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癌症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水平的影响

2017-11-23黄丽云张花坪吴柳华黄舒周雪群吴育敏张少清

海南医学 2017年21期
关键词:延续性效能癌症

黄丽云,张花坪,吴柳华,黄舒,周雪群,吴育敏,张少清

(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肿瘤科,广东 中山 528415)

·护 理·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癌症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水平的影响

黄丽云,张花坪,吴柳华,黄舒,周雪群,吴育敏,张少清

(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肿瘤科,广东 中山 528415)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对癌症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肿瘤科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06例癌症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微信延续护理模式。应用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C-SUPPH)和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开展基线评估,并比较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一般人口学资料、自我管理效能感得分和生活质量得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水平、癌症生活质量量表的角色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整体生活质量四个维度评分及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自我管理效能感水平上,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的得分均提高,且干预后观察组提升的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得分上,观察组干预前后除社会功能外,在整体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得分均有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仅在社会功能得分有所提高(P<0.05),其他维度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癌症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和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方法经济有效、简便易行,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微信;癌症;延续性护理;自我管理效能感

癌症作为一种长期性的慢性病,患者出院后若缺乏专业指导,难以坚持有效治疗,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和后遗症。癌症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对疾病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已然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1]。在自我管理中,最核心的概念为自我效能感。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感不仅能提高癌症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而且能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降低治疗的副反应,提升疾病适应程度[1-3]。延续性护理是近年来新兴的护理模式,其有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而微信平台是当前热门社交信息平台,具有交流方式多样、互动性强、操作较简单等优点,可应用于开展延续性护理。因此,本研究应用微信平台对癌症患者开展延续性护理,并评价其出院后自我效能感水平和生命质量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简单易行、性价比高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和提高癌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于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癌症患者共106例。应用密封的、不透光的信封,并在研究前将其编号,在收治癌症患者时,随机抽取一封,按编号,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入选标准:年龄>18岁;经病理学确诊为恶性肿瘤;预期寿命>3个月;患者或家属能够接受护士通过电话或微信定期随访;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预期寿命<3个月;长期住院;有认知障碍;心、肝、肾功能严重损害者。

1.2干 预方法

1.2.1对 照组 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和宣教。每周电话随访患者,了解患者身心状态,并告知复查时间以及常规辅助治疗方案。

1.2.2 观察组 由1名专科医生、2名专科护士组成微信延续护理小组。患者住院期间,除常规护理和宣教外,邀请患者或家属加入本科专门建立的患者延续护理微信群,指导其熟练使用手机阅读和微信使用。出院后由微信延续护理小组护士每周一从我科自行编制的癌症健康指导手册里选择相应的内容,通过微信向研究对象推送。癌症健康指导手册内容包括心理疏导、常见并发症处理方法、用药知识、疼痛护理、活动锻炼、饮食注意事项、复诊时间等护理相关知识。每周四把本周推送的护理内容制成问卷,患者回答问卷正确则可领取红包,激励患者参与互动和学习知识。此外,每周五由专职护士根据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测定结果、患者的情况和医嘱要求进行个性化指导。个性化指导的内容主要包括:根据每位患者出院时的医嘱,为其发送药物的种类和用法、用量;督促患者按时返院复查血常规、肿瘤指标等项目,及时发现骨髓抑制及肿瘤复发等严重后果,引导患者参与症状管理与病情恶化症状的识别及应对方法;以及自我护理技巧和释放压力的方法等;对于患者1周内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给予应对建议,并告知预防方法。每次发送的信息及患者的反馈及时记录,若连续三次以上未回复,及时联系患者或家属了解情况并督促其配合。

