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发展要融入“文化创意”
2017-11-23杨剑飞
◎杨剑飞
制造业发展要融入“文化创意”
◎杨剑飞
从当前产业跨界融合的趋势来看,传统制造业升级需要融入“文化创意”,要通过“制造业+文化”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提供新的想象空间和发展路径,从而推动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制造业; 创新发展;文化创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这一政治论断为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当前,我国制造业不再是仅仅满足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而是必须紧紧抓住“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牛鼻子,实现从“生产用品”到“提供体验”的转变,为“美好生活”助力。国际经验证明,实现路径就是推动“制造业+文化”的融合创新,将文化创意元素植入、融合、渗透到制造业之中,赋予制造业文化内核、文化属性、文化精神和文化价值,通过创新设计形式,塑造特色品牌,优化营销方式,提升核心竞争力,以更好的“用户体验”来适应并服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制造业“文化缺位”的表征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传统制造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从产品空间上看,如广东、江苏、浙江和上海等制造业发达地区,已经解决了产业和产品“有没有”的问题,产品复杂度也在提高。但是,在成本优势丧失后,由于不少产品 “文化创意”缺失严重,使得产品整体附加值较低,核心竞争力不强。
1.一线制造者文化素养不高
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一线劳动力主要来自高职院校、技术学校以及进城务工人员。传统体制上,文化与技术属于不同领域,隶属于不同管理部门,因此,在制造者综合素质培养方面,制造业人才的培养专注于技能,而对于提升工艺、突破创新所需要的文化积淀方面要求较少。譬如雕塑工艺品制造、金属工艺品制造、花画工艺品制造、书、报刊印刷及包装装潢等相关专业大多设置在职业技术院校,211高校乃至一般高校中都较少设置。最值得忧虑的是,我国制造业一线工人大多来自于农村富余劳动力,整体而言,我国农村人口整体文化素质还不高,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与城市相比差3年,其中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仅占9.1%。因此,提升一线劳动力文化素养已经成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亟须突破的重点问题。
2.文化内涵不足
“满足美好生活需要”要求传统制造业注重产品的“文化体验感”。一般而言传统制造业多着眼于产品的实际经济效益和实用功能,形成了完整的日用产品体系,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提供了坚实基础。新时期,制造业要转型升级,就需要提供更高层次的用户体验,凸显人们对产品的文化审美需求,强化产品与用户之间的联系,提升产品的文化想象力。产品从设计到制作,要考虑人们的文化消费习惯、文化审美,从而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附加就是制造业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的重要驱动,惟有如此制造业才能在发展中不断适应人们对物品趣味的追求和市场的变化,为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求”作出新的贡献。
3.文化创新投入少
目前,我国制造业总量已占到世界的1/4,但是,就产业结构而言,大多数产业还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主要集中在低水平层次上,科技含量不足,市场增值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亟须提升。以“圆珠笔制造”为例,目前,我国的制笔企业有3000多家,每年可以生产400多亿支圆珠笔,占世界供应总量的80%。但是,因为缺乏核心技术而形成产量巨大却利润微薄的情况,原因在于笔尖珠芯近90%来自进口,墨水80%来自进口或用进口设备制造。这些高端墨水和高端笔头,以及笔头和墨水的关键制造设备都是从瑞士、德国和日本等国家进口的,并直接导致我国制笔企业做一支笔只有不到一分钱的利润。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品牌严重阻碍了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据统计,我国大型制造业企业中,70%没有资助科研创新平台,对创新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制造业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弱。因为缺乏技术创新机制和内容创新平台,缺乏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从而在盈利空间上只能得到最低利润。
路径建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未来,传统制造业创新升级的重点在于解决“产品好不好”的问题,在于更好地提升产品的文化附加值,优化用户体验,追求品牌效益。根据相关统计,全球3%的品牌攫取了全球商品服务利润的60%,因此“中国制造”必须向“中国创造”跃迁,提升产品的文化附加值。这种融合不是生硬的“卸载”“加装”“联姻”,而是要将文化因素融入到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营销等各个方面,延伸到全产业链,产生溢价效应。
1.全面提升整个产业的文化素养
