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粮食供应链流程整合优化研究

2017-11-23方海应任梦霞

粮食问题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哈萨克斯坦粮食一带

◎方海应 任梦霞

“一带一路”粮食供应链流程整合优化研究

◎方海应 任梦霞

长期以来,国际上粮食供应链的主导权一直掌握在少数西方国家手里,中国粮食企业作用甚微。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粮食供需情况矛盾比较突出,这就为中国粮食企业主导沿线粮食供应链流程的整合带来契机。本文以哈萨克斯坦小麦从田间到餐桌的整条流程作为研究对象,从其目前的现状入手,对其供应链流程进行分析,提炼相关的问题,并从链内、链外及其交互整合视角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一带一路 粮食供应链 流程整合

一、引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一带一路”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粮食安全问题是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十分关注的战略性问题。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国际市场上大宗的粮食产品经营的主动权一直是掌握在部分西方国家的手中。国际粮食市场基本上是处于少数几个国际粮商以及他们所支配的跨国公司的垄断之中。近年来,大型跨国粮食企业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的垄断程度都在不断加深。这为中国粮食企业走出去带来极大的阻力。与此同时,在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既有着农业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又有着农业资源相对比较贫乏的地区,所以在粮食贸易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这又给中国粮食企业带来了极大的机遇。如何将我国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化为机遇,使中国粮食企业走出去并成为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大型粮食企业是当下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本文选择哈萨克斯坦的小麦进行研究,一方面是因为哈萨克斯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自中国向西拓展的第一站,其经济发展水平居中亚五国之首,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态度会影响中亚其他国家。另一方面,哈萨克斯坦作为生产、出口小麦的主要国家,在中亚五国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亚地区的最大粮食生产国。自2012年以来,哈萨克斯坦在粮食总产量方面,已经位居世界第12位。而在粮食出口量方面,哈萨克斯坦已经成为世界第六大粮食出口国。

二、相关理论文献综述

对于供应链流程整合的研究,Hicks(1999)[1]指出,供应链流程整合的目标是获取更高效率、更多利润的供应链系统以服务消费者,并认为两种方法可以改善供应链:信息技术和物流。很 多 学 者 (Chen et al.,2009;Mogale et al.,2014; 刘助忠、龚荷英,2015)[2-4]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们认为有效的供应链协调需要所有产品流程的整合。Westbrook and Frohlich (2001)[5]从供应链流程整合内容来看,供应链内的核心企业可以从九个方面对其上下游的相关企业进行整合:统一计划编制系统、联合EDI等信息技术、分享生产计划、包装用户化、统一库存管理、运输频率、共用物流设备及第三方物流等。Vanburkleo(2014)[6]将物流与供应链整合结合起来进行链路分析,研究其对制造业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供应链流程整合对可以作为企业竞争力的驱动因素,对竞争力的提升有正向影响作用。

对于粮食供应链流程整合研 究 , Fioroni et al.(2015)[7]从供应链流程整合的角度构建了关于大豆和玉米从田间到港口的多模式联运和储存模型,用来评估和预测粮食供应链发展的未来情况,并提前做出预防措施。 Mogale et al.(2016)[8]介绍了印度国内粮食供应链情况,并且构建了基于印度国情的物流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而国内对于粮食供应链的流程整合研究,学者很少参与研究,而且这些学者多数从宏观角度进行定性分析,很少从核心企业角度去分析粮食供应链流程整合问题。 吴志华(2016)[9]从宏观视角对我国 “一带一路”粮食供应链流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同时他还从 “一带一路”粮食供应链大环境进行分析,提出各大粮食企业主导的 “一带一路”粮食物流通道规划建议,大力促进国际性粮食产业园区建设与国内外粮食供应链整合(吴志华,2016)[10]。

尽管在学术和产业环境中对供应链管理的研究日益增强,但仍然缺乏有关指导和支持供应链流程整合的方法论等学术文献 (Simon et al., 2014)[11]。 从笔者检索的关于供应链流程整合的有限文献中可以发现,供应链整合的研究多集中于核心企业与上游供应商及下游客户的合作、协调与协同,较少涉及核心企业供应链对于供应链流程的整合研究。鉴于此,本文的研究将聚焦于 “一带一路”背景下粮食供应链流程的整合过程与整合范围,并系统论述整合过程、整合程度与整合绩效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我国粮食企业供应链的流程整合提供理论基础和有效借鉴。