1.3 指标与评价方法 (1)一般人口学资料及临床资料: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疾病类型、病床和治疗情况等。(2)自我效能感水平:采用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C-SUPPH)[4]评价患者自我效能水平;该自评量表共28个条目,包括正性态度、自我决策和自我减压3个维度,该量表用于测量癌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5]。采用Linkert 5级评分方法,分值越高,表明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越强。(3)生活质量评估:采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6]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该问卷分为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整体生活质量六大功能领域,每项内容各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研究报道QLQ-C30问卷被广泛应用不同文化的国家和地区,且具有良好的信效度[6]。(4)治疗依从性评估: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包含是否遵医治疗、是否进行功能锻炼、是否及时复查、是否及时就诊4项指标。该问卷应用于干预3个月后,测评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双人双录入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开展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干预前后两组癌症患者的比较采用两独立t检验,干预前后两组癌症患者自身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除疾病类型的比较采用Fisher's精确概率法外,其余均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疾病类型、病程、治疗情况、自我效能水平及生命质量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效能感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在自我效能感得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自我效能感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自我管理效能感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自身干预前后自我管理效能感水平上,两组得分均有所提高,且干预后观察组提升的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 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得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除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外,两组患者在躯体机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维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在自身生活质量得分上,除社会功能外,在整体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得分均有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在自身生活质量得分上,社会功能得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体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得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例(%),±s]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例(%),±s]

注:a非在婚人员包括未婚、离婚和丧偶;b疾病类型的比较采用Fisher's精确概率法。

项目年龄(岁)性别男女婚姻状况在婚非在婚a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中专/技校大专及以上病程疾病类型b肺癌胃癌肝癌其他治疗情况化疗放疗靶向治疗观察组(n=53)54.53±10.16 31(58.49)22(41.51)45(84.91)8(15.09)18(33.96)29(54.72)6(11.32)13.11±3.82 15(28.30)5(9.43)6(11.32)27(50.94)36(67.92)6(11.32)11(20.75)对照组(n=53)57.09±8.67 33(62.26)20(37.74)42(79.25)11(20.75)19(35.85)26(49.06)8(15.09)14.42±4.00 20(37.74)3(5.66)7(13.21)23(43.40)35(66.04)5(9.43)13(24.53)χ2/t值-1.399 0.158 0.577 0.476-1.715 1.611b 0.272 P值0.165 0.691 0.447 0.788 0.089 0.655 0.873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管理效能感维度得分(分,?±s)

2.4干 预后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在遵医治疗、功能锻炼、定期复查和及时就诊依从率上,均达90%以上,且均优于对照组;卡方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遵医治疗、功能锻炼、定期复查和及时就诊依从率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得分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得分比较(±s)

注: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得分比较,t值从左往右依次为6.264,1.991,4.360,1.670,2.838和0.494,aP<0.05,bP<0.01。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53 53时间干预前干预后t值P值干预前干预后t值P值整体功能57.93±9.33 65.67±8.49a,b 8.048<0.001 55.47±7.25 55.95±7.46 0.642 0.524躯体机能59.13±17.36 64.79±18.94a,a 5.941<0.001 56.50±21.28 56.69±22.76 0.278 0.782社会功能57.25±20.09 57.42±21.77a 0.246 0.807 53.19±18.22 55.51±17.86 2.060 0.044角色功能38.98±13.38 46.04±14.57a,b 8.334<0.001 37.22±7.02 35.84±8.82 1.710 0.093认知功能53.66±17.61 61.70±18.81a 5.547<0.001 53.77±22.48 54.84±23.21 1.458 0.313 0.151 0.756情绪功能63.78±21.90 70.01±20.40a,b 9.263<0.001 57.05±20.59 57.77±23.84 0.313 0.756

表4 干预后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例(%)]

3 讨论

自我管理效能感是自我管理中最核心概念,指个体对自我的感觉和把握,其对行为改变以及行为结果存在强的预测性。国内外基于自我效能感理论的自我管理研究项目呈现出不断增多的趋势[7]。众多研究表明,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感可以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疾病的适应性,改善心理状态,促进健康行为的改变[3-4,8]。然而,我国癌症患者自我管理项目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亟待研究与探索。更为重要的是,相比于其他疾病,癌症患者更需要医护人员为其提供一系列后续治疗和延续性护理,以满足其健康照护的需求。

传统延续护理以电话、家庭访视为主。电话随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力成本,但是无法详细了解患者身心状态,同时部分患者存在接电话不便利和沟通障碍等限制,导致失访率较高;家庭访视,则受到护士时间限制,且实施的成本更高,不利于开展大规模的延伸护理工作[9-10]。微信作为新型沟通工具,能方便传输文字、图片、语音、进行问卷调查等功能,能较好地解决了传统延续护理时效性差、交流互动少、信息单一的缺点。

