇帝与袁崇焕之间的死结
哈达公主莽古济之死与天聪朝政
论清朝入关前对于汉文化的吸收
袁崇焕的籍贯
袁崇焕之庙
论清朝入关前对于汉文化的吸收
先生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