三、哈萨克斯坦小麦生产与贸易现状分析

(一)哈萨克斯坦小麦的产量与分布

中哈两国是友好邻邦,哈萨克斯坦是世界第六大粮食出口国,也是 “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由于气候干燥,所产春小麦品质较好,75%的小麦属于具有制面品质的一、二、三级小麦,深受我国面粉及制品加工企业的好评。

由于科技进步以及农业投入不断增加,哈萨克斯坦的粮食单产量逐渐提高。与此同时,哈萨克斯坦小麦生产条件优越,耕地面积辽阔,尤其是北部地区阿克莫拉州、科斯塔奈州和北哈萨克斯坦州是哈萨克斯坦的小麦主产区,其粮食产量约占总产量约75%。但是受气候影响,哈小麦产量起伏较大,2011年达到最高产量2270万吨,但2012年却只有980万吨,这主要是由于2012年哈萨克斯坦绝大部分地区遭遇罕见的干旱气候导致总产量下降1000多万吨。具体如下表1所示。

表1 2011年-2015年哈萨克斯坦的粮食产量(单位:万吨)

由上表可知,哈萨克斯坦小麦产量从2011年的2270万吨下降到2015年的1370万吨,同时哈萨克斯坦的粮食总产量也在相应下降,由2011年的2690万吨下降到2015年的1867万吨。这是由于在哈萨克斯坦生产的粮食中,一大半是小麦,其他作物种植面积很小。于是,哈近年来采取了促进粮食作物多样化的政策,提高其它粮食作物及油橄榄等经济作物的生产比重。因此,在2009年到2014年期间,小麦播种面积从1480万公顷减少到1240万公顷;同期油籽播种面积增长从80万公顷增至230万公顷。粗粮播种面积增加100万公顷,从230万公顷增至330万公顷。

从小麦的产量以及粮食总产量可以发现,哈萨克斯坦粮食收成不稳定。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粮食仓储能力不足,运粮车数量欠缺。以科斯塔奈州为例,粮食收成比现有粮仓的仓储能力多出一倍有余,从而导致大量粮食收割后露天堆放,被偷盗或被老鼠、鸟类偷食。运粮车短缺,粮农出口粮食遇瓶颈。 “哈萨克铁路公司”将绝大多数运粮车交由 “哈萨克粮食集团”使用,供其在哈国内转移50万吨粮食,以便腾空粮仓为下次丰收做准备。粮仓等基础设施以及种粮的机械设备严重老化。哈萨克斯坦全国有217个拥有正规执照的粮食收购公司,其储粮能力为1350万吨;另有非正规粮食收购公司,可以存储粮食890万吨。但是,大多数粮仓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如今不仅年久失修,而且缺乏对粮食进行干燥处理的工艺和设备。

(二)哈萨克斯坦小麦国际贸易状况

据哈财政部国家收入委员会统计,2011年,哈萨克斯坦向29个国家出口小麦289万吨,主要的出口对象国是独联体国家 (占比达66.2%),其中阿塞拜疆、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分别占哈小麦出口总量的19.2%、15.7%、16.9%和9.3%。哈萨克斯坦小麦的其它传统市场还包括土耳其、阿富汗、埃及、希腊、阿联酋、伊朗等。2013年哈萨克斯坦小麦出口量为492.28万吨,进口哈萨克斯坦小麦最多的几个国家分别是俄罗斯 (99.07万吨)、阿塞拜疆(92.75万吨)、乌兹别克斯坦(73.74万吨)和塔吉克斯坦(65.17万吨)。2015年哈小麦最大消费国分别为:乌兹别克斯坦 (132.21万吨)、塔吉克斯坦 (85.24万吨)、吉尔吉斯斯坦 (25.43万吨)、伊朗 (18.67万吨)、阿塞拜疆 (9.91万吨)、中国 (12.87万吨)、阿富汗(14.04万吨)、土耳其 (5.33万吨)。

从上述统计数据中不难发现,哈萨克斯坦小麦出口的国家中,绝大部分国家属于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这就预示着哈萨克斯坦搭乘中国 “一带一路”快车是大大有利于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发展。同时也表明,对哈萨克斯坦进行粮食供应链的整合是有利可图的,而且未来前景非常广阔

四、问题机理分析

粮食生产是哈萨克斯坦农业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的支持下发展较快。但在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完善粮食市场成为哈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

