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环境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探寻
2017-11-23李亮
李亮
摘要: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新常态,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学生就业问题越发凸显,成为了困扰社会稳定健康发展的突出难题。本文对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其就业问题,从高校和大学生两个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大学生 就业问题
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的社会经济也开始从持续高速增长进入到了新常态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支持,经济新常态存在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从经济增长速度适当放缓;二是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消费需求以及第三产业逐渐成为了经济社会的主体,呈现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三是有创新取代了生产资料和资金,成为了新的驱动力。
一、经济新常态环境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经济新常态环境下,就业领域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如服务业的人数显著上升,创新和创业成为了全新的就业突破口,同时结构性事业呈现出了不断加剧的态势。面对这种情况,大学生就业也表现出了一些新的问题:
(一)供需矛盾突出
一是人才流向集中,大量优秀的毕业生在就业地区的选择上都倾向于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西部地区以及一些对于人才需求迫切的老工业基地缺鲜有毕业生愿意问津,出现了东部地区人才过剩,西部地区一才难求的情况;二是人才素质不足,在当前的发展环境下,企业不仅需要具备专业技能的高端技术型人才,而且强调人才的人际交往能力,但是这一点在大学教育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大学生在从学校进入到社会后,由于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在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阻碍,也影响了其有效就业;三是人数增长过快,高等教育和职业驾驭的普及,使得大学生的毕业人数持续增长,而与之相对,市场所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是非常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供过于求的问题就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度的增大,失业率居高不下[1]。
(二)学生定位不当
一是对于自身的定位不当,在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应该在进入校园后,就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明确自身的需求,为后续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就目前而言,多数学生并没有重视这个问题,在学习中存在盲目性,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导致在就业时一片茫然;二是对于产业的选择定位不当,当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就业的目标锁定在IT、信息、能源等产业,对于一些传统产业则不屑一顾,引发了朝阳产业人才过剩,传统产业人才严重不足的现象。
(三)求职渠道狭窄
现阶段,由于信息的匮乏,多数大学生在选择求职渠道都是以招聘会为主,部分可能会利用网络来找工作,但是很少用到其他媒体,导致求职渠道过于狭窄,竞争激烈,使得一方面大学生很难找到心仪的工作,另一方面许多企业人才极度匮乏却招不到人。
二、经济新常态环境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应对策略
针对经济新常态环境下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应该从高校和大学生两个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配合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率,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
(一)高校层面
1.强化就业培训: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源之一,是大学生普遍缺乏就业意识,没有制定正确择业观念,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存在着盲目性的现象。对此,需要加强对于大学生职业意识和就业意识的培养,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得学生能够明确自身的实际需求,制定出具体可行的就业计划。同时,学校方面应该加强相应的信息收集工作,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企业的需求以及人才市场的动态变化,根据实际情况对自身的就业意向进行调整[2]。
2.关注市场需求:高校在进行专业课程调整时,应该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确保人才培养能够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一方面,应该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增加一些外语、国际业务等方面的课程,另一方面,应该对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进行创新,改掉以往单纯注重知识和技巧传授的方式,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强调与学生为主体,发挥其能动性,并且需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進行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重视企业实训:高校应该引导学生做好自身的合理定位,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对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行弥补,以一个更加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就业。不仅如此,还应该加强相应的实训教育,通过校企合作或者构建校外实训基地的方式,使得学生能够提前解除实际工作氛围,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引导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践的意识,促进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大学生层面
1.提升个人能力:个人能力对于就业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在同等的竞争条件下,个人能力越高,就能够得到更多的就业机会。例如,在校期间,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社会活动,在招聘会中收集自身感兴趣的就业信息,也可以在不影响学业的基础上,通过兼职来积累社会经验,丰富阅历,为将来真正走入社会积累更多的资本。
2.明确个人定位:大学生必须能够对自身进行深入剖析,明确自身的能力素质,从市场的实际需求出发去更新自身的观念和认识,适当放宽就业的区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消除好高骛远的思想,避免出现功利性和短视思想,以更好的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3.尝试自主创业:在经济新常态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创业是一种机会,也是一个挑战。在就业岗位紧张,就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大学生可以尝试自主创业,转变自身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创业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败,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3]。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经济新常态环境下,大学生就业问题越发凸显,在面对越发激烈的就业压力时,高校、大学生以及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通过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就业或者自主创业,推动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舒宁,陈为旭.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理论版,2016,(05).
[2]朱良全,张杰,王启亮.经济新常态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剖析与对策[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8).
[3]陈榴,潘雪,曹启慧.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J].时代金融,2016,(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