因此,本研究依托微信平台,由医护人员组成微信延续护理小组提供全程、个性化的网络保健服务,并与传统护理模式进行对比,借此探讨构建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效能的延续性护理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传统延续性护理方式、微信延续护理方式,两组癌症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的正性态度、自我决策、自我减压3个维度得分均有所提高,与杜瑞等[11]采用传统延续性护理方法,提高乳腺癌患者自我效能结果相一致。并且本研究还提示,观察组(微信延续护理模式)自我效能提高的得分高于传统对照组。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较于传统延续护理模式,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癌症患者能更好地提高自我管理效能效果。癌症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提高原因可能如下:(1)患者出院以后,对于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可直接通过微信的图片发送、语音或视频聊天等功能请教医护人员,使患者降低了不适感,负性情绪得到改善,从而增加了治愈疾病的信心,提高了正性态度;(2)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医患双方不存在硬性时间一致,自由度较大;并可随时查看推送的信息,使患者能够持续自学护理知识,从而提高了自我决策;(3)患者在医护人员引导、患者朋友的勉励与情感支持下逐渐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从而提高了自我减压能力。

此外,本研究提示,观察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与杭小平等[12]采用传统延续性护理干预改善癌症出院患者生命质量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微信延续性护理模式同样也能达到提升癌症患者生命质量的效果。在两组癌症患者干预前后的比较上,观察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整体功能和大部分维度得分有所提升,且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在干预后虽呈现出升高的趋势,但大部分维度得分均无统计意义。这可能与微信的便利性、互动性有关,微信延续性护理模式强化了医患之间的交流,提高了患者依从性,提升了患者对医嘱的理解和执行效果。研究结果亦表明,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癌症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尤其是在遵医治疗和功能锻炼两方面上。因此,基于微信的延续性护理较常规出院指导更能有效提高癌症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水平以及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可为癌症患者提供一个经济有效、简单易行的护理模式,使患者能及时获得健康指导和咨询,实现对疾病由被动接受向主动管理,最终提高了自我管理效能感水平,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1]McCorkle R,Ercolano E,Lazenby M,et al.Self-management:Enabling and empowering patients living with cancer as a chronic illness[J].CA,2011,61(1):50-62.

[2]Wu HK,Chau JP,Twin S.Self efficacy and quality of life among stoma patients in Hong Kong[J].Cancer Nurs,2007,30(3):186-193.

[3]Manne SL,Ostroff JS,Norton TR,et al.Cancer-specific self-efficacy and psychosocial and functional adaptation to early stage breast cancer[J].Ann Behav Med,2006,31(2):145-154..

[4]Lev EL,Paul D,Owen SV.Age,self-efficacy,and change in patients'adjustment to cancer[J].Cancer Prac,1999,7(4):170-176.

[5]钱会娟,袁长蓉.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的信效度测评[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87-89.

[6] 谭诗生,李杭,罗健,等.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研制的生活质量核心调查问卷第3版中文版生活质量调查问卷测评[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23-27.

[7]Cimprich B,Janz NK,Northouse L,et al.Taking charge:a self-management programe for women following breast cancer treatment[J].Psycho-Oncology,2005,14(9):704-717.

[8]Wu HK,Chau JP,Twinn S.Self-efficacy and quality of life among stoma patients in Hong Kong[J].Cancer Nurs,2007,30(3):186-193.

[9]Yang L,Jia X,Li N,et al.Comprehensive clinical-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ervical cancer in southwestern china and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histological type and lymph node metastases in young patients[J].PLoS One,2013,8(10):e75849-e75849.

[10]俞桃英.护士对出院患者实施电话随访的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3):246-247.

[11]杜瑞,周立芝,李建君.延续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的影响研究[J].河北医药,2016,38(12):1914-1916.

[12]杭小平,张兰凤,周建萍,等.延续性护理在癌症出院病人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4,28(10):3645-3646.

R473.73

B

1003—6350(2017)21—3601—04

10.3969/j.issn.1003-6350.2017.21.053

广东省中山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医学科研立项课题(编号:2015J160)

黄丽云。E-mail:zhanglili-gz@126.com

2017-02-13)

猜你喜欢

延续性效能癌症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留意10种癌症的蛛丝马迹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癌症“偏爱”那些人?
对癌症要恩威并施
不如拥抱癌症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