(一)基础设施亟待改善

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哈粮食产业在贷款、补贴、存储、运输、销售和储备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2011年哈萨克斯坦粮食产量大增暴露了哈萨克斯坦国内粮食收购企业缺乏、加工和储存能力低、交通运输较落后等问题。由于哈北部各州粮食收储能力有限,粮食收获量远远超过当地粮食收购企业负荷量,哈粮食集团 (哈国家储备粮收购企业)不得不将大约100万吨粮食转移到其他地区。粮食产量激增导致库存增加、粮仓紧缺,在妨碍2012年新粮收购和存储的同时抑制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为了防止国内粮食价格崩溃,粮食集团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510万吨小麦。基础设施的落后同时还使得哈萨克斯坦的粮食产业“靠天吃饭”的程度较高,产量严重不稳定。

(二)粮食增产动力有待增强

哈萨克斯坦目前人口约为1800万,人均粮食产量名列世界前茅,满足本国民众需求绰绰有余,在此背景下,哈国余粮主要用于出口。哈萨克斯坦深居欧亚大陆中心,出海口缺乏成为哈萨克斯坦粮食出口和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哈粮食主要销往高加索、中亚地区和伊朗,受人口数量及经济发展程度影响,该市场粮食消费能力非常有限。中国是哈最具潜力的粮食出口市场,但目前两国粮食贸易量并不显著。缺乏出海口限制了哈萨克斯坦粮食出口能力,进而抑制了哈粮食增产动力。

五、我国实施 “一带一路”粮食供应链的对策建议

粮食供应链整合是核心企业对粮食供应链的内、外资源进行动态整合的过程。然而,整合并非一味地获取和利用,还包括对资源的分化或剥离。整合与分化是一对矛盾体,充斥着供应链整合的整个过程,诠释了粮食供应链整合的运作机理。由于本文研究的是涉及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供应链流程的整合,不同于一般的国内粮食供应链的流程整合。因此,笔者从链内整合、链间整合和交互整合三个方面对“一带一路”下粮食供应链的流程整合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这三者关系特点如表2所示。

表2 粮食供应链整合的类型、范围条件和特点

核心企业制定与实施供应链战略进行粮食供应链的整体布局,决定了供应链整合的类型、整合的过程以及整合所能达到的层次,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供应链整合的绩效。具体来说,本文分别从链内整合、链间整合和交互整合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粮食供应链纵向整合——链内整合

链内整合主要是由核心企业通过对粮食供应链的上下游进行全方位的整合,可以视为是对粮食供应链的纵向整合,此时的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上具有绝对的控制力。因此,对于国内的粮食企业而言,就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在哈萨克斯坦境内购买企业,这里的购买企业不是简单的投资,而是要做到对企业的绝对控股。通过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企业来实现对其国内小麦的收购和运输。二是建工厂。哈撒克斯坦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基础设施老化、技术落后,因此,通过建立新型的工厂,可以对哈国的小麦进行储存、加工和升级,确保小麦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问题。三是建码头。从经济角度而言,跨国运输不同于国内运输,必须是对于整个供应链流程而言能够及时相应、成本控制和周期最短,不管是铁路运输还是多式联运,还存在一个运输制式问题,而码头或者是中转站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落实到粮食企业而言,完成上述三个建议必须要有一个专业团队来完成粮食供应链的链内整合。因此,企业必须注重人才的培养,不管是引进还是自有培养,都必须让员工具备良好的跨国整合的技能,这样才能使得企业在进行整合的过程中事半功倍。

(二)粮食供应链横向整合——链间整合

链间整合是指主导企业通过合作企业而对副链的内部资源进行动态整合的过程。显而易见,链内整合对于国内的粮食企业而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以及必要的技术支持和人才队伍,而链间整合需要粮食企业能够通过与上下游企业进行战略投资或战略合作,从而达到小麦粮食供应链流程整合的目的。通过链间整合,主导企业可以利用链外的功能性和经营性资源。具体而言,就是甄选一批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具有竞争力优势的上下游企业,这里包括小麦的收购公司、加工工厂、仓储以及粮食运输公司,通过这些公司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影响力完成小麦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流通流程。

与链内整合不同,链间整合显然超越了核心企业所控制的供应链界限,整合难度较大,因为合作企业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此在与合作企业进行战略合作的时候,最好是能够达成共赢的局面,一方面是通过合作能够给双方带来经营性收益,最好是做到全方位的合作,从信息整合到资源共享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另一方面,对于核心企业而言,最好是进行战略投资,不需要控股,只需要能够做到资源平台共享,有利于双方发展即可。

