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海林境内的渤海古墓群

2017-08-23闫星光

黑龙江史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北站海林牡丹江

闫星光

(海林市文物管理所 黑龙江 海林 157100)

浅析海林境内的渤海古墓群

闫星光

(海林市文物管理所 黑龙江 海林 157100)

简要分析海林市境内分布的渤海古墓群形制特点。

渤海古墓;规模;分布;现状

根《海林县志》所载,距今 3000年左右,牡丹江流域和海浪河流域开始有人类居住、生活和繁衍,这支古老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是满族人最早的祖先,在当时称为“肃慎”。肃慎人早在夏朝以前舜的时代就同中原取得了联系。东汉时期,肃慎人转称“挹娄”。南北朝时期,转称“勿吉”或“”。唐代,这里的“”人以今宁安市渤海镇为都城,建立起渤海国。海林市当时归系渤海国辖区。渤海时期的海林地区,北部二道河镇和三道河镇隶属于郢州,其他各乡镇则属于上京龙泉府渤州贡珍县。

我市发现的大、小渤海古墓群,大部分分布在牡丹江东西两岸、海浪河两岸,墓葬形制与结构基本一致。经省考古所鉴定,与宁安县大朱屯所发现的渤海古墓群属同一时代。其中分布在柴河镇北站村附近的渤海古墓群保存较好,1989年11月被当时的海林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一、北站墓群的基本情况

墓群分江东墓群和北站墓群,因建莲花电站江东墓群已淹没,现仅存北站墓群,地理位置:东经 129°35′34″北纬 44°51′29″,海拨 234 米。

二、墓群的规模、形制及现状

北站古墓群是海林境内目前所发现的渤海时期积石墓群中最大的一处,是牡丹江沿岸渤海古墓群较为集中完好的墓区。牡丹江中下游流域是唐代渤海国的腹心地区之一,这里的渤海墓葬,绝大多数为封土积石(石室)墓,通常用不规格石板砌成长方形墓室,墓门多南向,墓室顶部由大块石板封盖,上覆封土。北站墓群分四个墓群,紧临牡丹江边墓群,省考古队命名为1号墓群,向西南约250米为2号墓群,隔江对岸两山峡谷的漫坡上墓群为3号墓群,距北站村西南约1.5公里西山东南处墓群为4号墓群。石墓均高于地表,多分布在江边和山脚下漫坡地上。建造石墓所用的材料,是采用当地所产的花岗岩,石块大小不等,有的略作加工或未作加工。石墓平面为长方形和方形,每个石墓都有一个墓门,东、南、北向的都有,唯不见西向。墓门两侧立有长条石柱,上面横放一条板石,形成门楣。墓顶多用较大的长条石板或圆形石板构筑,墓壁所用石材,是较小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石块,依次迭砌而成。筑墓石块之多和巨大(从墓顶石块每块足有千斤重推测,当时建墓人们的劳动是很繁重的。)

三、历史上发掘及清理情况

根据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记载,1958年10月黑龙江省文化厅举办市、县文物博物馆干部培训班时曾对北站墓群保存较完好的两座进行了清理。现分述如下:

1号墓位于墓群的东北侧,北距头道河子屯约3.5公里,墓为长方形,南北向。墓顶封土因年久早已脱落。墓顶的盖石,是四块不规则的长方形大石板。

一号墓平、剖面图

墓内已被黄沙填塞。墓深为1.4米,墓口长3米,宽2米,墓底长3.5米,宽2.5米。墓壁均用未经加工或稍作加工的石块迭砌,墓壁外部堆砌不甚规整,其内壁则迭砌的较为整齐。墓门向南,门的两侧立两块石条,上面放一石板,构成门楣。墓底用河卵石平铺一层。在墓室的北部地面上,发现有头骨及残断的肢骨等,因年代久远,已非原位,仅头骨可能尚保存在原来位置上,头骨面部向下,也许可能为俯身葬式,室内没有发现随葬品,仅在墓门附近的填土,发现一块陶罐口沿残片,为灰黑,质地不纯,火侯不高,胎内用粗砂作料,系手制,并有两道弦纹装饰。

2号墓,在1号墓北侧,墓为长方形,长3.2米,宽2.5米,深0.9米。墓顶及墓壁已有部分塌落,但还能识别其形状。墓顶盖的大石板已坍落在墓室的前方。墓壁石块散乱,墓室被黄沙土填塞,墓壁迭砌不整齐。墓底与一号墓相同,亦平铺一层河卵石,该墓中没有发现任何骨骸和遗物。

二号墓平、剖面图

四、其它的渤海墓群分布及价值

位于二道河镇东沙前屯牡丹江对岸,亦有7座渤海墓群,分布在向江岸逐伸的山坡上,南北排列,虽规模不大,但其中3座具有一定特点。南端的1座,墓门向南偏西,另有两座门向正西,其中1座墓为双人墓,墓室用石板间壁隔开,墓门向西和偏西,这是在众多已发现的渤海墓葬中及为少见的。

原旧街乡(现撤并到长汀镇)亦有两座较大的渤海古墓群。据资料记载,1965年修山嘴子水库时,曾发现排列整齐的大面积墓群,约有百余座。当时省考古所派专业人员,对发现的渤海墓群做了记载和清理,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玉器和金、银器及随葬物等。由于地下水大,更多的积石墓无法再清理,至今仍埋藏于水库底下。

北站墓群墓室后壁

另一古墓群,位于长汀镇哈达村南山上,有10余座。这些古墓与北站古墓所不同的是,墓顶石块完全由规格一样且排列整齐的巨大长条石板覆盖,这些石板显然经过了细致的加工。因年代久远,加之人们生产、生活及自然因素,哈达古墓群现已所剩无己。

另外省考古所在对我市海浪河和牡丹江下游考察时还发现了不少的渤海遗址和遗存。其中较大的渤海城址位于三道河子镇兴农村东北二公里牡丹江左岸处,我们称这个城址为兴农城址(即当时郢州治所)。城之北、东两面为牡丹江所环绕,西与西南有三道河子从旁流过。城为正方形,四面土筑城垣,残垣最高4.2米,墙基宽4米。有4个壁垒残迹,分别在墙角或一面墙的中部,四面都有明显的护城壕。因修建莲花水库,省考古所对这座城址进行抢救性发掘,现已淹没。

这些渤海遗址和遗存,与渤海古墓群是有着密切关系的,也可以看出我市在渤海时期是非常兴旺发达的。

从墓葬出土的文物看,我市是渤海国时期人类活动的中心地带,这些墓葬的发现,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生活,文化习俗,墓葬形式,民族繁衍等诸多有关问题提供了详实的历史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1]《新唐书·渤海传》

[3]《海林县志》第 2篇第1章第1节92页。

[4]《海林县志》第18篇第4章第2节537-539页。

猜你喜欢

北站海林牡丹江
东郭先生睡不着
摄影
指点
寻找最美校园 牡丹江师范学院
酒兴未尽
剧院建筑设计指南之巴黎北站布夫剧场
永城北站民警:以实际行动确保暑运安全
鸟儿,让牡丹江唯美生动
一个人的成都北站(长诗)
谁丢下的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