近年来,国家提倡“工匠精神”。现代化的工匠不应仅是掌握工艺技术层面的人才,更是要有文化情怀、专业技能、现代文化管理意识和国际视野的高端文化人才。因此,传统制造业创新发展,就必须全面提升整个产业的文化素养,提升所有劳动者的文化水平。一是从行业管理的角度,树立“制造业+文化”的发展理念,运用符合制造业发展规律和逻辑的文化思维,全面推动文化创意与传统制造的融合发展,形成新的“制造路径”。二是根据国家的发展战略,积极地调整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为“中国创造”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强化在高等教育范畴内对“技能技术”的培养。同时,职业院校也要重视文化基础课的开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化创新氛围,注重培养文化基础扎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其中工程师和高级技工是关键。三是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培训,制造业企业既要注重一线工人的技能培训,也要强化员工文化知识的提升,注重打造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和团队文化。
2.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
“制造业+文化”就是要强化文化对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改造力度,即在产品中加入文化元素或者创意设计。这种用创意融合提升产品附加值的方式是国际制造企业采用最多的方式。这种方式在实际生产中主要体现为在产品前端设计阶段对不同文化元素的运用,如在产品外形、结构、功能、材料和工艺等方面进行文化创意设计,使其具有文化内涵和人文特色。简而言之,就是制造业生产的是“作品”而不仅仅是“产品”。以广东唯美陶瓷为例,唯美陶瓷从简单的模仿制造,到主动将中国古诗词等传统文化元素经过创意设计注入传统陶瓷产品中,大幅度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如今已从2006年负债达200%的企业,一举成为拥有净资产近10亿元的国内制陶工业的领先企业。
3.强化政府在文化创新中的支撑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了文化创新。当前,科技成为文化创新的重要推动力,推动文化科技的融合创新发展,有利于制造业企业的文化转型。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统筹作用尤为重要。如我国液晶面板制造商京东方的发展充分体现了政府支持在制造业文化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在“制造业+文化”的创新历程中,政府需要进一步发挥对文化科技创新的组织和统筹作用,持续提升对文化科技创新的直接业务支持。同时,大力鼓励并推进社会创新创业。
4.延展传统制造的文化产业链
“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实现“制造”向“创造”,“产品”向“品牌”的转变,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中国特色文化内化于传统制造业的重要体现。传统制造业的升级,不仅仅是产品本身的更新换代和内涵提升,更重要的是产业链的融合发展。通过文化的浸润和催化,进一步创新传统产品的产业链条,实现多元化经营。如我国知名的钢琴制造商海伦公司自2001年成立以来,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成功从钢琴零配件加工、核心部件码克制造转型至钢琴整机规模化生产,实现了企业的第一次转型升级。之后,紧抓“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契机,推动智能钢琴及艺术培训教育联动发展,加速公司由传统制造业向综合文化企业的第二次转型升级,并逐步形成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路径保障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再到“中国智造”,需要把中国文化的特色与精髓渗透到制造业现代化升级的每一个环节。传统制造业转型,不仅仅是生产方式、生产手段等的升级,还需要在理念层面去认识文化对制造业的高度涵养作用。为了更好地保证“制造业+文化”的转型升级,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保障。
1.着力营造制造业文化体系
一是要深入挖掘传统制造业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夯实制造业文化发展基础,通过建立国家制造业博物馆群落和制造业文化资源库等形式,推动制造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二是重点加强制造业文化对制造业软实力提升和制造强国建设支撑作用的研究,推动形成支持制造业文化发展的财税、人才、税收和土地等政策体系。三是强化创意设计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推动传统制造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大力发展制造业文化产业集群,培育一批示范性制造业文化创意园区和制造业特色小镇,打造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制造业产品体系。
2.创新治理手段和发展方式
经过多年的发展,传统制造业形成了自身的管理模式和发展路径。要推动“制造业+文化”的融合生根并持续发展,就需要创新治理手段和改革发展方式以适应新的时代要求。一是要树立“文化治理”意识。将“文化制造”的发展理念融入到产品制造的每一个环节中去,通过创意、研发、生产、营销和消费等多个环节,打造以文化为核心的新品牌。二是要强化制造业的“文化自信”和“品牌自信”,善于讲好中国制造业故事,传播制造业文化,创新宣传方式,从而着力塑造我国制造业质优、创新、绿色的新形象。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制造业+文化”要持续发展,就要紧密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产业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智力支持。文化之魂,存于匠心。一是要大力弘扬现代工匠精神,厚植新型工匠文化,通过“环境育人”推动工匠文化的“走心入脑”。二是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加强文化素养与技能的双向培养。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这为“制造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和方向指引。在新的发展阶段,制造业与文化的融合发展将有力地提升“中国制造”的文化附加值,为中国特色制造业的国际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探索出新的发展路径。
F407
A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
10.13561/j.cnki.zggqgl.2017.12.017 ■ 编辑: 张涵