(三)粮食供应链协同作用——交互整合

交互整合是指主导企业对主链、副链资源进行动态整合的过程。与前两种整合方式相比,交互整合的时间最长、过程最复杂,整合幅度、难度也最大。但是,交互整合对形成协同的粮食供应链至关重要。交互整合是在横向整合和纵向整合的完成基础上的协同机制。尽管整合过程中会有很多不确定的情况发生,但实施交互整合、获取规模经济是核心企业的不二之选。

对于国内的核心企业,完成供应链整合需要对供应链进行交互整合,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打通粮食供应链的上下游环节;另一方面是为了企业能够获得更大的收益。根据目前哈萨克斯坦的农业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整合,同时结合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取长补短。哈萨克斯坦基础设施落后,那么可以兴建一批先进的基础设施;哈萨克斯坦属于内陆国家,缺乏出海口,那么可以通过多式联运的方式,将哈萨克斯坦的粮食经由 “一带一路”沿线转运到其他国家。

结 语

本文系统研究了核心企业粮食供应链的整合问题,从哈萨克斯坦的农业现状入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且从链内、链外及其交互整合视角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对不同粮食企业而言,由于面临的竞争环境与享有的资源不尽相同,需要选择不同的供应链整合类型。随着核心企业供应链的整合由链内向链外的拓展,整合层次也在由合作逐步趋向于协同,粮食供应链的整合难度也在不断加大,但其规模和效益也会越来越丰厚。

放眼当下,跨国企业粮商带着资本和技术的巨大竞争优势进入我国,与我国本土的粮食企业抢占国内市场。显然,我国本土的粮食企业在与跨国企业的竞争之中处于劣势地位。为避免我国粮食企业因为经营规模小、资金不足或技术落后而在竞争中溃败,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完善涵盖粮食生产、流通、加工以及消费等环节的粮食发展政策,扶持与壮大我国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他们实施农业产业化视角的供应链整合。除此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在于我国本土的粮食企业。为快速提升粮食企业的竞争力,使之能够有实力与跨国粮食企业进行抗衡,粮食企业的供应链整合不能仅仅局限于企业或供应链的内部,而应注重供应链内部与外部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加强核心企业供应链与合作企业供应链的交互整合。

[1]Chen H,Daugherty P J,Landry T D.Supply chain process intergation:A theoretical framework[J].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2009,30(2):27-46.

[2]Fioroni M M,Franzese L A G,De Santana I R,et al.From farm to port:simulation of the grain logistics in brazil[C].Winter Simulation Conference.2015:1936-1947.

[3]Frohlich M T,Westbrook R.Arcs of integration:an international study of supply chain strategies[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1,19(2):185-200.

[4]Handfield R B,Nichols E L.Introduction to supply chain management[M]London:Prentice Hall,1999:413–418.

[5]Huang M C,Yen G F,Liu T C.Reexamining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and the supplier's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s under uncertainty [J].Supply Chain Management,2014,19(1):64-78.

[6]Mogale D G,Kumar S K,Tiwari M K.Two Stage Indian Food Grain Supply Chain Network Transportation-Allocation Model[J].IFAC-PapersOn Line,2016,49(12):1767-1772.

[7]Simon A T,Satolo E G,Scheidl H A,et al.Business process in 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in sugar and ethanol industry[J]. 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Journal,2014,20(2):272-289.

[8]VanburkleoSF.Logisticsandsupply chain process integration as a source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An empirical analysi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2014,25(2):289-314.

[9]刘助忠,龚荷英.“互联网+”概念下的“O2O”型农产品供应链流程集成优化[J].求索,2015(6):90-94

[10]吴志华,吴雯,陈其清.“一带一路”粮食物流战略制定与实施——关于编制由大企业主导的“一带一路”粮食物流通道建议[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6,41(1):7-9.

[11]吴志华.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建设粮食物流通道 [J].中国粮食经济,2016(7):20-20.

(作者分别为:南京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研究生)

猜你喜欢

哈萨克斯坦粮食一带
珍惜粮食
聚合物改性沥青在哈萨克斯坦的应用研究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1月份哈萨克斯坦煤炭产量同比增长6.3%
哈萨克斯坦油粕产量预计达到62.5到68.5万吨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哈萨克斯坦压力容器法规标准简介
我的粮食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